陳建軍
杭州推進城市國際化頂層設計的若干思考
陳建軍
杭州的城市定義不僅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也不僅是長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而且應該是國際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必須從全球產業鏈和國際要素及產品流動的大格局中來定位杭州城市的發展格局

圖/任延
國際化城市是城市化高級階段的產物。中國城市化還處在發展中期,到2014年,中國大陸的城市化率是56%,沿海發達省區如浙江省已經達到了65%。提出打造國際化城市,就是培育引領中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引領性和示范性城市。
當前全球城市化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第二,城市功能兩級分化,主要是一些全功能性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而另外一些城市專業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其專業化城市功能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廣,進而出現專業化型的全球城市;第三,城市空間結構形態的不斷調整,比如說從中小城市到大城市,到現在的城市群和城市帶大量出現,這也突出了城市間功能分工的重要性。
城市的國際化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主要體現在:(1)城市的開放超越了地區和國家的界限,其經濟和社會活動受地方性的約束越來越小,從而更多遵從全球性的慣例和游戲規則,這是城市國際化的核心涵義。(2)參與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并在全球經濟社會和政治活動中發揮節點和支撐作用。(3)成為全球供應鏈或產業鏈的重要或核心環節。(4)與(3)相關聯,成為全球生產要素流動(人才、資本和勞動)的重要蓄水池。落實到杭州的國際化實踐,在打造國際城市化的過程當中,杭州的城市定義不僅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也不僅是長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而且應該是國際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因此,必須從全球產業鏈和國際要素及產品流動的大格局中來定位杭州城市的發展格局。
多數學者認為,國際化是由地域經濟擴展為推動力,促使新的國際地域分工形成,并導致政治、文化和環境元素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互動影響的過程。也有認為國際化具有和全球化等價的意義,是要素跨國界的自由流動和全球市場的一體化。我們認為,國際化的涵義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開放、交流、融合、發展、共享”。國際化首先表現為開放,開放帶來交流,通過人、財、物和信息的交流,達到融合發展和利益共享的境界。要避免一種觀點,即認為國際化是一條向西方發達國家接軌的單行道,這應該不是國際化的本意,國際化和多元化是共生的,成功的國際化,需要參與者打開門戶,拿出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和外部進行交流,而后是融合、發展和共享。從這個意義上說,杭州要建設國際化城市,積極推進國際化,就必須拿出具有杭州自身價值的東西參與國際間的交流融合,而不是簡單模仿和單向的接受。
從上述國際化的定義出發,有必要強調在推進城市國際化的進程中“以人為本、內外一體”的原則。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在推進城市國際化過程中要依靠人民,城市國際化的成果要為人民共享;內外一體則強調發展成果的融合共享,國際化不是刻意或者僅僅對外國人便利和優惠的國際化,而是內外一體、平等相待、融合共享的國際化。2015年中國的人均產出已經越過8000美元,杭州市的人均產出已經達到1.8萬美元以上,“十三五”期末以及更久一點時間,杭州乃至長三角地區完全可能達到3萬美元以上,即現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均產出水平,這也是我們打造國際化城市的底氣。在這個背景下,杭州的城市國際化的服務對象,主體很可能不是外國人,而是本土人、中國人。從2015年中國的境外旅游人數世界第一、中國人的境外購物金額世界第一的現實情況出發,建設國際化城市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適應中國人民、浙江人民、杭州人民享受國際一流的商務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購物環境以及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環境的需要,是要達到內外一體,即中國的標準、杭州的標準就是世界的標準這樣一個國際化的目標。
根據國際化城市輻射空間不同,可以把國際化城市分為兩類:第一,在世界范圍擁有全面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即世界城市,像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這些城市。第二,具有國際區域性影響力和特征性功能凸顯型的中心城市,簡單地說這些城市不是全能的世界城市,而是功能凸顯型的國際化城市。這類城市在其所具備的眾多城市功能中,有一些功能特別突出,其影響力和作用力會波及世界;而另外的一些功能,它的影響力和作用力則是區域性的。這就是功能凸顯型國際城市的意思。我們不要一講到國際化城市就想到倫敦、巴黎、東京、紐約、上海,而后類推出杭州城市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和愿景,而是要按照杭州的城市資源稟賦、發展水平和其在世界或區域內的影響力,以及杭州未來一個時期可能達到的發展規模,將杭州市的國際化目標定位于第二類的國際化城市。即在可預期的歷史階段,杭州應該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區域性影響力及在若干功能領域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功能凸顯型的國際化城市,如米蘭、京都、波士頓等等。
杭州城市國際化的目標應該是:第一,有利于提高杭州內外開放程度,對內開放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是一樣重要的;第二,有利于提升內外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城市的轉型升級;第三,有利于城市和企業的創新發展,加快培育新型戰略性產業的世界級龍頭企業,如阿里巴巴這樣的世界級企業;第四,有利于在國際和區域范圍內實現城市發展和城市功能的互聯互通和共治共享。
杭州打造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可以用八個字來表示:“東方靚都、世界名城”。在中國,北京被稱為“帝都”,上海被稱為“魔都”,廣州被稱為“南都”,杭州就是“靚都”。“東方”是突出了杭州的空間定位和文化定位,突出了杭州以東方文化、江南文化立市的國際化特征和路徑,“靚都”就是杭州作為國際化城市,或者說作為國際名城的主要特征,是美麗杭州、魅力城市的簡潔表現,也是杭州在中國各主要城市中最具稟賦優勢的方面。當然,“靚都”不僅僅是“高顏值”,而且也可用來表示內在美等等,是一個非常貼切的國際化城市的目標定位。
從產業發展、產城融合的角度,杭州城市國際化可以首先從休閑、旅游和會展以及智慧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這五個領域獲得突破,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視野更開闊一點,可以從“靈動山水、江南文化、創智空間、和諧家園”四個方面去打造“東方靚都、世界名城”。首先是“靈動山水”,這是指利用杭州的山水環境打造美麗杭州的生態環境優勢,這是建設東方靚都的基礎條件。第二是江南文化,東方靚都中的東方主要是指江南文化,杭州市要成為國際名城,最重要的資源是地域文化優勢,要充分挖掘提升和利用。第三是創智空間,這主要是指產業發展,就是進一步發展智慧產業、互聯網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建設創新型城市,這是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發展目標。第四是和諧家園,城市國際化的核心就是包容和共享,就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城市生活品質的提升。
作者為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