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志明,沈祥,顧大力,楊旦,耿峰,陸偉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江蘇張家港 215600
改良Miccoli技術在分化型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探討
繆志明,沈祥,顧大力,楊旦,耿峰,陸偉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江蘇張家港 215600
目的探究使用改良Miccoli技術在分化型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效果。方法整群選擇2011年2月—2015年2月來該院就診的201例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實施改良Miccoli甲狀腺腺葉切除+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對照組實施傳統甲狀腺癌標準根治術,觀察患者腫瘤大小,住院時長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腫瘤大小為(1.2±0.3)mm,住院時長為(2.5±0.3)d。手術時長為(26.12±6.35)min。術后引流量為(115.62±16.35)ml。對照組患者為腫瘤大小為(1.5±0.2)mm,住院時長為(2.9±0.5)d。手術時長為(16.43±4.85)min。術后引流量為(142.36±19.25)ml。結論患者接受改良Miccoli式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手術時間略有增加,但是可以認為安全有效,創口美觀,患者更容易接受。
改良Miccoli技術;腔鏡;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甲狀腺未分化癌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dified Miccoli technique in central zone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Methods 20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modified Miccoli thyroid gland lobectomy plus central zone lymph node dissection,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raditional standard radical resection of thyroid carcinoma,and the tumor sizes,lengths of stay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umor size,length of stay,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were respectively(1.2±0.3)mm,(2.5±0.3)d,(26.12±6.35)min,(115.62±16.35)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1.5±0.2)mm,(2.9±0.5)d,(16.43±4.85)min,(142.36±19.25)ml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After receiving central zone lymph node dissection of modified Miccoli-type,the operation time slightly increased,but it is still safe and effective,and the trauma is beautiful,and it is more easily to be accepted by patients.
[Key words]Modified Miccoli technique;Endoscope;Central zone lymph node dissection;Anaplastic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
近幾年,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較大變化,罹患甲狀腺癌的人數也呈現出了逐年上升趨勢。有文獻證實,分化型甲狀腺癌約占該疾病總人數的80%左右[1],患側腺葉切除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為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對側的處理方式仍然有爭議。既往Miccoli術存在穩定性差,牽拉支撐不強等弊端,使得其臨床推廣受限。我國學者在對其進行改良后,其實用性在得到了明顯提升,在最初,腔鏡輔助下治療甲狀腺癌被視為禁忌,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腔鏡技術的使用也從生疏到熟練,當前腔鏡甲狀腺手術的適應癥也明顯拓寬。結合實際情況,該實驗整群選取2011年2月—2015 年2月來該院就診的201例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了分化型甲狀腺癌采用改良Miccoli式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與傳統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擇2011年2月—2015年2月來該院就診的201例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人經臨床確診,實施單側甲狀腺癌根治術,經臨床診斷和病理實驗檢查,均為乳頭狀癌或者濾泡狀癌。其中觀察組160例,在此其中男患者共計21例,女患者139例。年齡36.5~58.4歲,平均年齡為(45.6±1.7)歲。對照組共計51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28例,年齡38.4~56.3歲,平均年齡為(49.6±1.8)歲。入組標準:術前臨床評估CT或者B超未有明顯轉移淋巴結,病灶局限于單側,術中冰凍病理證實為分化型甲狀腺癌,行患側腺葉切除及對側部分/次全切除以及患側中央區淋巴清掃術。 該研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患者與家屬自愿參與實驗調查,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除兩組人數外,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行全麻手術,頭部后仰,提升肩膀高度。觀察組患者選擇胸骨切跡上方約2.0 cm低位領式切口,切開皮膚和脂肪層。于帶狀肌表兩瓣行分離術,規格為1 cm。頸部白線作切開處理。對頸部前肌和甲狀腺的空隙進行分離,安放懸吊設施,創建操作間隙。手應將腔鏡松緊腔隙中,調節好手術視野。主刀醫生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和具體手術位置,在腔鏡視野下進行相關操作。對神經剝離子實施非銳性分離。利用超聲刀,進行手術切割和止血工作。先行病灶切除,如術中快速病理切片示甲狀腺癌,則繼行患側腺葉切除及對側部分/次全切除以及中央區淋巴清掃術。
對照組患者游離皮瓣,范圍為甲狀腺軟骨與胸骨切跡。縱向對頸部白線切開,助手使用拉鉤,把頸部前方肌肉向兩邊拉,露出甲狀腺。對于觀察組患者,助對照組作長低位領式切口,直視,實施常規手術法進行處理,病灶切除后處理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腫瘤大小,中央區清掃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情況淋巴結清除數目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住院時長進行比較,對側切除時間范圍不計入統計范圍。
1.4 統計方法
該實驗使用SPSS 20.0專業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對比后發現,兩組患者的腫瘤大小,住院時長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手術后不良情況發生率上來講,對照組共計7例(2例喉返神經麻痹,3例短暫性缺鈣,2例飲水嗆咳),觀察組3例(1例切口感染,1例喉返神經麻痹,1例短暫性缺鈣),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從兩組患者術后引流與術中出血量方面來講,觀察組明顯較好,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腔鏡下的時間要略長于普通手術,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情況比較(±s)
注:和觀察組相比,*P<0.05。
小組類別 腫瘤大小(mm)住院時長(d)手術時間(min)術后引流(ml)觀察組(n=160)對照組(n=51)t P 1.2±0.3 1.5±0.2 6.332 >0.05 2.5±0.3 2.9±0.5 7.521 >0.05 (26.12±6.35)*16.43±4.85 17.226 <0.05 (115.62±16.35)*142.36±19.25 15.263 <0.05
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7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8%,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化型甲狀腺癌雖為低度惡性,但其頸部淋巴結轉移率仍高達50%~80%,中央組(Ⅵ區)淋巴結是最常受累的區域,即使是cN0的患者仍有39.6%的中央組淋巴結轉移率,目前對于cN0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清掃中央組淋巴結是常規術式[2]。Ⅵ區淋巴結清掃范圍:外側到頸總動脈內側緣,常規暴露患側喉返神經,清掃喉返神經旁淋巴結及脂肪組織,同時清掃環甲膜旁的淋巴結及脂肪組織;內側到氣管對側緣;下方需切除部分胸腺上極,清除其后方的氣管前淋巴結及脂肪組織,標本整塊切下[3]。對于腔鏡下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我們在既往的報道中曾經指出過[4]。
對于行甲狀腺手術者,在為患者選擇切口時,除了要綜合考慮可操作因素外,也要顧及患者美觀需要。選擇高切口雖說可以全面滿足暴露手術視野需要,但對患者的美觀可能影響較大。如果切口水平太低,雖說滿足了患者美觀愿望,但無形中增加了手術難度,甚至會影響到整體手術效果,進而提升了并發癥發生率。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手術切口長度,同時滿足患者美觀愿望,在上世紀末,Miccoli第一次對患者進行了頸部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并將這種手術命名為Miccoli術式。這種手術的創建具有里程碑式意義[5]。但值得說明的是,因為該術式的操作空間創建是利用人力牽拉所形成的,其穩定性不強,對于醫生操作來講,無疑是一個障礙。經多年實踐,國內專家對Miccoli術進行了改良,使用懸吊裝置創建了穩定性較強的操作空間,在為患者進行手術時,并不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氣腹,進而避免了高碳血酸癥和酸中毒的發生率,全面提升Miccoli術式可操作性,和既往腔鏡手術相比,Miccoli術并不會受到鎖骨遮蓋。醫生可根據患者手術實際情況和位置,選擇使用腔鏡或者直視操作。因為腔鏡具有一定放大效果,在實際操作中會令視野變得更為清晰[6],進而降低了手術操作對其喉上神經,喉返神經的損害。使用神經剝離子實施鈍性游離,降低創傷面,這種手術適合擔任操作,相對省時省力。值得說明的是,在為患者實施止血或切割等步驟時,使用超聲刀效果明顯比普通電刀止血要好,患者滲血量顯著減少。從術后引流量情況來看,觀察組為(115.62±16.35)mL,明顯比對照組的(142.36±19.25)ml要好,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超聲刀有著操作簡便,體積小的特征,可對常規手術無法實現的狹小部位實施操作,在根本上避免了常規方式的弊端,全面降低手術時長,并且因為腔鏡的放大作用,使得視野更大,視物更清晰,不會增加患者損傷的概率,值得說明的是,使用這種方式處理,傷口內無需結扎,不存在線結遺留的問題。改良Miccoli術式下的中央區清掃時間較傳統手術中央區清掃時間稍長,觀察組(26.12±6.35)min對照組(16.43± 4.85)min(P<0.05),但是可以換來更加好的美容效果,筆者認為是值得的。國內已經有學者開始在研究腔鏡輔助下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術[3]結果證實,該手術方式,在進行分化型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方面療效顯著,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2%,實驗組為2.51%,組間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從手術時長和術后引流方面來講,對照組平均為15.24 min,對照組為25.61 min(P<0.05)。從術后引流方面來講,對照組平均值在153.64 ml,觀察組平均值為116.34 ml,相比之下,實驗組顯著較好,和該實驗結果相似。在住院時長和手術時長方面與該實驗研究結果差異不大。筆者中心最近做了十余例完全腔鏡下的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改良Miccoli術式在分化型甲狀腺癌中央區淋巴結清除術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廣使用,并且實用價值還可以繼續深入研究。
[1]范林軍,姜軍.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癌的應用現狀與爭議[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5):404-406.
[2]陳光,呂智,王培松,等.改良Miccoli術式微創甲狀腺癌根治術302例[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6(3):57-60.
[3]薛帥,王培松,劉嘉,等.腔鏡輔助下改良頸淋巴結清掃術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應用的安全性[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6(4):18-21.
[4]許鳴超.改良Miccoli術治療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學習曲線[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3.
[5]陳潔清.改良Miccoli與開放手術治療甲狀腺疾病療效Meta分析[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4.
[6]張偉軍,樊友本,郭順利,等.腔鏡輔助與中轉開放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手術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4):367-371.
[7]王雷,周玉峰,郝玉香,等.改良Miccoli微創甲狀腺手術的應用進展[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5,36(5):89-91.
Study on Modified Miccoli Technique in Central Zone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MIU Zhi-ming,SHEN Xiang,GU Da-li,YANG Dan,GENG Feng,LU Wei
Department of Thyroid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jiagang City,Zhangjiagang,Jiangsu Province,215600 China
R73
A
1674-0742(2016)04(b)-0017-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1.017
繆志明(1983.10-),男,江蘇張家港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甲狀腺、乳腺疾病的基礎與臨床。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