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強廈門大學醫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0
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抗凝治療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林維強
廈門大學醫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0
目的探討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抗凝治療情況,并分析其臨床影響因素。方法方便選取該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間收治的23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依據2006年ACC/AHA/ESC房顫抗凝管理指南分為低危組、中危組以及高危組,分析其抗凝應用情況。結果房顫患者共221例,未根據指南抗凝的患者有174例,根據指南抗凝的患者有47例。結論當前該院基層醫院住院的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中,多數未接受指南推薦的抗凝劑治療,尤其對于房顫腦卒中高危患者,更需要臨床指南推薦。
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抗凝治療;現狀;影響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tatu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nalyze its clinical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 230 cases of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low-risk group,average-risk group and high-risk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CC/AHA/ESC atrial fibrillation anticoagulation manage guide in 2006,and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the 2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17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not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anticoagulation and 47 cases were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anticoagulation.Conclusion At present,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hospitalized in the primary hospital have not accepted the anticoagulant therapy recommended by guide,and especially for the?high-risk atrial fibrillation stroke patients,the clinical guide recommendation is more needed.
[Key words]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Inpatients;Anticoagulant therapy;Status;Influence factors
心房顫動已經成為引起栓塞性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近年來臨床對其研究越來越多,當前指南推薦需要將房顫患者做腦卒中危險情況予以分層,根據患者腦卒中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抗凝劑,從而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1-2]。指南的制定在一定基礎上為我院心血管專家治療房顫抗凝提出了寶貴的治療建議。針對住院的房顫患者抗凝治療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有效了解非瓣膜病性房顫住院患者應用抗凝劑藥物的情況,從而指導抗凝劑科學應用,該次研究將對該院2010 年9月—2013年10月期間收治的23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展開調查,探討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抗凝治療情況,并分析其臨床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3]。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心內科接診并住院接受治療的230例非瓣膜病性心房顫動患者,男性134例,女性96例,年齡在46~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92±3.13)歲。抗凝指南依據:2006年ACC/AHA/ESC頒布的房顫指南及2012年心房顫動抗凝治療中國專家共識[4]。采用CHADS2評分方案:C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H高血壓、A年齡≥75歲、D糖尿病各1分,S中風/TIA/血栓史2分。排除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曾做過心臟手術、曾患有風濕性心臟病、超聲檢測結果顯示二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二尖瓣存在明顯雜音,曾接受過心臟瓣膜修補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曉該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其均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1.2 方法
分析23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調查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疾病診斷、房顫類型、用藥史、既往病史、住院病歷中關于抗凝評估結果、用藥情況等。了解其抗凝劑藥物使用情況,研究其中影響因素。CHADS2評分≥2分的房顫患者均應長期口服抗凝藥治療;CHADS2評分為1分的,可應用華法林或阿司匹林(75~100 mg)治療;CHADS2評分為0分的,一般無需抗凝治療。
1.3 統計方法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房顫患者的臨床特點和指南推薦抗凝劑符合情況
房顫患者共221例,未根據指南抗凝的患者有174例,根據指南抗凝的患者有47例,見表1。

表1 房顫患者的臨床特點和指南推薦抗凝劑符合情況[n(%)]
2.2 華法林影響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年齡、高血壓、冠心病、醫師決策、患者因素等均為華法林使用的重要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華法林影響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n(%)]
房顫為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現象,尤其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糖尿尿病、高血壓等發病率不斷升高,同時心肌梗死搶救的成率大大提高,引起臨床房顫患者不斷增多[5-6]。有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有明顯降低,房顫病因譜有明顯改變,我國房顫病因中多以非瓣膜病為主,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是非房顫患者的2~7倍[7-9]。非瓣膜疾病性房顫患者腦卒中的預防工作顯的更加重要。
臨床研究在抗凝治療過程中,華法林可有效降低房顫相關性腦卒中的年發生率,并有效降低病死率,而使用阿司匹林所發揮的效果遠遠不如華法林,華法林在預防腦卒中方面效果較顯著。造成抗凝劑使用率低的因素有患者因素、醫師臨床決策、高血壓、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9]。有研究顯示我國過去僅有6.7%左右的患者在長期服用法華林[10]。但此次研究結果顯示低危組中約有19.14%的患者依據指南進行抗凝治療,中危組中約有29.78%的患者依據指南進行抗凝治療,高危組中約有53.19%的患者依據指南進行抗凝治療。該項研究結果證明華法林的利用率有明顯提高,房顫管理指南的應用對臨床醫師診療策略的影響越來越多。另外此次研究結果發現年齡、高血壓、冠心病、醫師決策、患者因素等均為華法林使用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諸多因素中尤以醫生決策的影響最大,醫師臨床決策主要表現在;一對于血栓栓塞并發癥危害性認識不足;二對華法林治療所伴隨的出血風險過度擔憂。而患者因素主要由于INR監測過于頻繁,而且INR檢測主要在醫院中心實驗室完成,需要靜脈血標本,結果等候時間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依從性。因此及時跟蹤并熟練掌握診療指南,是我們可有作為和努力的方向。另外雖然華法林的抗凝效果更為理想,但其在預防腦卒中方面并不十分理想,其可能造成出血風險。因此建議對于低危險房顫患者推薦使用阿司匹林,而對中高危患者推薦使用華法林,以便合理選用抗凝劑。
綜上所述,華法林的應用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醫生決策所帶來的影響最大,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房顫指南建議對患者合理選擇臨床用藥,以便在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的同時也可避免低危患者過度抗凝所造成的出血風險。
[1]張玉芝,余娟,邵珊,等.非瓣膜病心房顫動住院患者抗凝治療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3,35(6):443-446.
[2]王新潔,梁巖,朱俊,等.中國急診室就診的心房顫動患者不同性別間臨床特征及治療現狀的差異[J].中國循環雜志,2015,11(8):744-748.
[3]余娟,蔣捷,盛琴慧,等.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出院處方依從抗凝治療指南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28(3):224-227.
[4]方存明,黃政,胡學俊.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抗凝治療現狀與指南差距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101-103.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合并心房顫動的篩查及抗栓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8):665-671.
[6]蘇江蓮,林運,左惠娟,等.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抗凝治療知識知曉率及治療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2,11(25):43-45.
[7]熊建忠,邱光,王心宇,等.華法林在房顫患者中的使用現狀及合理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2,10(7):1233-1234.
[8]Sparrow D,Aloia M,Demolles DA,et al.A telemedicin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adherence to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horax,2013,65(12):1061-1066.
[9]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心律分會,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心律失常聯盟(中國).心房顫動抗凝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11):916-921.
[10]Flegel KM,Shipley MJ,Rose G.Risk of storke in non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J].Lancet,1987,1:526-529.
Analysis of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Inpatients with Nonvalvuiar Atrial Fibrillation
LIN Wei-qi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Xiamen University Hospital,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00 China
R5
A
1674-0742(2016)04(b)-0048-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1.048
林維強(1965.6-),男,福建漳平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心內科疾病方面診治工作。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