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老佟,64歲,駕校教練
車來車往 小幾千人都是我徒弟
講述人:老佟,64歲,駕校教練

45歲那年,我轉行了。從客運公司出走,當駕校教練。53歲那年,我又從駕校出來,養了臺“普桑”,自己教學生,自己當老板。6年前,陪了我10多年的“普桑”徹底不能跑了,我卻不想退休,又弄了臺二手捷達,每次去車管所給學員辦手續,里外老司機都是熟人,“老佟,這么大歲數了,還干啊?”我點點頭,“不干難受!”
上世紀80年代,我接父親的班到1路車隊時,先當了半年售票員,直到通過培訓考試,才拿到上崗證,坐在駕駛位。當時,公交司機可是個人人羨慕的職業,在車隊能學技術,平時能幫人開大車,用工作證乘公交還不花錢。在濟南,1路可是歷史最古老,行車道路最復雜的一條線路,途經的洪家樓、山大路、泉城廣場、人民商場,聽名字就知道是繁華路段,車上人多。我最初開的車是天津通道車,那車前后三個門,中間有個轉盤,透風撒氣,座位是木頭的,有時候電瓶帶不動發動機,得下車手搖,再不行,就得號召車上乘客先下車,男的推車,婦女小孩跟在后面,等車發動起來后,大家一路小跑上車。
干著干著,我感覺車隊不行了,工資發不出來,人也找不全,我干著更多的工時卻被拖欠著收入。正在這時,濟南有幾家駕校逐漸興起,就缺有經驗的司機,老同事介紹我去看看,我本來還有點猶豫,但去了一談,工資是現在的兩倍,還不用上晚班,更別提學員給教練的小恩小惠了。辦手續時,我們人事科的老王,一遍遍翻我的材料,一遍遍地瞅我,“小佟啊,這一出去,可就回不來了,啥也沒了,你想好了?”“想好了,王老,你這歲數在這養老沒問題,我得養家啊。”
在駕校,我也過了幾年好日子,教練受人尊敬,為了能盡快排上號練車,學員和學員間比著討好教練。但是時代發展真快,市面上駕校越來越多,干教練的也越來越多,老板們為了拉學員,一方面降低學費,一方面壓榨教練時間,我感覺,再干下去,就要變成舊社會的“包身工”了,不行,我得出來。
還好,幾年駕校的經歷讓我對整個申辦駕照的流程有了了解,加上社會開放了個人報名,那我干嗎不自己當老板,自己拉學員呢。就這樣,我買了幾根鐵棍刷上紅漆,就是練樁的道具,再到城郊借個朋友家的院子,畫上線,放置幾個舊輪胎,內路的場地也差不多成形了。學員不太好找,只能憑口碑,先在親朋好友間推銷,再讓大家往外傳。找私教可以車接車送,練車時間靈活,因此我的生意還不錯,每月總有五六個新學員,這樣除去油錢,還有不少盈余。
一過60歲,感覺人生就像又到了一個新階段,媳婦勸我別干了,反正能領退休金,家也不差錢,但我閑不住,每次出門,想著車來車往中,也能有小幾千的司機是我的徒弟,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