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梅(那坡縣人民醫院,廣西百色533900)
·護理探討·
圍生期護理干預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產后血壓轉歸的關系分析
黃梅
(那坡縣人民醫院,廣西百色533900)
目的觀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給予圍生期護理干預后對其血壓轉歸及心理狀態、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將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8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69例。A組給予常規護理,B組給予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改善情況,血壓改善情況,分娩結局,分娩方式及胎兒結局。結果B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分別為(32.2±4.8)、(24.1±3.5)分]顯著優于A組[分別為(36.8±5.1)、(30.9±3.1)分],收縮壓[(132.6±8.2)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張壓[(82.1±4.3)mm Hg]、胎盤早剝率[11.6%(8/69)]、剖宮產率[26.1%(18/69)]、胎兒窘迫發生率[4.3%(3/69)]、新生兒窒息發生率[2.9%(2/69)]顯著低于A組[分別為(140.3±8.5)、(85.9±4.5)mm Hg,23.2%(16/69),69.6%(48/69),14.5%(10/69),11.6%(8/69)],新生兒Apgar評分[(9.7± 0.2)分]顯著高于A組[(8.6±0.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圍生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促進產后血壓恢復,改善分娩及新生兒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圍生期醫護;干預性研究;高血壓/護理;妊娠并發癥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在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位[1]。該病多發生于妊娠20周后,產婦可有血壓升高、水腫、蛋白尿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發生昏迷、抽搐等,甚至可引起母嬰死亡。近年來,隨著整體護理理念的不斷深入,如何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給予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已成為臨床廣泛關注的重點問題[2]。本研究選擇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8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圍生期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血壓轉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138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根據入院時間順序依次編為1~138號,以抽取到的隨機編號分別納入A組和B組,每組69例。A組患者年齡20~36歲,平均(28.5±3.6)歲;孕周37~41周,平均(38.2± 1.2)周;產次1~2次,平均(1.3±0.3)次;妊娠期高血壓18例[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 Hg,尿蛋白(-)且無靶器官損害],子癇前期45例[輕度: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 Hg伴蛋白尿(≥0.3 g/h)或隨機尿蛋白(1+);重度:SBP≥16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伴尿蛋白(≥5.0 g/ 24 h)或隨機蛋白尿(3+)以上],子癇6例(在子癇前期基礎上發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的抽搐)。B組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28.7±3.5)歲;孕周36~41周,平均(38.1±1.3)周;產次1~2次,平均(1.2±0.2)次;妊娠高血壓16例,子癇前期46例,子癇7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1.2.1.1A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病史采集,產前檢查,測量血壓、體溫等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常規護理。
1.2.1.2B組采用圍生期綜合護理:(1)產前心理護理。入院后詳細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采用講座、發放健康手冊等形式宣傳疾病相關知識,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根據實際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疏導,從而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3]。(2)分娩期護理。護士密切配合醫生引產,注意對產程進展情況的觀察。第一產程過程中注意對宮縮、胎心變化的觀察,第二產程中給予持續吸氧,注意對產婦血壓及胎兒胎心監護,第三產程注意對產后出血的預防,當胎兒娩出前肩后立即給予肌內注射縮宮素(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4271)10~20 U、口服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30603)4 000 μg[4]。(3)產后護理。分娩后患者身體狀況較差,出汗較多,護士應注意及時更換被服,加強對產婦皮膚的護理,預防壓瘡的發生。產后注意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尤其是血壓的監測。靜脈滴注過程中注意控制速度,記錄好輸注量。產后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產婦是否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注意觀察宮縮、惡露性狀等[5]。
1.2.2觀察指標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價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6-7]。觀察護理前后患者SBP、DBP改善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分娩結局、分娩方式及胎兒結局。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AS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顯著優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A組護理后比較,aP<0.05。
組別B組(n = 6 9)護理前護理后A組(n = 6 9)護理前護理后S A S評分 S D S評分4 8 . 8 ± 6 . 2 3 2 . 2 ± 4 . 8a3 5 . 6 ± 4 . 8 2 4 . 1 ± 3 . 5a4 8 . 2 ± 5 . 9 3 6 . 8 ± 5 . 1 3 5 . 1 ± 3 . 8 3 0 . 9 ± 3 . 1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BP、DBP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SBP、DBP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護理后SBP、DBP顯著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BP、DBP比較(±s,mm Hg)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BP、DBP比較(±s,mm Hg)
注:與A組護理后比較,aP<0.05。
組別B組(n = 6 9)護理前護理后A組(n = 6 9)護理前護理后S B P D B P 1 5 5 . 3 ± 1 2 . 5 1 3 2 . 6 ± 8 . 2a9 6 . 8 ± 5 . 6 8 2 . 1 ± 4 . 3a1 5 1 . 6 ± 1 1 . 6 1 4 0 . 3 ± 8 . 5 9 6 . 1 ± 5 . 5 8 5 . 9 ± 4 . 5
2.3兩組患者分娩結局、分娩方式及胎兒結局比較B組胎盤早剝率、剖宮產率顯著低于A組,新生兒Apgar評分顯著高于A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低于A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分娩結局、分娩方式及胎兒結局比較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多見于妊娠20周后,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清,與發病機制相關的著名學說包括遺傳易感性學說、免疫適應不良學說、胎盤缺血學說、氧化應激學說等[8]。作者認為,上述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中均發揮了一定作用,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從多方面對產婦及嬰兒結局造成不良影響:(1)對產婦心功能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理改變在全身小動脈、冠狀動脈痙攣出血,引起血壓升高,心肌供血不足,間質水腫,嚴重者可有點狀出血及壞死出現。此外由于高血壓引起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使周圍小血管阻力增加,也加重了心臟負擔,導致左心衰竭。徐翠云等[9]研究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心電圖監測時可出現竇性心動過速、ST段壓低、傳導阻滯、T波改變等,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產婦心功能障礙密切相關。(2)對新生兒結局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伴全身小動脈痙攣,嚴重者血液濃縮、血容量減少,子宮胎盤血流灌注減少,使胎盤床出現急性動脈粥樣硬化改變,引起胎盤中DNA、蛋白質減少,酶活性顯著下降,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從而使胎兒攝取營養物質及氧功能障礙,最終導致胎兒生長、發育障礙。王彬[10]研究顯示,子癇前期及子癇產婦分娩的新生兒,早產、低出生體質量、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壓組,通過給予干預措施后子癇前期及子癇發病下降,對新生兒的影響也逐漸減弱。
正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對產婦及新生兒結局影響較大,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做好圍生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護理,關系到產婦身體恢復及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應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11]。本研究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導致的產婦及新生兒結局的不良影響,主要從心理狀態、血壓改善情況及不良妊娠結局3個方面著手,給予針對性綜合護理干預,從而改善血壓轉歸及母嬰結局。通過術前調查患者心理狀態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均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兩組患者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消除了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使患者保持健康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后患者SAS、SDS評分顯著優于護理前,B組改善效果更顯著,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心理狀態效果方面優于常規護理。分析原因可能為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心理狀態的觀察,及時、有效與患者完成溝通工作,可根據患者實際心理需求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從而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顧慮,提高了護理依從性。
護理過程中注意對患者血壓的監控,本研究兩組患者護理前SBP、DB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B組患者SBP、DBP水平顯著低于A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血壓轉歸。分析原因可能為綜合護理干預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降低SAS、SDS評分,避免因情緒劇烈變化導致血壓升高,有利于患者情緒穩定,促進了血壓盡快恢復至正常水平。B組患者剖宮產率,胎盤早剝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低于A組,新生兒Apgar評分顯著高于A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產婦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
總之,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在圍生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促進產后血壓恢復,改善分娩結局及新生兒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8-125.
[2]李瓊.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16):16-17.
[3]徐廣英,曾素清.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8):57-59.
[4]胡素萍,游玉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合并腦出血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5):1435.
[5]鄭美云.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1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66-67.
[6]張榆萍.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10):124-126.
[7]王曉紅.護理干預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5):94-95.
[8]張瑾.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臨床護理探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2):135-136.
[9]徐翠云,葉海慧.妊娠高血壓疾病對孕婦心電圖和胎兒心電圖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1,31(9):88-90.
[10]王彬.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新生兒出生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08,3(28):37-39.
[11]劉先敏.臨床護理干預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10):2032-203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6.048
B
1009-5519(2016)06-0923-03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