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海
農村中小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以臨武縣為例
王昭海

校園足球項目一直以來是臨武縣教育體育工作的亮點。我們本著弘揚“健康第一,快樂足球”的體育理念,通過聘請高等院校教授、專業教練培訓體育教師,保證隊伍的持續性,提高專業技能等多種途徑來狠抓足球工作的落實。各校足球隊常年堅持訓練,在郴州市校園足球聯賽中屢創佳績、成績斐然。
然而,通過對臨武縣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研及日常督查情況分析,在上級領導肯定我縣校園足球運動開展業績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制約校園足球運動有效開展的原因,并對此提出了相關對策。
1.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聯賽機制。
由于各“片區學校”的足球基礎、場地設施條件的不同,導致參賽學校球隊水平差異巨大,比分過分懸殊,比賽的價值與效果減弱,甚至產生負作用。對于一些有足球傳統和基礎的學校,特別是足球示范學校,未起到鍛煉隊伍、檢驗訓練效果的作用,而一些沒有足球場地和體育教師的學校,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傷害。比賽思想消極、棄權現象時有發生。
2.足球教師專業性不強。
師資匱乏,無論是人數還是專業水平都還處于低水平徘徊狀態。農村中小學并沒有專職的教練員,具有專門執教經驗和高水平執教能力的足球教練較少。很多學校的帶隊教練都是學校的體育老師,但是這些體育老師很多不是足球專業畢業,自己對足球也不是很懂。片區聯賽和縣級聯賽缺乏專業的裁判員。
3.經費緊缺、資金來源單一。
城區中小學經費相對較多,而農村學校足球教育經費較少甚至很多學校根本不將此項經費納入學校預算,導致學生和教師沒有活動經費開展訓練、交流等活動。場地建設經費主要為政府撥款,來源較為單一,學校辦公經費緊張,影響到校園足球聯賽可持續運作。
4.學校領導思想認識不高。
農村地區的升學壓力比較大,開展素質教育的動力不足,而且中小學生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年齡都偏小,學校領導往往重視學校安全和文化成績,對體育尤其是競技性較強、危險大的足球項目不夠重視和支持,忽略了學生身心發展的正常需求。
5.家長不支持學生參與足球活動。
農村學生經濟困難,升學壓力大,因此,家長很不愿意支持學生開展專業性的訓練,只是希望學生將足球視為一種業余愛好,這導致很多有天賦、有意愿的學生不能長期、正規地接受足球教育。
1.建立校園足球聯賽制度。
建立學校、片區和縣級三個層面的校園足球聯賽制度。具備開展足球比賽活動的學校要舉行校園班級、年級和全校性的足球比賽,比賽場地受限的學校要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足球活動。原則上小學1~3年級開展4~5人制趣味性足球活動;4~6年級開展7~9人制足球小場地競賽活動;初中開展以9人制為主的足球競賽活動,高中組織開展11人制足球競賽活動。通過舉辦各種聯賽,層層選拔優秀基層團隊和優秀學生運動員參加上級舉辦的足球賽事。
2.加快足球師資隊伍建設。
對全體教師開展足球知識培訓。研究制定足球專業教師培養計劃,重視足球專業教師的補充,定期組織足球專業技能的普及性培訓。積極鼓勵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和經過培訓的優秀退役運動員等擔任校園足球的兼職教練,充實足球師資隊伍。逐步為每所學校配備1名專業足球教師,保障校園足球教學和活動的開展。
切實抓好校園足球教學。加強校園足球的課程建設,將足球納入體育教育教學內容,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足開好規定的足球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周應保證不少于1學時的足球內容教學,高中階段學校每學年應保證安排不少于一個模塊的足球項目教學(18學時),將足球基本技能納入學生體育課考試內容,保證足球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在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中增設足球技能選測項目。
3.保證足球硬件設施建設。
加快校園足球場地建設。把校園足球場地建設作為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內容;將農村學校足球場地建設納入“改薄”計劃的運動場建設統籌規劃,積極籌措資金,按照《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緲藴剩ㄔ囆校返囊?,在全縣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建設符合《標準》的足球運動場,在村小建設簡易足球運動場。
保障校園足球經費投入??h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的校園足球專項經費,確保校園足球活動和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的開展。學校要在公用經費中列支校園足球活動經費,保證日常校園足球教學和活動的開展。積極爭取社會贊助和資助開展校園足球活動。
4.重視開展校園足球活動。
進一步強化足球運動意識,把校園足球列入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列入學?!瓣柟怏w育運動”、課余體育和課間體育活動主要內容;作為學生掌握體育基本技能的基礎項目之一,納入綜合性學生運動會、體育競賽和體育文化活動的重點項目;定期舉辦足球夏令營、冬令營、訓練營等多種形式的足球活動,形成校園足球運動良好氛圍。
5.建立安全防范和保險機制。
增強體育活動中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安全檢查和管理。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師生劇烈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舉辦足球聯賽要加強醫務監督,制定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杜絕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全面實行校方責任險的基礎上,擴展保障范圍,積極探索地方財政給予補貼、購買學生體育運動傷害險的辦法;協商有關保險機構,新增“校園足球險”;建立意外傷害處理協商調解機制,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解決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后顧之憂。
6.建立校園足球考核評價機制。
對“校園足球特色學?!倍ㄆ趯嵭袆討B考核評價,定期組織績效評估抽查,根據績效評估檢查結果,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管理不善的地區和學校予以通報、責令整改,直至取消特色學校資格。
7.營造校園足球良好氛圍。
積極爭取新聞媒體支持,要求臨武教育、臨武新聞出足球專版,臨武電視臺每周有一條關于校園足球的新聞,傳播足球發展理念,廣泛宣傳校園足球的健身價值、育人功能和社會意義,以及校園足球文化和典型經驗做法。積極爭取縣電視臺直播校園足球賽事活動,在全縣掀起“愛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熱潮,形成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廣泛參與、家長大力支持、社會共同關心的良好群眾氛圍。
總之,今后臨武縣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將秉承“發展校園足球,打造特色教育”的校園足球工作思路,深入調研、認真分析,潛心思考、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了成功創建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為了臨武縣青少年足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為了校園足球的全面推進和蓬勃發展,做出我們最大的努力和貢獻。
(作者單位:臨武縣校園足球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