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莉 張永明 蘇 震 付瑞霞 雷 艷
(榆林市府谷縣武家莊鎮畜牧獸醫站,陜西府谷 719400)
雞源致病性E.coli藥物敏感性試驗
陳占莉 張永明 蘇 震付瑞霞雷 艷
(榆林市府谷縣武家莊鎮畜牧獸醫站,陜西府谷 719400)
對2012-2015年分離于陜西榆林地區50株雞源致病性E.colj進行8種常用喹諾酮類藥物藥物敏感性試驗,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提供數據參考。參照CLSI推薦的K-B藥敏紙片法對所有菌株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顯示50株被測菌株對喹諾酮類藥物都產生了耐藥性,可能會導致該藥物耐藥性的水平傳播,應加強監控。
E.colj;藥物敏感性試驗
大腸埃希菌(E.coli)俗稱大腸桿菌,是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的代表菌,是構成人類和大多數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環境中的常在菌。在一定條件下,由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引起雞的大腸桿菌病是危害養雞業的重要細菌性疾病,各個品種的雞在不同日齡均可發病。本研究通過藥物敏感性試驗對雞源致病性E.coli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進行檢測。從而探討雞致病性E.coli中耐藥性情況,對抑制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的迅速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菌株:50株E.coli于2012-2015年分離于陜西省榆林市陜西大匠農科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藥品:8種藥敏紙片(喹諾酮類藥物):吡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洛美沙星、格帕沙星、吉米沙星均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采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1-4],將所保存的50株純化菌株分別接種于普通肉湯中,37 ℃培養24 h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校正菌液濁度,使其與標準比濁管的濃度相同(一般為0.5麥氏單位)。用無菌棉簽蘸取矯正過的菌液涂布于新鮮配制的普通瓊脂平板上,37 ℃放置10 min后,用滅菌鑷子將抗生素紙片貼附在瓊脂表面(每張紙片間距不小于24 mm,紙片中心距邊緣不小于15 mm),每種藥物做兩個重復,此操作全部在無菌間進行。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7 ℃培養18~24 h后,測量抑菌圈直徑,求其平均值。
結果判定:按2005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CLSI/ NCCLS)指導原則的標準計算E.coli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R%)、中介率(I%)、敏感率(S%)。(I%)、敏感率(S%)的標準。

表1 紙片法藥物敏感性試驗抑菌環直徑判斷標準(mm)
試驗中用吡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洛美沙星、格帕沙星、吉米沙星來檢測分離至陜西榆林地區的50株雞源致病性E.coli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情況。50株E.coli全部對喹諾酮類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其中對諾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呈現嚴重耐藥;對吉米沙星中度敏感,敏感率為58%;而對其它喹諾酮類藥物則表現為耐藥。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50株分離菌藥物敏感性試驗情況(8種)
陜西榆林地區分離的50株雞源致病性E.coli對喹諾酮類藥物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藥性,其中對諾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呈現嚴重耐藥;對洛美沙星高度敏感敏感率為70%,其次為洛美沙星,敏感率為70%;對吉米沙星中度敏感,敏感率為58%;而對其它喹諾酮類藥物則表現為耐藥,引起獸醫臨床治療的難度加大,有必要對其跟蹤監視,以便采取必要措施。這一結果與張志峰等[6]在2008年及鐘江國等[5-8]在1999年報道的不同,分析原因可能與各地區菌株的血清型不同或不同地區的用藥習慣不同,進而產生耐藥性不同有關。因此,臨床應用藥物防治雞大腸桿菌病時,應該結合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選取敏感藥物,同時將2-3種敏感藥物交替使用。應首選洛美沙星,也可將洛美沙星與吉米沙星交替使用,以避免新耐藥性的產生;而且在每次用藥之前都需通過藥物敏感性試驗掌握雞群中E.coli對喹諾酮類藥物及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最終選取敏感藥物用于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
[1]徐海花,牛鐘相,秦愛建.細菌耐藥性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1):156-160.
陳占莉(1985—),女,陜西榆林人,助理獸醫師,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