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倡文

清明節前,河南省沁陽市抗日研究會一行人來到荊棘叢生的沁陽市常平鄉窯頭村南的山坡上,他們披荊斬棘來到一棵梨樹下,撥開厚厚的枯草,三個小小的墓碑露了出來。他們靜靜肅立在墓碑旁,莊嚴地三鞠躬后,伏身清理墓碑旁的雜草……
這一行人,不是墓主人的親戚,他們來祭奠墓主人不僅僅是為了讓埋葬在這里的三位抗日烈士不再孤單,更是為了兌現對一個老人的承諾——
2008年11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河南省商水縣賀莊村年近八旬的趙玲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收拾柴火準備做飯,忽然街門響了。趙玲老人走到門口一看,只見一個壯實的中年漢子站在門口,還沒等她問中年漢子有什么事,就聽中年漢子開口問道:“你北菜園村有親戚嗎?”
中年漢子的話讓趙玲愣住了。中年漢子也感覺出自己的唐突,趕忙自我介紹起來:“我叫喬戰士,是北菜園村的支部書記兼民兵連指導員,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個尋找抗日犧牲將士后人的片子,其中提到犧牲的將士中,有位叫單成德的,請問您是不是他的后人?”
聽完喬戰士的自我介紹,趙玲拉著他邊往屋里讓,邊激動地說:“俺是他閨女!俺是他閨女!怎么,有俺爹的消息了?”進到屋中坐定,趙玲已是淚流滿面……父親到底長什么樣?年輕時趙玲一直想,因為從出生那一刻起,她就沒有見過親生父親。
父親叫單成德,在她還未出世時就當兵走了,并且一去沒有音信。眼看自己已經是快80歲的人了,看來這輩子祭父的愿望是實現不了了。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竟會有娘家人突然來造訪,主動問起爹爹的事。
原來,喬戰士在電視中看到了沁陽市文聯副主席李建國歷盡曲折為1939年犧牲在沁陽境內的抗日將士尋找后人的故事。節目的最后打出了一行行字幕,介紹尚未找到后人的犧牲將士的名字及籍貫。“單成德,河南省商水縣北菜園村人”,看著這一行字幕,喬戰士“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想不到自己小小的北菜園村竟也有這次戰斗中犧牲的壯士,他決定要找到烈士的后人。經多方打聽,歷經二十多天,他終于打聽到趙玲住在賀莊村,于是一早他就趕了過來……
2008年12月4日,趙玲老人換上了新衣服,
在喬戰士和醫院醫護人
員的陪伴下,踏上了赴沁陽祭父的行程。第二天中午,終于到達地點。大家走下車,小心翼翼地扶著趙玲走下山坡,沿著羊腸小道走了數百米,在一棵挺拔的梨樹前停了下來。李建國緊走兩步,在懸崖旁站住,撥開枯草,指著一個小石塊說,這就是單成德壯士的墓碑,周圍還埋著他的兩位戰友。
趙玲掙脫喬戰士的攙扶,走上前去,撲在地上抱著父親簡單的小墓碑,放聲痛哭、長跪不起,隨行的人們無不淚流滿面。這時,沁陽市常平鄉窯頭村的鄉親們也聞訊趕到了墓地,大家在訴說當年戰斗的激烈、日寇的慘無人道與抗日將士的英勇的同時,自發為英雄默哀3分鐘,并對著單成德和他戰友的墓碑深深三鞠躬……
由于趙玲年齡大了,來沁陽祭父多有不便。此后,每年的清明節,沁陽市抗日研究會都會有人代老人祭父,圓趙玲老人的祭父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