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 國家發改委批復成都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國家發改委日前批復了成都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6~2020 年)。根據規劃,成都市將建設8號線一期、9 號線一期、10 號線二期、11 號線一期和17 號線一期共 5 個項目,總長度124.2 km。到 2020 年,形成13條線路、總長 508 km 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其中,8號線一期工程自長城路至十里店站,線路長27.4 km,設站22 座;9 號線一期工程自金融中心東至兩河森林公園站,線路長 23.7 km,設站11座;10號線二期工程自航空港 T2 至太平寺站,線路長 26.7 km,設站 9 座;11號線一期工程自觀東路至回龍路西站,線路長 20.7 km,設站18座;17 號線一期工程自機投鎮至易園站,線路長 25.7 km,設站 9 座。項目總投資831.41 億元。
(國家發改委網站 2016-07-15)
● 國家發改委批復貴陽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 國家發改委日前批復了貴陽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16~2022 年)。規劃內容:建設2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S1線一期工程、S2線一期北段工程4個項目,總長度114.1 km。2 號線二期工程自油榨街至水淹壩站,線路長12.8 km,設站8座;3號線一期工程自東風鎮至省電子工業學院站,線路長40.7 km,設站26座;S1 線一期工程自望城坡至貴安站,線路長28.5 km,設站12座;S2線一期北段工程自西南商貿城至貴陽東站,線路長32.1 km,設站16座。到2022年,形成5條運營線路、總長176 km的軌道交通網絡。項目總投資為 728.11 億元。
(國家發改委網站 2016-07-15)
● 長沙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6年6月28日,長沙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投入試運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是長沙建成的第2條地鐵項目,為全市地鐵網絡的南北向核心骨干線路。一期工程全長23.55 km,線路北起開福區政府站,沿黃興路、芙蓉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經開福區、芙蓉區、天心區,南端終于尚雙塘高架站,共設20個站點,包括地下站 19 座、高架站 1 座,與地鐵2號線在五一廣場站交會,實現“十”字換乘,并將與 2016 年底開通的長株潭城際鐵路于開福寺站無縫對接。試運營初期,單程用時僅需45 min左右,行車間隔為8 min 20 s。
(長沙晚報 2016-06-29)
● 深圳地鐵11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6年6月28日,深圳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地鐵11號線東起福田綜合交通樞紐,西至深莞邊界松崗碧頭站,途經深圳機場。線路全長51.9 km,共設18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4座,最高速度達120 km/h,是國內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設計時速最高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搭乘11號線從福田到前海只要15 min,到深圳機場只要30 min,到深莞邊界的松崗只要55 min。

(金羊網 2016-06-29)

● 成都地鐵3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6 年 7 月 31日,成都地鐵 3 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成都地鐵線網運營里程將達到108 km,地鐵線網中最為重要的“米字骨架”已基本成型。成都地鐵 3 號線一期工程北起軍區總醫院站,南至太平園站,全長 20.3 km,全為地下線。線路經過紅牌樓、省體育館、春熙路、動物園等主要客流集散點,共設車站 17 座。成都地鐵 3 號線一期工程與既有線共有換乘站 3 座:其中在市二醫院站與地鐵 4 號線一期工程換乘、春熙路站與地鐵 2 號線換乘、省體育館站與地鐵1號線換乘。
3 號線一期工程預留了足夠的站停時間,小客流站站停時間不低于 35 s,換乘站 45~50 s,大客流站站停保證 35~40 s 之間,單程運行時間約為 34 min。3 號線一期開通后,工作日高峰最小行車間隔為 3 min 30 s,雙休日最小行車間隔為 4 min 5 s。
(央廣網 2016-07-31)

● 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開建 2016年6月23日,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正式開建,預計2020年底建成試運營。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起始于美的大道站,經北滘新城站、林頭站、林頭大橋站、陳村新城站、陳村站及廣州境內的韋涌站,接入廣州地鐵7號線一期工程的起點廣州南站。線路全長約13.34 km,其中順德段 11.11 km,廣州段 2.23 km,總投資 89.63 億元。項目建成后,將與7號線一期工程貫通運營,并在順德境內設置換乘站 2 座,分別在北滘新城站和陳村站與佛山 3 號線和廣佛環線換乘。
(南方都市報 2016-06-23)
● 三亞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開工 2016年7月8日,三亞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估算總投資約14.77 億元。線路全長約8.37 km,其中橋梁段約0.35 km。線路南起市中心建港路,北止三亞火車站,全程共設15站,貫穿三亞幾個主要的人口密集區。該線路為三亞首條有軌電車交通線路,計劃于2018年1月1日開始空載試運行。
(國際旅游島商報 2016-07-08)
● 中國中車首列膠輪導軌電車下線 2016年7月21日,中國首列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膠輪導軌電車在位于青島的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下線。該車是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發、制造的城市軌道交通產品,從研發設計、系統控制到部件生產,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其ECAS電子控制空氣懸掛系統、航空級內裝材料、減振結構設計等都是城市公共交通新應用的成功嘗試。
導軌電車采用2動1拖編組形式,單軌自動導向、膠輪承載,全焊接鋁合金車體,最高運行速度80 km/h。車輛采用100%低地板技術,設有專門的殘疾人區域和自行車、行李車存放區,充分滿足不同乘客的乘車需要。
該車具有結構緊湊輕量化、功能模塊化、系統集成化的設計特點,爬坡能力更出色(最大爬坡能力13%),制動距離更短,車輛回轉半徑小,更適應在城市中穿行。導軌電車采用電力驅動,噪聲低,充分體現了現代交通綠色、節能、環保的出行理念。

(青島財經日報 2016-07-22)
● 北京地鐵 5 條新建將全自動運行 北京在建的燕房線、3 號線、12 號線、17 號線以及新機場線都將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目前燕房線已完成所有產品開發及實驗室測試工作,即將成為國內首條應用自主化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所謂全自動運行系統,是指地鐵能夠按照時刻表運營,完成站間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自動發車離站、自動折返,完成運營后還能自動清客、回庫和休眠,整個運行過程不需要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與傳統線路相比,全自動運行系統不僅安全性更高,更減少了人工操作數量,提高了運營效率。
據了解,目前國內引入全自動運行技術的軌道交通線路成功案例較少,且都是由國外公司提供技術方案。燕房線采用的全自動運行系統,由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聯合研發。到 2020 年,北京市新建全自動運行線路初步預測可達 300 km。
(東方網 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