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應以堅,王雪奇(.臺州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臺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浙江 臺州 8000;.杭州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0000)
固廢拆解對土壤污染的研究及修復對策
周丹丹1,應以堅2,王雪奇3
(1.臺州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2.臺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浙江 臺州 318000;3.杭州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為全面了解固廢拆解業對土壤污染的情況,我們對臺州市路橋區固廢拆解集中區域土壤中的銅、鎘、鋅、鉛、鉻等重金屬元素進行了監測,結果表明固廢拆解集中區域范圍內土壤的各種重金屬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根據土壤監測結果、針對土壤污染現狀,本研究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復方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固廢拆解;土壤污染;污染修復
本文是以固廢拆解對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及采取的治理方法為研究對象。首先我們以臺州市路橋區固廢拆解集中區域作為我們的實驗基地,對該區域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了解了固廢拆解的現狀,并對土壤進行了監測,了解了固廢拆解對土壤所造成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然后提出治理方案,并通過分析比較確定了土壤污染的修復目標、修復方法,隨后進行了土壤修復實驗,達到預期效果。最后針對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1.1布點設置
我們對已污染的選定區域表層土壤進行了調查篩選,通過網格法均勻布點取樣檢測,確定重點區塊,并重新根據污染源調查情況,采取污染源為中心的放射狀布點,對每個重點區塊進行布點采樣分析。
1.2 現狀監測結果
根據監測分析結果,路橋區表層耕地土壤鎘超標率最高,超標率達到41.7%;其次為銅,超標率達到32.3%;鉛和鋅的超標率分別達到20.5%和15.0%。在各鄉鎮街道中,超標情況最為嚴重的是峰江街道,其次為新橋鎮,再次為主城區(包括路橋、路北、路南三個街道)。各鄉鎮街道及重點區域土壤重金屬濃度如下:

表1 各街道、鎮土壤中重金屬Cd含量統計(單位:mg/kg,樣品數除外)

表2 各街道、鎮土壤中重金屬Cu含量統計(單位:mg/kg,樣品數除外)
2.1修復方法
污染土壤的修復,不同污染類型的污染土壤具有不同的修復方法。針對有機污染土壤,國內外采用較多的方法有化學淋洗技術、熱脫附技術、生物堆制技術、原位生物修復技術、熱解焚燒技術等;針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采用較多的技術有淋洗/浸提技術、生物修復技術、固化/穩定化技術等[2]。
本實驗對選定區域土壤修復采用原位生物修復(動物、植物強化復合工藝)工藝為主,生物處理(化學淋洗)為輔的工藝技術。高濃度的地塊預先采用化學淋洗的措施,達到中度或輕度污染濃度后再采用動物修復;修復動物為“大平二號”蚯蚓;中度和輕度污染采取作物試種,選擇的植物修復品種為超積累植物芥菜。
2.2修復實施效果
土壤污染修復后重金屬濃度見下表3。

表3 土壤污染修復后土壤中的重金屬濃度
根據上表:第一階段修復后植物修復區和動物修復區土壤中重金屬鉻、銅、鉛的濃度均低于第一階段修復目標值,達到了第一階段預期目標;動物修復區,動物修復后蚓體中的重金屬鉻、銅、鉛的濃度含量較高,修復后土壤中重金屬鉻、銅、鉛的濃度明顯降低,說明“大平二號”蚯蚓對重金屬的吸附效果比較明顯,在中度污染的地塊采用動物修復技術是比較成功的。
本研究通過對臺州市路橋區固廢拆解業的調查與了解,選定了主要拆解基地作為試驗基地,對他們的土壤進行了監測,在全面了解臺州市路橋區固廢拆解業對土壤造成的污染現狀的前提下,我們提出了生態修復方法,目前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S].
[2]王新,周啟星.重金屬與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復[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11):1-5.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