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超,劉 暢, 丁明亮(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3)
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設計與研究
趙夫超,劉 暢, 丁明亮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3)
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是一種實用新型工具,該工具關系到鉗工鋸削的質量和效率。在實踐教學中,學員已對該工具表現出濃厚的的興趣,相比現有的鉗工鋸,它可有效增強鋸條固定的穩定性,減少鋸條的折斷數量,提高鋸縫的平直度。文中針對雙面夾持鋸條的關鍵技術進行設計研究,提出了一種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設計方案,分析了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雙面夾持;鉗工鋸;前主拉桿;前副拉桿
鉗工是機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工種,隨著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和高端精密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鉗工在制造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鋸削加工是鉗工的基本技能之一,鋸削的質量和速度直接影響著產品后續的加工和質量的優劣。鋸削的主要工具即為鉗工鋸。現有的鉗工鋸存在以下缺點:一是鋸弓的前端與伸縮桿連接是靠鉚釘限位,鉚釘易從鋸弓上脫開,導致伸縮桿與鋸弓固定不牢,造成鋸條的折斷,一旦鉚釘與鋸弓脫開很難恢復原狀;二是伸縮桿伸進鋸弓的一端壓制成凸型,這種結構很容易使伸縮桿與鋸弓分開;從而影響鉗工鋸的正常使用;三是固定鋸條的兩端是靠固定銷和單一平面,且固定銷的圓柱面上開有直槽,致使固定銷的強度被嚴重削弱,在鋸削時,極易受到鋸條的擺動磨損和鋸條的繃緊造成折斷。固定銷與拉桿是盲孔緊配合,固定銷拉斷后,無法修復,只能更換新的拉桿,這樣會增加維修成本和造成材料的浪費;四是固定拉桿的方式是靠薄板鋼料彎成的矩形面,這種結構使拉桿和矩形面之間配合間隙增大,易造成鋸削時鋸條的左右擺動,從而導致鋸縫偏離鋸削位置,甚至造成產品報廢。

設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它能提高現有鉗工鋸的使用壽命、鋸削的可靠性和加工的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消除安全隱患。
2.1設計內容
為達到上述目的,其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鋸弓、伸縮桿、前固定環和后固定環,鋸弓制成F型,其一端設有手柄,另一端設有螺紋孔,中間位置設有后固定環,螺紋孔內配有限位螺釘;伸縮桿制成L型,其一端設有鉤槽,另一端設有前固定環,伸縮桿的長邊上設有多個半圓形限位槽,伸縮桿上含鉤槽的一端伸入到鋸弓內,通過限位螺釘和半圓形限位槽的卡合與鋸弓相連接;前固定環內設有前主拉桿和前副拉桿,前主拉桿和前副拉桿通過前定位釘相連接;后固定環內設有后主拉桿,后主拉桿的一端通過蝶形螺母與后固定環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連接銷和后定位釘與后副拉桿相配合。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前固定環和后固定環內孔各設有四個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的平面,前主拉桿和前副拉桿的表面各設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其一端制成T型;后主拉桿的圓柱面上設有四個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的平面,前主拉桿和前副拉桿配合的一端設有一個鋸條厚的間隙,后主拉桿與后副拉桿配合的一端也設有一個鋸條厚的間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能消除伸縮桿從鋸弓上脫落,實現鋸條在鋸弓上的可靠定位,避免鋸條定位銷的意外磨斷,從而造成維修成本的上升和材料的浪費。
2.2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A-A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的B-B剖面圖。
2.3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圖2和圖3可見,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包括鋸弓1、伸縮桿2、前固定環3和后固定環4,鋸弓1制成F型,其一端設有手柄11,另一端設有螺紋孔12,中間位置設有后固定環4,螺紋孔內配有限位螺釘5;伸縮桿2制成L型,其一端設有鉤槽21,另一端設有前固定環3,伸縮桿2的長邊上設有多個半圓形限位槽22,伸縮桿2上含鉤槽21的一端伸入到鋸弓1內,通過限位螺釘5和半圓形限位槽22的卡合與鋸弓1相連接;前固定環3內設有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通過前定位釘33相連接;后固定環4內設有后主拉桿41,后主拉桿41的一端通過蝶形螺母與后固定環4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連接銷45和后定位釘44與后副拉桿42相配合。
進一步,前固定環3和后固定環4內孔各設有四個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的平面,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的表面各設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其一端制成T型;后主拉桿41圓柱面上設有四個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的平面,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配合的一端設有一個鋸條厚的間隙,后主拉桿41與后副拉桿42配合的一端也設有一個鋸條厚的間隙。
使用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時,首先檢查鋸弓1與伸縮桿2是否分開,若兩者已分開,先將伸縮桿2上有鉤槽21的一端插入鋸弓1內,將限位釘5安裝于螺紋孔12內;其次根據鋸條的規格調整伸縮桿2的長度,將伸縮桿2的某一個半圓形限位槽22卡在限位釘5上;然后松開蝶形螺母44,從后固定環4中拉開后主拉桿42,使后主拉桿42與后固定環4可相對轉動;接著依據要鋸削的方向,調整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與前固定環3的貼合位置;最后將鋸條的一端放置在前主拉桿31與前副拉桿32之間的間隙內,將前固定釘33穿過前主拉桿31和鋸條一段的固定孔旋進前副拉桿32的螺紋孔內,以此方法將鋸條的另一端固定于后主拉桿41和后副拉桿42之間的間隙內,將后固定釘43安裝在后主拉桿41和后副拉桿42上,旋緊蝶形螺母拉緊鋸條。
首次使用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時,操作者只需將限位釘5安裝于鋸弓1的螺紋孔內,二次使用只做常規檢查即可,由于伸縮桿2伸進鋸弓1的一端設有鉤槽21,此鉤槽21可鉤住限位釘5,可有效防止伸縮桿2從鋸弓上脫開。
參見圖3,前固定環3和后固定環4的內孔各設有四個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的平面分別與前主拉桿31、前副拉桿32的表面配合和后主拉桿41的表面配合,此配合面采用切削加工而成,故保證合理間隙的最小化且前固定環3和后固定環4的材質采用圓鋼,從而提高了其強度和剛度。
前主拉桿31與前副拉桿32之間和后主拉桿與后副拉桿之間設有鋸條厚度的間隙,故保證鋸條在使用使不會左右擺動,從而避免因此造成的鋸縫歪斜和鋸條固定孔對前固定釘33和后固定釘43的磨損;前固定釘33和后固定釘43的圓柱面完整,故抗剪強度大,不會被鋸條拉斷;連接銷45與后主拉桿41與后副拉桿42均為緊配合,確保后主拉桿41與后副拉桿42整體的穩定性和安裝鋸條的可靠性。
鋸條如被折斷,只要分別旋開前固定釘33離開前副拉桿32和后固定釘43離開后副拉桿42,即可取下折斷的鋸條,再按上述方法方可安裝好新的鋸條。為提高加工的工藝性,前固定環3內設有前主拉桿31和前副拉桿32以及后固定環4內設有后主拉桿41,后主拉桿41上設有后副拉桿42和連接銷45。
一種雙面夾持鋸條的鉗工鋸是在現有鉗工鋸的基礎上對其結構進行改造和優化,從而克服現有的鉗工鋸存在的使用缺點,實踐教學證明,該產品可提高學員學習鋸削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該鉗工鋸也可提高工件的鋸削質量,減少鋸條的消耗,從而為該產品應用于機械制造領域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1]田京軍.關于鉗工鋸削技術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3(12).
[2]郭傳波.鋸割“三環”訓練法在鉗工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8(10).
[3]劉洪斌.鋸割尺寸精度控制的分析與操作[J].吉林農業,2010(11).
[4]常淑敏.職業院校鉗工實習課程教學經驗探討[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0(04).
[5]萬山龍.鉗工實訓[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3.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4.040
趙夫超(1980-),男,工程師,實驗師,鉗工技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與材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