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億個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研制出一款包含1000個核心的CPU。這塊CPU包含6.21億個晶體管,每秒可完成1.78萬億次運算,被認為是迄今核心數量最多的CPU。新CPU的每個核心都可以獨立于其他核心運行自己的程序,比其他處理器采用的“單指令多數據”方法靈活得多,也更容易在其他領域獲得應用。同時,這塊CPU 是目前已知最節能的超多核處理器,在每秒執行1150億次指令時,其功耗僅為0.7瓦,甚至一節5號電池就能滿足它的用電需求。
100年
美國天文學家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新的地球“準衛星”,至少未來100年都將對地球“不離不棄”。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報道,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編號為2016HO3,它在環繞太陽公轉的時候,似乎也在繞著地球轉圈。不過,它距離地球太遠,無法把它當作是地球的一顆真正的衛星,但這是迄今找到的最佳和最穩定的近地伴侶,可以被稱為“準衛星”。
246個
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的努力,繪制出一張全新的人類腦圖譜,包括246個精細的大腦皮層腦區與皮層下核團亞區結構,以及每個亞區的結構和功能連接模式。這張全新的人類腦圖譜比目前最常用的由德國神經科學家布羅德曼在100多年前繪制的腦圖譜精細四五倍,明確了每個亞區的組織模式及功能意義,為宏觀尺度上研究腦與行為的關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并對未來類腦智能系統的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25厘米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天文學家正準備進行一項大膽的計劃:利用5000個微小的機器人指向太空,探索我們以往從未見識過的宇宙。這些機器人是暗能量光譜儀的一部分,長度約為25厘米,將于2018年被安裝到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梅奧爾望遠鏡上。每個圓筒形的機器人都有一條光纖纜線,其內核只有1.07×10-8米,并準確地指向夜空中的特定天體,捕捉它們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