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摘 要】 作為一名導游人員,要想為游客呈現精彩的導游講解,除具備高超的導游講解技巧外,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便是導游講解的內容——導游詞。因此導游詞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導游講解質量,所以導游詞創作顯得非常重要,而導游詞創作方法已經有很多,本文旨在創新導游詞創作方法,讓導游能另辟蹊徑擴寬思維方式,創作出精彩的導游詞。
【關鍵詞】 導游詞;原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01
道祖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導游曰:人可人,非常人;言可言,非常言。值得稱道的導游,非庸常之人;值得稱道的導游詞,非庸常之詞。俠士行走江湖,定有必殺技;導游行走江湖,定有必勝技。而導游的必勝技,其實就是個性化能吸引住游客的精彩導游詞。導游詞有文采,導游講解才能有神采,導游人員才能有風采,因此,導游詞創作對于導游從業人員至關重要。千篇一律的導游詞只能使得導游詞成為講解的機器,類似景區語音導覽器,是無生命的。只有導游人員有聲有神有異的導游講解才能滿足游客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精彩個性的導游詞便是根本。所以應該掌握一定的導游詞創作方法和原則。
導游人員的講解素質、講解能力,是導游各項素質中的核心能力。其中,導游詞就像演員的腳本。腳本為演員提供了表演的廣闊天地;而導游詞則為導游員提供了導游講解揮灑自如的廣闊平臺。導游人員必須具有對導游詞的創作能力。創作質量的高低,影響著一個地區旅游資源的質量和開發程度的評價,對一個地區旅游形象的樹立至關重要。怎樣才能創作出好的導游詞呢?首先,創作導游詞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創作導游詞的原則
1、個性原則
創作導游詞最忌諱的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優秀的導游詞應該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景而異。只有具備了這四個條件,才能稱得上是個性化的導游詞。個性原則不僅僅是指導游的個性化,還要考慮游客的個性化。雖然導游每次面對的游客不一樣,但千篇一律的重復一樣的導游詞也會是非常無趣和乏味的。如果天下游客八方來,導游只做本家一道菜,甚至只有統一配方的“方便面”,又怎能讓游人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呢?
所以導游在創作導游詞時不應對素材生吞活剝,要經過提煉加工才能成為彰顯自己特點個性的導游詞。比如同樣一塊食材,不同的廚師就可以做出口味各異的菜肴來。同樣一個素材,不同的導游會有不同的演繹,這樣才能避免雷同和單調,才能使旅游文化百花齊放千姿百態。對于一個高明的導游,就應該具備創作個性化導游詞的能力。
2、創新原則
就是要求所選主題有新內容、新見解、新材料、新角度。我們所要描寫的景觀,不論是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都有悠久的歷史,一般都有著大量的口頭流傳的故事或豐富的文學材料。尤其重要的是,要努力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觀察客觀世界的對象,或前人雖已有涉獵但尚未充分表現的東西,從而獲得新意,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推陳出新”。
3、整體原則
任何一個優秀的景觀,不論是自然風光或是名勝古跡,都有其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它往往是眾多景點中最具有特色的珍品。但是,它之所以優秀,決不是孤立的,一定具有其“眾星捧月”的原因。因此,在編寫導游詞時,不能“就寺論寺”、“就景寫景”,孤零零地描述單個的景點,這不但顯得單調浮淺,而且也失去由此及彼、以重點帶一般的整體性。
二、創作導游詞的方法
創作導游詞如同完成作文一般要力求達到“扣人心弦、悅耳愉心、入耳入心、震顫心弦”,能撥動你的神經、攪動你的大腦。要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導游詞創作時也需恰當的運用適合的方法。
1、三段式法
三段式的方法又稱為“總分總”的方法。也就是先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作為濃縮提煉的總結作為開頭;然后再針對主題內容分別有層次的論述;最后再進行總結升華。例如我們在講香港時先就交代了香港是亞太地區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購物中心、美食中心。這句話既是總起句,也是全文中心。接下來將從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購物中心、美食中心五個方面分別講解,最后再總結回扣第一段的總結句。
2、主題詞法
主題是導游詞的核心、靈魂和統帥,導游詞的寫作也要重視主題的確立和提煉。通過一篇導游詞的講解,要向旅游者表達一種什么思想、意圖,要激發旅游者什么樣的情感、認識和評價,從而達到啟發教育的目的。主題決定一篇導游詞的價值,也可以說是決定一個景觀價值的重要因素。導游詞是作者對一個景物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評價,也是作者的政治理想、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的表現。導游詞的主題也有深淺、新舊、正誤之別,從而決定了一篇導游詞本身的價值,更加重要的是影響了一個景物的價值。
主題決定材料的取舍提煉。一個景點往往已存在著大量的資料。它們往往是分散的、互相矛盾的、真實的或虛構的、高雅的或庸俗的。總之,可以分為有用的和無用的兩大類。我們不能把這些材料原封不動地都寫進導游詞中去,一定要進行取舍提煉,這就是所謂的“去偽存真”、“去蕪取精”的過程。根據是什么?只有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進行提煉和取舍。唯有主題才能使雜亂無章的材料變成典型的、富有生命的、互相聯系的、表現景觀特色的有機整體,成為一篇優秀的導游詞。例如:當我們在講解某位名人的童年生活時,我們可以總結提煉主題詞為“童真、童趣、童心”。
3、“1+N”法
圍繞1個或幾個關鍵詞、字引發的深思;圍繞一個中心東拉西扯、旁征博引,扯得可以很遠,但繞了一圈甚至上月球遨游了一圈后還得落地,還得重新回到中心主題上來,會給游客一種時光穿梭的感覺,或許時光倒流或許時光前進,但最后還是得回到當下回到現在,現實世界,讓游客感覺獲益良多、不虛此行,甚至有些眩暈感,攪動游客大腦神經的作用達到了,讓游客印象深刻記憶猶新,總而言之,產生佩服甚至崇拜導游的情緒,證明你的導游詞是成功的。例如:面對一尊具有歷史沉淀的石碑時,我們可以提煉為“一人、一碑”,讓我們從這尊石碑中看到一個人,從而展開對這個歷史人物的回顧。
總之,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導游詞創作時要多看、多問、多想。寫歷史要有不同的切入點;寫自然要有四時、四季的時空感,要適時摻進自己觀察得來的人生感悟。每篇導游詞要有不同于他人的閃光點,不能照搬各類書刊的大段描述,要善于運用恰當合適的方法編織自己的故事情節,做到聲情并茂,與時俱進,“老段子新唱詞”方能取勝。最終達到精神的洗禮、聽覺的沖擊、心靈的震撼的效果,讓人們不禁感嘆:哦,原來這里可以這樣講;哦,原來還可以這樣。
因此,在導游詞具備“虎頭”、“豬肚”、“豹尾”的完美結構情況下,運用豐富新穎的方法將能夠使導游詞錦上添花,讓導游服務的對象印象深刻、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