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仕澤
工資一直是企業比較敏感的話題,不論是企業老板還是員工,都比較關注企業的工資狀況。尤其是當下市場環境極其惡劣,企業生存面臨異常困難的形勢下,做老板的有誰不希望企業使用最少的員工人數,以最少的工資付出,維持企業的運行。而作為工廠的員工,又無一不希望能早日領到應得的勞動報酬。可以說,工資是企業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的重要一環,一般要經過多重的審核把關,包括經過企業高層領導簽字后,由財務人員按照花名冊對號入座如數發放到各個員工的賬戶上。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即使是通過網上銀行或手機轉賬發放工資,賬號與名單只要有一字只差,就無法完成轉賬。所以,按理說,企業如果特別差錢的情況下,是沒有理由出現錯發工資的奇葩現象。
然而,筆者曾經意外驚訝聞悉到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說某地有一家50人左右的小型印刷廠,近年來,企業經營狀況是每況愈下,給供應商或員工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企業資金處于極為緊張狀態,老板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供應商催討貨款,也是常常不能如期、如數得到滿意的結果。有時企業內部報銷一筆小至微不足道的費用,十幾元或幾十元的小錢,也要等十幾天,甚至等個把月以上的時間,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隨著市場環境的日益惡化,工廠賒賬采購無門后,開始不斷拖欠員工社保的正常繳費,員工工資的發放,也從幾年前的壓一個月,到現在拖欠3個月以上,還要經過東拼西湊才勉強分期分批才能發放。就是這樣一個靠拆東墻補西墻勉強維持運作,周轉資金已是山窮水盡,岌岌可危的小型印刷廠,居然也會把員工盼望已久的工資,錯發給4個月前就已經辭職跳槽到其他公司上班的老員工。也就是說,工作缺乏責任心、馬大哈成性的財務人員發放工資時,竟然出現張冠李戴之異常怪象。而且,遲遲沒有盼到工資入賬的這個員工,也已于兩個多月前離職了,不知該印刷工廠的實情,還曾一度誤以為工廠老板歧視已經辭職的員工,故意無度延遲拖欠其工資。后來,這位原公司的員工,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公司前幾天都已經把工資全部發了。于是,該員工迫不及待地給財務人員打電話詢問工資遲遲未發的原因,經過一番爭議和對賬后,財務人員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工作粗心,竟把工資錯發給一個早已經辭職的員工。還好那位賬戶莫名其妙多出錢的離職員工是本地人,為人也比較明理,于是,幾天后按照財務人員的要求,把這份錯發的工資直接退給沒有領到工資的這位員工,因為他們也算是比較要好的朋友。令人感到詫異的是,財務工資賬目出了這樣的奇怪錯誤,公司幾個老板居然渾然不知,足見這個公司人事和財務管理缺失的嚴重程度。難怪有員工坦言:公司財務管理這么爛,不虧損才怪啊!這哪像差錢的公司?只有不差錢的公司,才容易出現工資錯發現象。顯然,員工的感慨也罷,抱怨也罷,盡在情理之中。
聞悉上述情況,筆者感觸良多。當下印刷市場環境日益惡劣,企業經營異常蕭條的情況下,企業的財務工作相對也比較清閑,財務根本就不存在“忙中出錯”的緊張工作狀況,該公司工資發放出現離譜的錯誤,顯然有違常理,從側面反映出該公司財務人員工作的粗心程度。與其說是財務人員的個性與嚴謹的財務工作不匹配,倒不如說是公司管理出現嚴重問題的必然結果。再說,一個員工辭職的時間,超過了該公司拖欠工資的時間,居然工資賬戶還存在于財務部門。況且,上述兩個員工處于完全不同的兩個生產崗位,不論是計件工資還是保底工資都不一樣,居然出現張冠李戴的極端不正常現象,可以看出,該公司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管理缺失和漏洞。縱觀該公司現狀,可以發現,雖然這個小型的印刷企業有某方面的優勢,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陳舊的管理模式,遠遠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百出。由于企業資金的大幅度欠缺,員工社保繳費和工資拖欠時間越來越長,造成工廠凝聚力驟降,員工的頻繁離職,以致有的崗位缺員突出。企業招工難遲遲無法緩解,也使企業形成了將就用人的被動管理局面,這也給公司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增加了非同一般的難度,加劇了企業生產和質量管理的惡性循環。在筆者看來,不論什么樣的企業,管理一定要有底線,千萬不可將就用人,將就用人就意味企業管理方面要作出某種讓步,讓步必然使企業管理失去應有的基本原則,必定是弊大于利。因此,企業重要崗位人員寧缺毋濫,寧可崗位暫時缺人,也不要勉強使用個性不適的人,否則可能是得不償失,甚至后患無窮。不過,再反過來理性進行分析,如果企業經營不善,拖欠工資兩三個月,甚至更長一些,那么至少可以說,這樣的企業管理方面必定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可以說,企業的生存是處于相當的危機狀態,不僅容易使員工頻繁離職,而且也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即使勉強招到一些新員工,或勉強挽留一些要求辭職的員工,就意味著企業管理的底線放低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個性有缺陷或有不良習性的員工,工作上掉以輕心可能也就沒有什么可顧忌了,這就是企業經營惡性循環的主要表現。
可以說,企業財務工作容不得絲毫的馬虎大意,否則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從而造成隱形損失,這是用經濟價值無法衡量的。財務管理就應該是一項十分嚴謹的工作,特別員工工資的統計、發放以及各種應付與應收款事務,工作上需要非常專心和認真的投入,才有可能實現零差錯。財務人員的馬大哈個性,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大忌。而員工工作中若戴耳機聽音樂或玩手機,無異于一心兩用,必然因為分神而容易出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如果沒有清醒的管理意識,忽略了關注企業運行中的各種細節,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如果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時刻關注企業的運行狀況,加強對相關工作審核把關和控制,這樣有助于增強下屬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有利于有效遏制工作上不該出現的差錯,那樣做對員工對企業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