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君
(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8)
淺述養豬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典型模式
王學君
(河南畜牧規劃設計研究院,河南鄭州450008)
近年來,在高壓環保政策下,養豬人想盡了污水處理辦法,無論是建沼氣、發酵床還是污水處理系統,巨額投資,大大增加了經營者的負擔,也未必達標。實踐證明,利用種養結合循環利用處理污水是目前最經濟、最有效的污水處理方式,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土地。該文介紹幾種養豬種養結合模式以供參考。
早在2008年就出現了上海松林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它是滬郊種養結合型合作社,為滬郊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找到方向。該模式通過修復原本斷裂的農業生態鏈實現“畜禽糞便對外零排放”。幾年內水稻、蔬菜的種植面積將達1 000公頃左右,所有合作社年出欄商品豬可達10萬頭。
目前,這種模式已經演進成“公司+合作社+農戶+專業化生產”的種養結合模式,并在全國廣泛推廣,如溫氏集團、河南正大、河南誼發等龍頭企業。每個農戶的種植面積一般在6.7~20公頃左右,單棟簡易養豬舍每一批的養殖規模在300~600頭,每棟豬舍年出欄育肥豬2~2.5批,年出欄商品豬700~2 000頭。每棟豬舍及配套設施總投入約30萬~50萬元,投資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公司投資或財政補貼,農戶僅有使用權,有的是農戶自投,土地為農戶取得使用權的農田。仔豬、飼料和疫苗由合作社中的龍頭企業統一提供,省去了農戶流動資金的投入。豬養成后直接交給合作社去銷售。農戶無須承擔任何養殖風險,但可以獲得每頭豬150~200元的代養費,1年近10萬~30萬元的收入。另外,種植糧食的年收入也有5萬~10萬元左右。
豬場每天的污水和干糞收集起來簡單發酵處理,再由專門鋪設的管道輸往周邊匹配的農田或蔬菜田里。這使得養豬場的廢棄物不再需要貼錢處理,種植業的有機肥料也可免費獲得。同時,也解決了超大型豬場潛在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1公頃農田1年消化吸收75頭左右商品豬的糞便,處于良好的種養結合土地養分平衡狀態。
苜蓿、飼料桑、大葉枸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齊全且比例平衡,完全可以代替部分蛋白質飼料養豬。作為單胃動物,豬體內雖然沒有消化纖維素、半纖維素和其他纖維性碳水化合物的酶,但其后腸(盲腸和結腸)對這些纖維的消化率很高。因為豬利用粗纖維的能力不及牛羊,所以必須控制喂量,妊娠母豬、哺乳母豬飼料中苜蓿草粉的使用比例以10%~20%為宜,15~30 kg、30~60 kg、60~90 kg生長肥育豬飼料中苜蓿草粉使用量分別以5%、10%、15%為宜。河南牧原公司2012年試驗結果表明,在母豬飼料中用5%~10%的苜蓿草粉替代等量麩皮,每窩可以提高產仔數0.5~1頭。年出欄肥育豬1 000頭的豬場,需要種植苜蓿1.3公頃。飼料桑樹品種就像韭菜一樣,一年可以割四茬,每公頃產鮮葉超過4.5萬千克,干葉1.2萬千克左右。
利用牧草養母豬,每頭每天大約節省1元飼料成本。飼料添加草粉,在不降低營養品質和生產性能的條件下,飼料成本降低5%~10%。此外,牧草還能增強豬群免疫力,保健藥費可降低30%。用桑葉養出來的豬肉經農業部成都食品監督檢測中心檢測,主要營養成分中蛋白質含量比普通豬肉高44.5%,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豬肉高24.7%;脂肪含量比普通豬肉低47.6%,膽固醇含量比普通豬肉低45.5%。
豬群排放出來的糞污前期通過固液分離,豬糞當作肥料用于肥育貧瘠的山坡地,豬場污水經沼氣池發酵處理后,污水中的COD、BOD5減少80%,剩余的20%通過牧草區灌溉吸收,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同時,利用牧草養豬降低飼養成本,降低豬只氨氣排放,改善豬舍空氣環境。
“豬-肥/沼-果蔬-糧-藕-魚-生態觀光”模式是規?;鷳B循環豬場普遍采用的模式。規模化豬場采取干清糞或固液分離工藝,固廢生產有機肥外銷,廢液經沼氣池發酵處理后就地返田或池塘。種植要根據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可選擇面廣,如糧經飼作物、蔬菜、中藥材、花卉、草莓、林果、蓮藕等。有的豬場還把水產養殖、生態觀光連接起來,延伸了生態循環鏈和價值鏈。
在新安縣鵬云公司草莓采摘園里,一排排日光大棚整齊排列,棚內一畦畦鮮嫩的草莓誘人垂涎,每畦地中間置有滴灌帶,一旦土地濕度低于30%,旁邊墻上的智能數控報警測控儀自動啟動,水肥就源源不斷地滴灌到每一棵草莓苗的根部;當土地濕度達到50%,滴灌系統自動關閉。水肥是附近鵬云豬場的糞污沼氣池產出的沼液,通過管道輸送到田頭的沼液水肥一體化調配池,在調配池中經過合理配置而成。以前每年買肥料花費在20萬元左右,自從利用沼液水肥后,用肥成本節約了一半。因為施用沼液有機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產量,養分充足,水果品質更好了,前來采摘的顧客更多了。就草莓來說,采摘周期從當年11月下旬延續至來年5月底,價格30~100元/千克,按照每公頃產量30 t、40元/千克的均價計算,每公頃收益120萬元,除去成本,每公頃利潤75萬~90萬元。
舞陽豐盛養殖有限公司位于二郎廟村西南部。據了解,豬場建于6年前,起初占地1.3公頃,先后投資3 600萬元,目前達到了年出欄1萬頭商品豬的規模,并集中連片流轉了67公頃地,形成了養殖、特色果蔬種植、苗木花卉種植等于一體的生態循環。

舞陽豐盛圣女果種植日光溫室大棚
舞陽豐盛豬場2009年建好運行時排污成了大問題,排污沒有途徑,給當地的老百姓產生的危害很大。后來,該公司投資300萬元從臺灣買來設備,建成了大型沼氣站,對養殖場的糞便污水進行徹底治理。沼氣自己用不完,又為周邊300多戶鄉親免費安裝管道、提供灶具供他們使用。如今,養殖場產生的沼氣讓附近村莊的村民免費用上了天然氣,余留的沼液、沼渣不僅能夠滿足特色果蔬園的需要,而且還能為鄉親們的糧田澆水、施肥,達到真正的種養結合,高效、集約生態農業,不但企業可以得到回報,還可以幫助周邊村民在這里務農增收,帶動他們的經濟發展。
2015年該公司種了12 000多棵圣女果,每棵可以結30千克左右的果實,正常情況下有90多萬元的收入。流轉戶可以在這里打工,1個月能有1 000多元收入。由于生態循環做得好,不但解決了養殖業污染問題,而且帶動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全國各地來參訪學習的絡繹不絕,也得到了畜牧、農業、林業、環保等政府部門的支持。

舞陽豐盛沼氣工程

舞陽豐盛有機肥加工
正陽縣正泰種豬場4公頃荷塘內荷花含苞待放,與遠處藍頂豬舍交相輝映,十分美麗。豬場現存欄母豬2 000頭,年出欄生豬5萬頭。為解決好豬糞污染問題,2013年,該豬場新建5 000 m3沼氣工程,糞污固液分離,干豬糞和沼渣制作成有機肥,污水厭氧處理,沼液好氧處理后流入藕塘。氧化后的沼液是種植蓮藕最佳的有機肥料,長出來的蓮藕又大又嫩,賣相很好,吃起來香甜脆嫩,到了年底還沒開挖就被駐馬店、信陽等地的批發商預訂完了。每公頃藕產量達到了60 t,按批發價4元/千克來算,一年收入有100萬元。每年豬場的母豬下仔后會產生大量的豬胎衣,以往,無論如何掩埋,總是臭氣沖天,后來用作養魚餌料后,效果很好。
舞陽縣康旺養豬場東面是一座座蔬菜大棚,與大棚一路之隔的是9個荷塘,大型污水處理池的出水通過埋設的管道輸入荷塘。在大棚與荷塘之間穿行,聞不到任何異味,反倒從大棚里透出黃瓜、豆角等時令蔬菜的清香。白鷺在康旺養豬場旁的荷塘邊時而空中盤旋。1.8公頃蓮藕和所有的大棚蔬菜全部是用養豬場處理后的污水澆灌,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產出有機蔬菜。荷花盛開時招來不少人觀賞,豬場老板打算發展以果蔬采摘、賞荷、農家樂為主的農牧休閑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