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亞非,王俊峰
(1.新鄉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 新鄉 453003;2.新鄉市畜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
長垣驢品種資源調查研究
雷亞非1,王俊峰2
(1.新鄉市畜牧技術推廣站,河南新鄉453003;2.新鄉市畜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
長垣驢是大型肉役兼用驢,主產于河南省長垣縣。長垣驢體質結實干燥,結構緊湊,食性廣、耐粗飼,適應性、抗病力強,是我國重要的驢品種資源,被列入國家遺傳資源名錄。新中國成立前,長垣驢是長垣縣乃至周邊地區主要的生產生活、交通運輸工具。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交通運輸的現代化,驢逐漸遠離人們的生產生活,長垣驢品種資源瀕臨滅絕。為掌握長垣驢存欄現狀,更好地開發利用和保護長垣驢這一重要的遺傳資源,2015年11月—12月,圍繞長垣縣轄區內長垣驢存欄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1.1調查內容
長垣縣長垣驢養殖的基本情況,驢群的年齡結構,驢群的體尺狀況,長垣驢養殖模式及經濟效益情況。
1.2調查方法
調閱長垣驢歷史數據,到長垣縣各鄉鎮中心站了解整體情況,然后走訪養殖大村、養殖場、養殖戶,測量體尺狀況,了解具體生產情況及經營效益情況。
1.3調查時間
2015年11月25號—2015年12月24號。
2.1長垣驢的養殖情況
長垣縣共轄10鎮、3鄉、5個辦事處、1個省級工業園區。此次調查共走訪了長垣縣區的7個鄉鎮,35個村,103個養殖戶,具體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長垣縣長垣驢養殖情況調查表
從調查情況來看,長垣縣13個鄉鎮中僅有7個鄉鎮還有長垣驢存欄,其他6各鄉鎮已經沒有人飼養長垣驢。從長垣驢分布看,有存欄的鄉鎮都遠離縣城區,飼養長垣驢的村也大都區域位置相對偏遠、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從表1可以看出,長垣驢主要以散養在農戶家中,基本上都是每戶飼養1頭驢,飼養2~5頭僅有6戶,5頭以上僅有1戶。養驢戶的平均年齡也都在50歲以上,屬于農村留守老人,缺乏相應的知識和養殖技能。驢的飼養采取祖輩積累的經驗和傳統方法,以當地的秸稈為主,補充少量精料,驢的生產水平低,質量較差。
2.2長垣驢存欄量變化
從表2可以看出,1985年—1995年間,長垣驢存欄量變化量不大,僅減少了20%。但自1995—2005年間,長垣驢存欄量卻銳減了93%,2005—2015年存欄量又銳減了94%。從調查情況看,這兩個10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快,驢、馬、牛等役用型家畜被農業機械化快速取代,快速退出傳統農業生產。在交通不發達年代,驢和馬是農村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驢和馬也早已退出了交通運輸行業。相較于役用牛飼養轉化成肉用牛飼養,驢又因繁殖周期長,缺乏成熟的驢肉消費市場,養殖量直線下降,長垣驢這一種質資源陷入消失的困境。

表2 每10年長垣驢存欄變化表 單位:萬頭
2.3驢群結構
2.3.1驢群的年齡結構

表3 7個鄉鎮驢群結構調查結果 單位:%
開展驢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必須保持適當的驢群結構,各年齡段的驢所占比例適當,老弱病殘的驢要盡可能淘汰,以保證驢群質量。從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驢的年齡3-5歲間,1.5-3歲、0.5-1.5歲、0.5歲以下的驢群結構比例逐步降低,驢的更新換代越來越慢。
2.3.2驢群的性別比例
調查中發現長垣驢群的性別比例約為母驢∶公驢=7∶1。符合長垣驢典型性狀特征的母驢和公驢越來越少,尤其是優秀種公驢更是無法覓到。性別失衡,種群特征趨于消失是本次調查中的一大特點。
2.4驢群的體尺狀況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對年齡在5歲以上的長垣驢進行體尺測定(19頭母驢、8頭公驢),包括: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四項指標,并與1986年測定數據(42頭公驢、150頭母驢)進行了對比。數據整理后見表3:

表4 長垣驢體尺測定結果對比
從表3可以看出,2015年同1986年相比,長垣驢公驢和母驢的體高、體長、胸圍、管圍等體尺指標都有所下降。其中公驢體尺指標分別下降了1.6%、4%、0.9%、3.1%,母驢體尺指標分別下降了4%、3.7%、0.7%、7.1%。由于2015年調查時,長垣驢存欄量較少,5歲以上長垣驢僅有27頭,體尺測定數據較少,并不能完全真實反映長垣驢體質下降水平。但就整體調查走訪情況來看,各年齡階段的長垣驢體質都呈下降態勢,如不加快品種資源保護,加強選種選育,長垣驢的優秀形狀特征將消失。體質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飼養量少,養殖地區較為貧窮落后,飼養者年齡較大,缺乏現代化的信息溝通能力,無法找到合適的種驢開展配種。長垣驢近親繁殖率高,品種資源退化嚴重。
3.1提高認識,制定規劃
加大瀕危動物保護,保持生物多樣性已成世界各國的共識,各級政府應提高對長垣驢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認識,加快研究制定長垣驢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規劃保種區域,建立保種場。鼓勵和支持院校、科研單位投身長垣驢保種事業,運用胚胎、凍精、細胞、基因等現代生物技術,研究建立長垣驢基因庫,保存遺傳資源。
3.2加大投入,扶持引導。
保種不能帶來效益,因此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研究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引導農戶養殖長垣驢。特別是要加大規模養驢場的扶持,應在資金、技術、用地、水電等方面給予傾斜,激發社會資本投資養驢的積極性,促進長垣驢產業的發展。
3.3加大宣傳,拓寬消費市場
驢具有良好的肉用、藥用價值,全身都是寶,驢皮是珍貴藥材阿膠的原材料,驢肉營養價值高、低脂、低熱、口感良好,有著“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美譽,符合現代人們健康飲食需求。各級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食用驢肉的認識,擴大驢肉消費市場,以市場驅動養殖量的擴張。
3.4開展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水平
各級畜牧部門要加大驢品種良種繁育、飼養管理、快速育肥、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符合長垣驢生長特點的科學飼養管理模式,加大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長垣驢養殖從業者的飼養管理水平。
長垣驢是經過長期艱苦培育而成的特有地方品種,是先輩留給我們的珍貴生物資源,已被列入國家品種資源名錄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長垣驢瀕臨消失的嚴重性,加大投入,規劃保種區,建立保種場。加大宣傳,鼓勵和支持社會各階層投身長垣驢保種、擴繁和開發利用事業,共同保護好這一品種資源。
S813.9文獻標識碼:B
1004-5090(2016)07-0032-03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