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霞
(焦作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焦作 454003)
飼用酶制劑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
張秋霞
(焦作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焦作454003)

1.1什么是飼用酶制劑
飼用酶制劑是將一種或多種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酶與載體和稀釋劑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藝生產的一種飼料添加劑。飼用酶制劑可以提高動物,特別是年幼或有疾病動物的消化能力,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養分的利用率,改善畜禽生產性能,減少排泄物的污染,轉化和消除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并使一些新的飼料資源被充分利用。飼用酶制劑大多屬助消化的酶類,其關鍵是要有較好的穩定性,能夠承受加工過程的高溫、消化道內酸性環境及其內源酶的破壞作用。飼用酶制劑按來源分為動物自身酶和人工酶;按照作用機理分為加水分解酶和氧化還原酶;按動物能否合成分為消化酶與非消化酶;從制劑類型上分為單一酶制劑和復合酶制劑。
1.2飼用酶制劑的特效
1.2.1改善腸道內微生物區系,提高免疫力
已證實外源酶在改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同時也導致腸道微生物的變化。日糧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在前腸不被消化,這些未被消化的可溶性NSP進入后腸,為有害厭氧微生物增殖發酵提供碳源。添加NSP酶可使日糧中的NSP降解成一些寡糖,如將豆粕中的甘露聚糖降解成甘露寡糖。甘露寡糖可防止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和羧酸芽孢桿菌等致病菌在后腸道定植,增進雙歧桿菌、酪乳桿菌、嗜酸桿菌、德氏乳菌等有益菌增殖,進而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另有資料表明,在小麥或燕麥為主的雞日糧中添加外源性酶制劑能降低食糜黏度,從而減少微生物的數量。
1.2.2破壞細胞壁,使營養物質更易被動物消化酶消化
細胞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組成的一種復雜聚合物,除草食動物外,其他動物不能消化該類物質,這樣便大大影響了植物飼料中淀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植物細胞壁降解酶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等一類能夠將植物細胞壁降解為單糖和寡糖多組分酶系的總稱。其互相協同,分解纖維素產生寡糖和纖維二糖,最終水解為葡萄糖,從而提高養分利用率,降低食糜黏稠度,增加畜禽對淀粉、蛋白質的吸收,提高采食量,減少微生物增殖和養分損失,也能解決濕糞和墊草潮濕問題。
1.2.3消除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飼料抗營養因子廣泛存在于各種飼料原料中,其直接或間接影響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作用。同時,還能對動物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抗營養因子在飼料中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飼料抗營養因子作用不同,而且相同的抗營養因子對不同品種的動物,作用效果也不同,相同的抗營養因子對同種動物的不同品種作用影響程度也存在差異。因此,在實踐中,應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去除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NSP不被消化道中酶所降解,遇水形成膠態溶液,使食糜黏度升高,阻礙消化酶與養分的充分混合,從而影響了營養物質的吸收。添加酶制劑后可降解NSP,降低小腸內容物的黏度,從而使食糜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更易于吸收。結果使動物采食量增加,表觀代謝能提高,養分浪費減少,日增重提高,料肉(蛋)比下降。把α-半乳糖苷酶加入到飼料中,能分解動物小腸中的水蘇糖、棉籽糖(脹氣因子)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緩解了動物腸道脹氣、腹痛、腹瀉等癥狀。據研究顯示,植酸分子中的植酸磷不易被豬和禽利用,植酸能和飼料中的礦物元素、蛋白質等結合形成穩定的復合物,從而降低這些物質的消化利用率。植酸酶一般可以提高植酸磷20%~45%的利用率。據報道,豬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可使鎂、鋅、銅和鐵的表觀消化率分別提高13%,13%,7%和9%。在豬日糧中添加植酸酶能夠使豬回腸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觀消化率提高7%~12%。另外還有其他的抗營養因子如在于高粱和豆科籽實中的單寧、豆類飼料中蛋白酶抑制劑和凝集素、果膠及纖維素等都有相應的酶制劑來克服對動物消化功能的阻礙,增加養分的消化和利用。
1.2.4提高畜禽消化道內源酶活性,補充內源酶的不足
畜禽及水產養殖過程中,不同的生長階段和環境,其消化酶活性有明顯差異,如幼年動物或動物處于高溫、寒冷、轉群、疾病等應激狀態時,動物分泌酶的能力較弱或者易出現消化機能紊亂,內源消化酶分泌減少,因此在日糧中添加外源性消化酶,可以補充內源酶的不足,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改善動物的消化能力,減少應激條件下生產能力的下降.同時還可以促進內源酶的分泌。提高畜禽消化道內源酶活性,補充內源酶的不足。
1.2.5酶制劑對動物的其他功效
研究發現,飼用酶制劑還有一些其他功效,例如使某些成分在消化道內的消化位點轉移,NSP的消化由大腸轉入小腸。但是消化后的營養更容易吸收。另有研究結果表明,大麥日糧中的粗酶制劑可影響畜禽外周血液激素水平,提高甲狀腺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蛋白質的分解,促進生長。酶制劑作為微生物發酵產物,在分解食糜的過程中或許產生了一些生物活性肽或寡糖,然后作用于黏膜細胞有關的受體或腸壁神經叢,又有一些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作用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細胞受體而發生了一些生理效應,影響畜禽神經內分泌的調節。
2.1谷物型飼料的特點及酶制劑的選擇應用
谷物型飼料如普通玉米、大麥、小麥、高粱及稻谷等,含有兩類黏性的非淀粉多糖物質:阿拉伯木聚糖(戊聚糖)和β-葡聚糖。非細胞壁成分的阿拉伯木聚糖形成高黏性水溶物,可吸收約10倍于自身重量的水。谷物型飼料的抗營養特性還與水溶性木聚糖和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相關,因為抗營養性主要是因為水溶性木聚糖與水溶性β-葡聚糖是具有高度的吸水力,從而增加了動物腸道內食糜的黏稠度,使消化道內源酶對養分的作用降,營養物質的消化率下降。對比主要谷物飼料中黑麥、小黑麥和小麥中以木聚糖為主而大麥和燕麥中的非淀粉多聚糖以β-葡聚糖為主。根據所含抗營養因子的特性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對黑麥、小黑麥和小麥型日糧通常采取添加木聚糖酶,大麥和燕麥型日糧通常采取添加β-葡聚糖酶,對其他多聚糖含量比較低的飼糧可不添加酶制劑。谷物飼料中除含有這兩種主要抗營養因子外,還有植酸和單寧等抗營養因子。植酸只在成熟的種子中才出現,且以小麥、大麥和黑麥中含量較豐富,尤以黑麥中的活性最高。可通過添加植酸酶,降低日糧磷的需要量和糞便磷的排泄,從而減輕環境污染。單寧主要存在于高粱中,屬于水溶性多酚類物質,易與蛋白質結合,影響動物的營養吸收。目前多用微生物發酵法去除,也有研究添加單寧酶和多酚酶制劑的方法,但成本較高。
2.2餅粕型飼料的特點及酶制劑的選擇應用
餅粕型飼料粗蛋白含量為35%~42%。餅粕型飼料蛋白質品質好,賴氨酸含量高,但其中含有某些生長抑制因子和抗營養成分。大豆餅粕類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劑、血凝集素、皂苷、植酸、雌激素、胃脹氣因子、抗維生素因子、致甲狀腺腫因子和脲酶等抗營養因子;其多數在大豆餅粕的正規生產過程中由于加熱而失活,從而降低或喪失了其有害作用。但我國有些地區采用土法榨油時加熱不足或溶劑浸提法生產豆粕時溫度和時間控制不當,都會使大豆餅粕出現過生現象,其所含的有害物質會對動物產生不良影響。最重要的抗營養因子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引起動物生長抑制、胰腺肥大和胰腺增生,其中對家禽影響最大。添加特異性酶來滅活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有一定的效果。另一抗營養因子是大豆抗原,可引起仔豬和犢牛腸道過敏反應,這是腹瀉的主要原因。
棉籽餅粕類飼料中含有的抗營養因子主要有:棉酚及其衍生物、環丙烯脂肪酸、植酸及其鹽、α-半乳糖苷等;其中酶法處理主要利用植酸酶來水解植酸,而用α-半乳糖苷酶來催化水解α-半乳糖苷。
目前我國飼用酶制劑生產和應用仍然存在生產工藝不規范,酶活測定不足,生產、科研與應用之間缺乏溝通等,導致酶制劑在生產應用中出現性能不穩定,飼喂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發掘與利用飼用酶制劑的關鍵技術核心是建立酶制劑、生物學特性、特定畜禽之間的聯系與統一,才能確定特定酶之間的合理配伍、用量及價值。
信息博覽
中國禽病網訊,據統計,6月13日-20日這一周,東北地區雞蛋均價由每500克3元跌至每500克2.72元,累計跌幅將近10%。目前,雞蛋價格已經跌破成本價,養殖戶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正在迅速淘汰蛋雞。
雞蛋價格市場分析師張玉介紹說,由于南方進入梅雨天氣,高溫潮濕,雞蛋儲存難度加大,所以,東北地區的雞蛋外銷并不景氣,再加上受北京蛋價連續下跌的影響,沈陽等地的蛋價持續下調,而且本地需求也在減少。玉米、豆粕等價格則呈現上漲走勢,每500克雞蛋的成本維持在2.80元,沈陽地區主流蛋價在每500克2.6~2.7元,預計后市雞蛋價格將穩中趨弱,不會再大幅度下滑。
此外,按照蛋料比價計算,蛋雞養殖虧損為每只5.52元。目前,飼料成本還在不斷走高,為了規避風險,多數養殖戶積極淘汰蛋雞。
S831.5文獻標識碼:B
1004-5090(2016)07-0037-02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