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黃麗麗 段淑云 熊繼華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醫院 南昌330003)
●康復與護理●
集束化護理干預預防婦產科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王超黃麗麗段淑云熊繼華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醫院南昌330003)
目的:研究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對婦產科住院病人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CAUTI)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婦產科留置導尿7 d以上患者107例作為觀察組,采取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將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婦產科留置導尿患者99例作為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比較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和留置導尿管不同時間尿路感染發生率。結果: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接受留置尿管第3、5、7天感染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結論:通過采取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如:培訓教育、加強手衛生和使用硅膠導尿管等可有效降低婦產科留置導尿患者的CAUTI發生率。
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是醫院感染最常見的類型,文獻報道[1]醫院感染中約40%是尿路感染,其中80%由于留置導尿管引起。女性尿道短而闊,且與外生殖器官相比鄰,所以尿路感染的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尤其是婦產科患者因臨床治療絕大部分需要留置導尿管,大大的增加了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其后果對母嬰均有較大危害。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婦產科患者尿路感染是當今臨床研究的熱點問題。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婦產科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發生率,本研究通過采用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和目標性監測方法,對婦產科住院患者留置導尿期間CAUTI實施調查及干預控制,與對照組比較,證實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CAUTI的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將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婦產科留置導尿患者99例作為對照組,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38.6±13.2)歲;將2014年7月~2015 年9月我院婦產科留置導尿患者107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39.8±14.2)歲。兩組病人基礎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在婦產科住院留置導尿管7 d以上患者;(2)患者自愿,依從性好,配合護理者。排除標準:(1)合并尿路感染者;(2)合并嚴重的全身病變者如癌癥、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3)精神疾病者;(4)依從性差,不配合檢查者。
1.2研究方法觀察組采用束集化護理干預措施,實施目標性監測,運用現場調查和病例資料調查的方法隨時到臨床觀察患者并記錄所有實施留置導尿患者的病情變化、采集病原學標本、詳細登記各種臨床病例信息。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回顧性統計分析對照組99例留置尿管患者CAUTI發生率及相關指標。兩組均于導尿管插入的當日及第3、5、7天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取中段尿作尿培養,同時記錄更換集尿袋時間、留置尿管時間、體溫、尿液性質、尿常規、病原學檢查等指標。比較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和留置導尿管不同時間尿路感染發生率。
1.3CAUTI診斷標準[2]依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及分類標準,具體如下:臨床表現有下腹痛、腎區叩痛、腰痛、伴或不伴發熱;尿液異常如膿尿、血尿等;尿道分泌物異常、尿道口紅腫等;尿常規檢查白細胞男性≥5個/高倍視野,女性≥10個/高倍視野。中段尿培養革蘭陽性球菌菌落≥104 CFU/ml,革蘭陰性球菌菌落≥105 CFU/ml;臨床已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療有效而認定的泌尿道感染。
1.4統計分析所有數據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比較CAUTI預防措施知曉情況、手衛生依從性、使用硅膠導尿管、每日評估是否拔管、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普通集尿袋每周更換2次、叮囑患者勤飲水是有效預防CAUTI的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措施執行率比較
2.2兩組留置導尿管不同時間尿路感染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接受留置尿管第3、5、7天感染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2。

表2 兩組留置導尿管不同時間尿路感染發生率比較[例(%)]
有研究發現,尿路感染會使患者住院天數延長、并發癥增加、增加醫療成本[3]。為了降低CAUTI發病風險,不少發達國家或地區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推出“集束化護理(Bundles of Care)”。集束化護理干預是一種護理新思路,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疾患。其概念是指針對某一類或某一例患者實施的一組護理干預措施,該組措施中的每一項干預都是經過臨床證實能改善患者結局的。在執行過程,必須持續的執行該集束化干預措施中的每一項,不能間斷或選擇性的應用其中的某一項或幾項,否則就違反了集束化護理干預策略的精神[4]。
首先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最重要的是加強婦產科全體醫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培訓內容為CAUTI的危險因素、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留尿培養或尿液分析標準操作、手衛生等。培訓形式多種多樣,醫務人員晨會學習、感控專職人員到病房專題講課、查房時的即時提問,平時工作中進行隨機考核,抽查醫務人員知曉率,婦產科全體醫生、護士、助產士、規培生、實習生等不同崗位人員均取得明顯進步。
其次提高手衛生依從性也是研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據Pittet D等研究[5]證實手衛生依從率由48%提高到66%后,醫院感染率從16.9%下降到9.9%,尿路感染作為常見的醫院感染類型,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尤其重要,結合培訓措施,先在婦產科完善了手衛生設施,科室提供紙巾擦手,在病房門口、病床床尾、治療車均配備了手消毒劑,并運用WHO手衛生依性觀察表觀察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并及時反饋。
再次是使用硅膠材質的導尿管,要求醫務人員盡量使用硅膠導尿管,有報道稱硅膠材質的導尿管相較于乳膠導尿管在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中應用可較少引起CAUTI[6]。另外,醫生人員更應嚴格掌握留置導尿指征,加強插入尿管就會引尿路感染的意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觀察,留置導尿管3~4 d并進行開放式引流,則有70%~100%的病人將發生尿路感染,閉式留置導尿管7 d開始出現感染,15 d以上者感染率可達100%[7]。因此每日評估患者的病情,監測排尿情況,盡早拔除尿管也是預防CAUTI的一項重要干預措施。
最后,妥善的尿管固定可以減少尿道損傷和細菌進入膀胱的機會,從而降低CAUTI發生率。有報道稱使用“高舉平臺法”固定對于尿管的牢固性、尿道損傷及患者的疼痛程度都較普通固定效果好。具體的操作為將膠帶呈“Ω”包裹尿管,形成“高舉平臺”,膠布其余部分再平貼在大腿內側上方1/3處[8]。此外,目前對于集尿袋子的更換時間有一篇系統評價[9]得出了每3天更換1次集尿袋尿培養陽性率低于每天更換1次組和每周更換1次組。本次研究參考以上評價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10]要求更換頻繁為普通集尿袋2次/周,并有專人負責填表核對更換集尿袋時間;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做健康教育時囑咐患者及家屬應多飲水,勤排尿,排尿宜2~3 h/次,以沖洗尿路,避免細菌繁殖。對每位患者及家屬都反復進行教育宣傳,確保患者及家屬都了解多飲水勤排尿對預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任何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都貴在堅持,形成標準操作規程,確保各項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全部落實。本研究中,不僅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每周>2次現場監測集束化護理措施執行情況,同時要求婦產科護士長及感控護士實施現場監督,從人員、管理上保證了各項干預措施的貫徹執行。因此,通過目標性監測與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我院婦產科第3、5、7天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表明加強教育與培訓、提高手衛生依從性、使用硅膠導尿管、每日評估拔管、“高舉平臺”法固定尿管、嚴格導尿管管理,保持集尿系統密閉性,集尿袋每周更換2次、囑勤飲水、多排尿是我院目前控制CAUTI的最佳實踐措施,但在實施過程還需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對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的依從性以最大程度降低CAUTI的發生率。
[1]Dandagi GL.Nosocomial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Lung India,2010,27(3):149-153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3]吳敏.重癥監護病房泌尿系統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J].臨床護理雜志,2010,9(1):60-62
[4]陳永強.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與中心靜脈導管集束干預策略[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0):899-891
[5]Pittet D,Hugonnet S,Harbarth S,et al.Effectiveness of a hospital-wide programme to improve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Infection Control Programme[J].Lancet,2000,356(9238):1307-1312
[6]楊艷,張婷.導尿管不同固定方法對尿道并發癥影響與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3,13(1):61-64
[7]徐秀華.臨床醫院感染學(第2版)[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69
[8]徐春香,闕纖灃.兩種留置尿管固定法在骨科患者應用效果觀察[J].交通醫學,2014,28(2):194-195
[9]白麗霞,趙惠峰,趙東藹,等.留置導尿管患者一次性集尿袋更換時間系統評價[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2):194-195
[10]胡必杰.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7
Prevention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reated by Bundle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ANG Chao,HUANG Li-li,DUAN Shu-yun,XIONG Ji-hua
(The Second Hospital of Nanchang,Nanchang330003)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und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Method:Selected 107 indwelling catheter patients hospitalized more than 7 days from July 2014 to September 2015 i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who taking bund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99 indwelling catheter patients stayed from Jul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in the same department,who taking usual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of CAUT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CAUTI inf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creas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rough taking bund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such as training and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hand hygiene and using silica gel catheter,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UTI infection rate in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patien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Bundle of nursing;Intervention measures;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473.7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39
江西省南昌市科技局課題(編號:2014-ZDXLWS-072)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