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近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作為一項重要的現代發展指標,健康指標入選聯合國確定的新千年發展目標,它是評價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指針,也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現健康發展目標,不僅僅涉及醫療衛生一個領域,而是牽涉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的系統工程,檢驗著一個國家的發展質量與綜合國力,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度。
我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的關鍵階段,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將“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體現了實現全面健康這一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當前,盡管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但是,由于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由于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我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
同時面對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是現階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不能忽視的嚴峻的基本國情。直面復雜局勢,必須樹立“大健康”理念,深化改革,強化保障,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有效聯動”,貫通健康事業與健康產業“兩業有機銜接”,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兩健深度融合”,從而使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三醫有效聯動”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基本要求。要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以公平可及和群眾受益為目標,把以醫療、醫保、醫藥改革為主體的醫改推向縱深。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讓廣大人民群眾公平、系統地享有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著力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
“兩業有機銜接”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要把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與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引導社會資本、資源與力量共同建設健康中國有機結合。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尤其要促進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健康食品等產業的發展與融合,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各級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健康產業發展的土地、稅收優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健全穩定可持續的衛生與健康投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債券等融資支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兩健深度融合”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舉措。樹立“大健康”的觀念,核心是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重點是要倡導和推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將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培育全民健康體魄,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舉措。要大力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加強對基層、社區、學校的全民健身運動覆蓋。要著力實現中國傳統健身、養生文化和當代科學健身運動的貫通、融合,實現中國健康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與全民健康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