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最新研究證實,更年期或絕經期來得晚,以及月經初潮較晚的女性,長壽幾率大,有可能活到90歲。
研究者從美國“女性健康倡議研究”中選取了來自于不同種族和民族的1.6萬名女性,隨訪期為21年,其中有55%的參與者活到了90歲。
結果顯示:月經初潮時年齡在12歲以上,或者絕經年齡在50歲以上,有40多年生育年齡的婦女,活到90歲的幾率會增加。月經初潮年齡晚的女性患上某些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比較低,如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疾病。此外,絕經晚的婦女在隨后的生活中總體健康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月經初潮晚且絕經晚的婦女吸煙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較低。研究人員分析,吸煙本身,就會加速卵巢功能老化,損壞心血管系統,進而增加早亡風險。
研究認為,該研究雖無法證實絕經晚與長壽的直接關聯,但有助于理解女性長壽的更多因素。該研究首次評估了生殖因素與壽命之間的相關性。如何長壽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目標,需要綜合考察生活方式、遺傳和環境等多重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飲食重塑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態,并且也會改善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那么,重塑腸道菌群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實際上,改變飲食對人類腸道菌群的影響比想象的更快。杜克大學研究團隊招募志愿者,讓志愿者連續20天接受正常飲食、素食和正常飲食、肉食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分析收集來的腸道微生物組,發現改變食用動物產品后,一天內腸道菌群基因表達類型發生了顯著變化,改變飲食3天或4天后,代謝副產物如短鏈脂肪酸也發生了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飲食可以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這些變化可能對人類健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每天讀書半小時增壽兩年
經常讀書,好處多。美國耶魯大學最新一項研究證實,愛讀書的人更長壽,每天看半小時的書,能增壽兩年。
該大學研究人員對3635名年齡至少50歲的參試者進行了為期12年的跟蹤調查。參試者參加了一項健康研究,但同時接受了有關自身閱讀習慣的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將參試者分為3組:從不讀書組、每周讀書3.5小時組和每周讀書時間更長組。結果發現,與從來不讀書的人相比,每周讀書3.5小時(即每天讀書半小時),平均壽命延長近兩年(23個月);每周讀書時間超過3.5小時的人早亡風險降低23%。
研究還顯示,最狂熱的書迷往往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高收入女性。研究人員在調整了就業、年齡、種族、健康、抑郁癥、婚否等因素之后,讀書與長壽之間的關聯性依然成立。另外,新研究發現,閱讀報紙雜志也有益增壽,但是其效果沒有讀書增壽明顯。
研究負責人貝卡·利維教授還表示,每天讀書半小時的人,生存優勢也明顯超過那些從來不讀書的人,他們在適應環境、心理調適能力等方面往往表現更好。研究建議,人們應該將讀書作為持續一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