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豐,姚炎昕,李肖紅(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湖北十堰442000)
高校課程書本知識與課堂教學關系的實證研究
高長豐,姚炎昕,李肖紅
(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湖北十堰442000)
學生對特定課程的教材書本知識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歡迎和認可程度影響到他們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以重要性水平量化描述大學生對“普通心理學”及“基礎寫作”兩門課程教材書本知識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趣味性、實用性與理解性三個指標的認可程度;同時考察學生對該兩門課程教材書本知識以及教師課堂教學在三個指標上實際效果的主觀評價。調查顯示,教材書本知識的實用性比教師課堂教學更重要;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理解性比教材書本知識更重要。從實際效果來看,教師課堂教學的實用性、理解性以及趣味性比教材書本知識更好;無論是教材書本知識還是教師課堂教學,趣味性水平不如實用性和理解性高。
普通心理學;基礎寫作;趣味性;實用性;理解性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6.03.016
課程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主要落腳點。課程設置是高校相關專業負責人重點考慮的問題。特定課程是否開設、以什么方式進行開設、開設多少學時主要是由該課程在相關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決定的。然而,對特定課程的評價也應是課程設置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觀點提倡對學生知識、技能以及素質提升和發展進行綜合評價〔1〕。也有人借鑒國外經驗,堅持課程評價應關注學習者的學習起點與學習目標,評價要促進學習者的參與〔2〕??梢钥闯?,傳統觀點看重的是學生學完特定課程后他們的知識與技能的水平是否得到提升,而科學的評價需要被評價者的參與。學生參與課程的評價體現他們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地位,更好地促進學生與課程的互動。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和班杜拉分別提出學校情境中的動機理論和動機的自我效能感理論〔3〕。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學習動機包括三個方面,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了解和理解并掌握知識及系統的闡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需要,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績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認知內驅力表現為對知識的內在興趣,即知識的趣味性;自我提高內驅力表現為知識的功能,即知識的實用性。奧蘇貝爾還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學習者附屬內驅力的程度會降低,而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的程度會提高。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種結果的預期,即知識的理解性(聽得懂、看得懂、能學會)。
鑒于此,研究者設想課程評價主要體現為趣味性、實用性以及理解性三個指標,一方面考察受教育對象(學生)對某特定課程三個指標重要性評價(認可程度);另一方面考察他們對該門課程三個指標實際達成程度的評價(實際效果)。為了考察學生對不同科目的同一個指標的認同程度以及實際達成程度評價是否具有一致性,研究者挑選了兩門課程,即“普通心理學”與“基礎寫作”。對于同一門課,考慮到高校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研究者要求被調查者同時填寫針對教材書本知識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評價及實際達成程度評價的問卷項目。
(一)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湖北省十堰市某師范??茖W校初等教育專業大一學生兩個班級(該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專科學校,即將更名為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專業是該校教育系的特色專業,被列為首批升本專業)。發放問卷99份,回收99份。剔除規律作答及未完整作答的問卷6份,有效問卷93份(其中男生8人,女生85人)。有效率93.94%。
(二)研究工具和程序
本研究編制問卷,考察受測者對“普通心理學”及“基礎寫作”的教材書本知識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用性與理解性三個指標重要性與實際達成程度評價。指標重要性評價與實際達成程度各有12個項目。指標重要性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計分: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確定、符合、非常符合分別計1分到5分;指標實際程度也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計分:0%~20%、20%~40%、40%~60%、60%~80%、80%~100%分別計1分到5分。學習者對“普通心理學”及“基礎寫作”三個指標數據重要性與實際達成程度都采用2×3被試內實驗設計。因子1為對象類別,有兩個水平,分別是教材書本知識和教師課堂教學;因子2為評價指標,有三個水平,分別是趣味性、實用性和理解性(能看懂或聽懂)。為減少項目評價時的相互影響和順序效應,將這些項目和其他問卷項目相組合,順序隨機編排。數據用SPSS17.0分析和管理。
(一)“普通心理學”課程重要性評價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教材書本知識的重要性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688 2,標準差1.132 32;實用性的平均值4.129 0,標準差0.769 33;理解性的平均值3.838 7,標準差0.970 10。而對教師課堂教學重要性的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4.118 3,標準差0.778 09;實用性的平均值4.043 0,標準差0.943 10;理解性的平均值4.139 8,標準差0.731 16。從學生對“普通心理學”課程重要性評價角度對因子1和因子2進行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重要性評價的方差分析
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因子1的主效應以及因子1×因子2的交互作用在0.05水平上顯著。具體的說,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用性、理解性三個指標的重要性綜合評價高于對教材書本知識的評價。課堂教學綜合重要性平均值4.100,標準差0.062;書本知識總的重要性平均值3.885,標準差0.066。就因子1×因子2的交互作用來看,對于“普通心理學”這門學科,在實用性維度,學生認為教材書本知識比教師課堂教學重要,不過這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理解性和趣味性維度,學生認為教師課堂教學比教材書本知識更重要,在這兩個維度上,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教材書本知識維度,實用性比理解性重要,理解性比趣味性重要;而在教師課堂教學維度,理解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重要性水平都比較高。見圖1。

圖1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的重要性評價
(二)“基礎寫作”課程重要性評價
學生對“基礎寫作”教材書本知識的重要性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924 7,標準差0.887 55;實用性的平均值4.139 8,標準差0.879 62;理解性的平均值4.021 5,標準差0.833 78。而對教師課堂教學重要性的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978 5,標準差0.908 64;實用性的平均值4.075 3,標準差0.899 72;理解性的平均值4.086 0,標準差0.775 38。從學生對“基礎寫作”課程重要性評價角度對因子1和因子2進行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學生對“基礎寫作”重要性評價的方差分析
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因子1的主效應、因子2的主效應以及因子1×因子2的交互作用在0.05水平上都不顯著。但是,從圖2可以形象地看到,在實用性維度學生認為教材書本知識比教師課堂教學重要,而在理解性和趣味性維度,學生認為教師課堂教學比教材書本知識更重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教材書本知識維度,學生認為實用性比理解性重要,理解性比趣味性重要;在教師課堂教學維度,理解性與實用性重要性程度接近,二者比趣味性更高。

圖2 學生對“基礎寫作”的重要性評價
(三)“普通心理學”課程實際達成程度評價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教材書本知識的實際達成程度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129 0,標準差0.969 38;實用性的平均值3.419 4,標準差0.936 26;理解性的平均值3.279 6,標準差0.864 34。對教師課堂教學實際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204 3,標準差0.891 50;實用性的平均值3.516 1,標準差0.802 35;理解性的平均值3.473 1,標準差0.828 72。從學生對“普通心理學”課程實際達成程度評價角度對因子1和因子2進行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實際達成程度評價的方差分析
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因子1和因子2的主效應在0.05水平上顯著,而因子1×因子2的交互作用不顯著。在因子1上,教師課堂教學在實用性、理解性、趣味性的綜合實際程度比教材書本知識更高,課堂教學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398,標準差0.071;而教材書本知識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276,標準差0.080。在因子2上,就教材書本知識和教師課堂教學綜合來看,實用性水平高于理解性水平,而理解性水平高于趣味性水平,實用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468,標準差0.081;理解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376,標準差0.077;趣味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167,標準差0.089。見圖3。

圖3 學生對“普通心理學”的實際達成程度評價
(四)“基礎寫作”課程實際達成程度評價
就學生對“基礎寫作”教材書本知識的實際達成程度評價來說,趣味性的平均值2.871 0,標準差0.810 61;實用性的平均值3.559 1,標準差0.890 31;理解性的平均值3.505 4,標準差0.802 49。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實際評價,趣味性的平均值3.150 5,標準差0.943 47;實用性的平均值3.666 7,標準差0.784 82;理解性的平均值3.634 4,標準差0.831 25。從學生對“基礎寫作”課程實際達成程度評價角度對因子1和因子2進行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學生對“基礎寫作”實際達成程度評價的方差分析
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因子1和因子2的主效應在0.05水平上顯著,因子1×因子2的交互作用不顯著。在因子1上,教師課堂教學在實用性、理解性、趣味性的綜合實際達成程度比教材書本知識高。課堂教學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484,標準差0.072;而教材書本知識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312,標準差0.074。在因子2上,就教材書本知識和教師課堂教學綜合來看,實用性水平和理解性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二者都高于趣味性水平。實用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613,標準差0.078;理解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570,標準差0.077;趣味性實際評價的平均值3.011,標準差0.083。見圖4。

圖4 學生對“基礎寫作”的實際達成程度評價
(一)結論
從“普通心理學”和“基礎寫作”這兩門課程來看,教材書本知識的實用性比教師課堂教學重要性程度更大;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理解性比教材書本知識重要性更大;教師課堂教學的實用性、理解性以及趣味性比教材書本知識實際達成程度更高;無論是教材書本知識還是教師課堂教學,趣味性水平不如實用性和理解性高。
(二)討論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教學質量能否在教育教學中實現需要適當考慮學習者的評價傾向。學生對課程的實用性認可度如何,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否理解都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實現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設想從實用性、趣味性和理解性角度探討學生對課程教學中教材書本知識和教師課堂教學的期待和實際達成程度。結合“普通心理學”和“基礎寫作”這兩門學科來看,學生認為對教材書本知識的實用性比教師課堂教學更重要,而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理解性比教材書本知識更重要。這可能表明,教材書本是學生獲得課程系統知識的第一手資料以及最主要來源,學生更加希望書本知識能夠現學現用。而課堂教學屬于教師主導的過程,教師教學乏味、照本宣科則會引起學生的厭倦,導致消極的課堂行為。在實際達成程度的評價中,教師課堂教學的實用性、理解性以及趣味性都比教材書本知識要高。這主要跟該兩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功底深厚有關。“普通心理學”的任課教師畢業于西南大學,“基礎寫作”的任課教師已經評上副教授若干年,在教學過程中,他們都能深入淺出地進行課堂講解以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就實用性、理解性、趣味性三個維度綜合來看,無論是教材書本知識還是教師課堂教學,趣味性水平都比實用性和理解性低。這為相關教材的選用以及教師的課堂授課提供參考意義。國內研究者在撰寫相關教材時大多平鋪直敘,缺乏生動的案例,較難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大多缺乏貼近生活又與教材理論緊密聯系的旁征博引。教材的圖文并茂、教師授課的妙趣橫生是教材撰寫人員以及授課教師追求的目標??紤]到研究的方便,本研究只選擇了大一年級的兩門課程請相關同學進行評價,該年級的其他課程(或他們大二、大三等年級時的課程)評價是否一致;本研究只調查了兩個班的學生,樣本數量可能偏少(該專業男生比例過少),研究結果也有可能會出現偏差;同時,對于同一門課程的不同章節以及不同的授課課時,能不能通過這三個指標分別量化評價是研究者將來研究的重點;同時趣味性、實用性、理解性等指標過于籠統,這也需要研究者未來編制問卷來揭示這三個指標的內涵。
〔1〕王妙.高職課程“評價體系”創新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5(11):106-108.
〔2〕祝剛.蘇格蘭“卓越課程”評價體系的特色及其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6):33-37.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2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Abstract〕The degree of students'welcome and approval toward the book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nfluence their enthusiasm to learn.Researchers invite freshmen from a teachers'college as su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ir evaluation of importance and actual achieved degree toward general psychology and basic writing course through three indicators,the character of interesting,the character of practicability,the character of understanding.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character of practicability of book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assroom teaching,the character of interest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ooks,the actual achieved degre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better than books in the character of practicability,the character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interesting.The character of interesting is not as good as the character of practicability or the character of understanding in both books knowledge and 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general psychology;basic writing;the character of interesting;the character of practicability;the character of understanding
(責任編輯楊朝霞)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ok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Gao Changfeng,Yao Yanxin,Li Xiaohong
(Yunyang Teachers'College,Shiyan,Hubei 442000,China)
G712.3
A
1672-2345(2016)03-0079-05
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校級教研課題(2015015)
2015-12-18
2016-01-11
高長豐,講師,主要從事教育心理學、社會認知和人格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