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當地時間8月31日,希拉里前往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舉辦的美國退伍軍人會第98屆全國年會發表競選演講時說:自動減持(sequester)讓我們的國家更不安全,為了我們的國家和家庭應該終止它,為美國提供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軍事預算。看到希拉里的這段講話后,我立刻就想到了2014年2月美國國防部首次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戰略”。而由此延伸下去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的下屆總統,她將會繼承奧巴馬政府的軍事遺產——“第三次抵消戰略”。
要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從所謂“自動減持”說起。簡單說,2011年8月為了防止不斷上升的聯邦赤字,奧巴馬簽署了國會通過的《預算控制法案》。該“法案”為2012~2021財年未來10年間包括國防預算在內等一系列聯邦支出設定了一條“紅線”,若政府提交的各類受限預算超過了“紅線”,就要自動減持。在“法案”開始執行的5年里,幾乎每年奧巴馬提交國防預算都超過“紅線”規定的金額,每年幾乎都要與國會博弈、妥協最終通過一個可提高“紅線”的臨時或短期的法案以維持國家軍事戰略的運行。2014年2月,美國防部提出了應對來自多個維度安全挑戰的“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概念。經過兩年的時間,在今年2月奧巴馬提交的國防預算中,這個以技術創新和應用為核心的“戰略”終于形成了方案并提交了落實資金的申請——2017財年支出約為36億美元,同時預計未來5年合計支出約達180億美元。
從奧巴馬政府提出并開始落實“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時間節點上看,無疑是為下一屆民主黨政府而準備的,對此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里也一定心知肚明。如果她競選成功并要繼續推進“第三次抵銷戰略”,在第一個任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取消“紅線”獲得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軍事預算。根據8月5日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公布的一份題為《2017財年國防預算與國防開支趨勢分析報告》中提供的預測顯示,在新總統2017年2月提交2018財年政府國防預算時就將面臨著337億美元越過“紅線”的問題,而從2018~2021財年累積下來越過“紅線”超支的軍費總額為1053億美元。也就是說,希拉里一旦當選,不僅要塑造應對今年2月國防部提出的來自俄羅斯、中國、朝鮮、伊朗和極端組織所謂“五大挑戰”的軍事戰略,而且還要為塑造這個軍事戰略籌集資金與國會進行博弈。特別是在11月大選后國會仍由共和黨控制的情況下,希拉里與后者博弈的難度恐怕比塑造新版的軍事戰略難度更大。而這恰恰也是希拉里呼吁取消限制聯邦支出“紅線”的真正原因。
8月31日,希拉里在辛辛那提參加退伍軍人會第98屆全國年會,并發表競選演說
最后我想說的是,奧巴馬政府為下屆民主黨留下的一大軍事遺產,就是所謂的“第三次抵消戰略”。這個試圖以新技術、新能力和創新方式擴大已有或創建新軍事優勢的戰略,繼承了“冷戰”期間針對蘇聯實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抵銷戰略”的套路,其針對的主要對象無疑是近年來軍事現代化進展速度較快的中國和俄羅斯。雖然民主黨力推的這版“第三次抵消戰略”因美國國內政治生態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考慮到近期民意調查顯示希拉里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可能性更大的趨勢,中俄兩國無疑會對“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推進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中俄兩國必然會十分重視掌握常規戰爭,特別是周邊常規戰爭的主導權。在“冷戰”結束十幾年后,兩國不可能一味地依靠“非對稱”的方式去應對美國在自己周邊的軍事前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