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魯曉
【摘要】筆者通過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學習與借鑒的基礎上,試圖從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入手,通過分析粉飾財務報表的類型,常用手段,提供一些虛假財務報表的識別方法,最后對如何防范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關鍵詞】財務報表 粉飾行為 防范措施財務報表是企業對外提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載體,是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了解企業財務信息的媒介,為其做出正確合理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墒墙鼛啄?,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粉飾財務報表的現象都層出不窮。失真的會計信息不僅給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損失,還成為了一顆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損害國民經濟的大毒瘤。因此,本文就財務報表粉飾的相關問題展開研究。
一、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
(一)為了避稅而粉飾財務報表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企業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率而得出的。因此,企業往往基于偷稅、漏稅、減少或延遲納稅等目的,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不過也有一些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基于資金籌措或操縱股價的目的,有時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寧愿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二)為了籌資而粉飾財務報表
資金是一個企業的“血液”,是市場競爭取勝的四大要素之一。然而在市場經濟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風險考慮和自我保護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缺乏資信的企業。因此,為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或其他供應商的商業信用,經營業績不佳、財務狀況不理想的企業,難免就要對其財務報表進行修飾一番。
(三)為了業績考核而粉飾財務報表
目前企業的內部經營業績考核多以一些財務指標為基礎,如產值、投資回報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等。同樣外部考核如行業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等指標來確定的。而這些指標的計算又都涉及到會計數據,因此不少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和一些分公司基于這個原因而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
二、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的類型
(一)對企業經營業績的粉飾
經營業績直觀地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帶來的整體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是針對公司狀態的靜態評價。經營業績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主要通過利潤來反映,根據粉飾經營業績的需要,操作利潤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
1.利潤最小化。除了可以減少納稅以外,還可以為了回避企業連續多年虧損的事實,將以后年度的虧損前置于本年度。典型的利潤最小化的操縱方法有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使用加速折舊法等。
2.利潤最大化。這是大多企業都希望實現的目標,當企業為了獲得本期不該有的利潤的時候,就會粉飾財務報表。典型的利潤最大化的操作方法有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資產重組、關聯方交易等。
3.利潤均衡化。是企業為了塑造績優股的形象或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評定,能夠穩定的籌措資金做準備等而常用的手段。典型的利潤均衡化的操縱方法有利用應收應付賬戶、跨期攤提賬戶和遞延賬戶來調節利潤精心設計出企業利潤穩步增長的假象。
4.巨額利潤沖銷。一般是新任經營者為了回避責任,使自身的經營目標能夠實現,往往就會采取這種方式粉飾財務報表。常見的方法有將壞賬、積壓的存貨、長期投資損失、閑置的固定資產、待處理資產盈虧等一系列不良或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二)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粉飾
財務狀況是指企業經營活動體現在財務上的資金籌集與資金運用狀況,它是企業一定期間內經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綜合反映。而企業財務狀況主要是由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來反映,所以企業通常通過高估資產,低估負債或者債轉股的方法來粉飾財務報表,從而給外界一種經營狀況良好的信息傳遞。
(三)對企業的現金流量的粉飾
近些年來,投資者越來越重視現金流量,由一貫的僅重視利潤轉而關注一個企業的現金流量。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企業在現金流量上的粉飾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在對現金流量的粉飾過程中,企業通常通過一些會計處理手段提高現金流入而降低現金流出,做到只進不出。
三、粉飾報表的識別方法
(一)利用重點會計科目的分析識別
企業在對報表進行粉飾的時候,通常運用的科目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投資收益、存貨、其他應付款、補貼收入、無形資產、八項準備等。如果這些會計科目在報表中出現了非正常變動,我們在分析報表時就必須認真對待,考慮該公司是否利用這些科目對利潤進行操縱。
(二)利用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分析識別
這里的偶然性因素是指那些不會經常發生、來源不穩定的收益。一般常見的偶然性收入包括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發行新股凍結資金的利息等。將這些因偶然性因素發生的損益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能夠較為客觀地分析和評價該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利潤來源的穩定性。
(三)利用審計報告結論分析識別
識別粉飾會計報表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通過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加以分析,特別是對于出示的是標準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我們也要懷著懷疑的態度。應高度關注審計報告中的說明段,仔細分析,考慮存在著大事化小的可能性,而這恰是隱藏問題的機關所在。
四、粉飾會計報表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單位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要求,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風險等。所以企業要防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執行不得力,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會計崗位和所需的財務人員,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實行不相容的崗位分開控制,建立內部控制和稽核制度。
(二)調整企業績效評價體系,跟上時代的步伐
將企業的績效評價劃分成幾個方面,包括公司治理狀況、行業對比分析。對于公司治理較好的公司,就可以相對較多地依賴財務報告中的數據來評價其經營狀況與發展前景;而對于公司治理較差的公司,就不能單單只依賴其財務報告中的數據。通過這種績效評價體系的改進,粉碎企業企圖通過粉飾會計報表達到“一艷壓百紅”的想法。
(三)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充分發揮其職能
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獨立性,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的法制建設,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優化人才結構,重新審視會計市場的準入制度,凈化會計市場的環境,從根源控制問題。
參考文獻
[1]郭莉.淺談財務報告的粉飾行為及其防范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2,(5).
[2]梁琳.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識別及其防范[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
[3]劉娟娟.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4).
[4]周瑞.慧眼識別財務報表粉飾[J].企業管理,2015,(12).
[5]劉國銀.淺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