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菲爾南坦·瑪巧基
除了星期日,每天晚上,十個八歲的孩子總要穿過偏僻的小巷,沿著巴得喬鎮,走到一座簡陋的木屋前去叩門。
“晚安,教員先生,可以進來嗎?”年齡最大的阿姆勃羅得喬問。“請進。”教員的聲音傳來。
這些孩子,整天忙著干活兒,無法進學校讀書。這位教員為了幫助他們,按時給他們上課,而孩子們呢,送幾百里拉或一些食物給老師,作為報酬。
這一天,上完課,一個男孩子臨走時說道:“老師,您想要到酒吧去看喜劇節目嗎?”“當然想,但沒有霧就好了。”教員說。他心里卻想,外面太冷了。他那件舊雨衣,既滲水,又透風,穿不穿都一樣……可晚飯后,他最終決定去酒吧,自己在家太悶了。
酒吧里已坐滿人。“教員先生,來!”孩子們親熱地招呼他。
這時,來了一伙年輕人,其中一個小伙子把一個男孩子從凳子上推開,強占了位置。教員憤怒地叫道:“把凳子還給我的學生!”那小伙子沖著教員大笑:“我們到外面去談,教員先生!”教員不顧孩子們的勸阻,跟著這伙青年出去了。酒吧外,那人一拳打在教員的肚子上,教員昏倒在地。
當教員清醒過來時,自己已在警察局里,是孩子們報了警。稍遠的地方,站著那三個青年人。
警官先詢問了孩子們,然后審問教員:“如果您是教員的話,請拿出證件來。”
教員氣得哆嗦:“挨了打還要證件嗎?”
“證件!”警官大聲重復。教員從皮夾里抽出一張紙片,遞給警官。
警官不屑地瞥了一眼紙片:“您是什么教員啊?”教員向警官使了個眼色,求他別當著孩子們的面聲張出去。但是警官沒理睬他,向孩子們說:“他不是教員,只是一個普通工人,他騙了你們……”
“不對!”一個孩子哭著嚷道,“他家有寫字臺!”
“什么,寫字臺!”警官縱聲大笑,“我也有寫字臺,可我是警官,不是教員。”
看到教員無意提出控訴,警官就把他們全釋放了。
教員先生和孩子們走到小巷時,教員凄切地對他們說:“請原諒我說了假話,以后不用再到我這里來上課了。我是干粗活兒的,但我一生都希望成為一個教員……”
這一夜,他沒合眼。但是,第二天早晨,他還是按時起了床,坐到寫字臺前,批改孩子們昨天的作業。
白天在圖書館渾渾噩噩待了一天,他回到家里時,已經晚上八點了。房間里沒有燈光,孩子們一個也沒來!他懷著沉重的心情走進房間,打開電燈……咦!孩子們已并排坐在兩旁的長板凳上了。
“晚安,教員先生!”他們齊聲叫道。
“晚安,”他竭力忍住了奪眶欲出的淚水。和往常一樣,安詳地分發批改了的作業。
夕夢摘自《意林·環球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