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兒童對一個人可靠度的判斷跟這個人的吸引力直接相關,而且這種判斷會隨著兒童的成長得到加強。
溫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挑選了138名志愿者,并將他們分為了8歲、10歲和12歲的兒童組,以及成年人組。研究人員向他們展示200張表情自然、目光直視的男性面部照片,并要求每一組對照片中人士的可靠度進行判斷。一個月后,138名志愿者再次重復這一活動,不過這次評價的是照片中男性的吸引力。
研究人員在分析測試結果后發現,每個年齡組對可靠度的評價和對吸引力的評價都成反比,既越不具備吸引力的人可靠度越高。

為什么有人輕輕松松就能學好外語,而有人連背單詞都很費勁?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要怪基因。
研究人員以剛從中國赴美的79名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他們的英語水平都符合入學的最基本要求,其中44人被要求參加為期三周的英語提高培訓,另35人作為參照組。在這三周中,研究人員借助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技術觀察所有研究對象的大腦神經細胞連接。三周培訓期后,研究人員采集了學生們的DNA樣本,發現一個名為COMT基因的兩種特殊變體能改變大腦白質,從而影響能否學好第二門語言。
研究負責人平·馬米亞稱:“COMT基因關乎大腦白質變化,而白質影響著學習效果,在學好外語的全部因素中占46%。”
安靜吃,控體重

美國楊伯翰大學研究人員對食物聲音特點的作用展開研究,結果發現,咀嚼食物的聲音越強烈,所吃食物就越少。研究人員要求參試志愿者吃東西時佩戴播放安靜或吵鬧聲音的耳機。結果發現,吵鬧聲會掩蓋咀嚼聲音,佩戴播放吵鬧聲音耳機的一組參試者吃的食物更多。
負責該項研究的吉娜·摩爾博士表示:“如果吃東西時專注食物的聲音,就很可能吃得更少。如果吃東西時電視或音樂聲音很大,吃東西的聲音就會被掩蓋掉,食物攝入量也會因此增加。所以想要控制體重的人,在進食時最好保持安靜。”

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歐洲電話網絡公司的通話記錄進行分析,研究320萬歐洲人群呼叫習慣,找到了人們開始失去朋友的年齡點:25歲是人們發展新的人際關系的終結點。
研究人員解釋稱,不論男女,25歲是他們人際關系最為豐富的時間點,這一時間段內,人們的社交圈最為廣闊。從此以后,人們會漸漸地與他人失去聯系,將重點轉移到其他地方,比如孩子與事業,直到45歲之后,這一趨勢才會慢慢緩解,進入平緩期。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管理學家發現,惡劣的天氣會讓人工作更有效率,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工作效率反而會大幅度下降。

研究人員回顧了日本一家銀行的員工記錄。在兩年半時間里,銀行共處理5.6萬份貸款申請,包含約60萬項數據錄入工作。研究人員又將這些數據與同期的東京氣象資料進行匹配后發現,降雨量每增加2.54厘米,員工完成每筆交易的時間就會縮短1.3%,工作效率增加。借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能見度差、溫度較低的日子里,員工效率更高。原因是壞天氣減少了人們思考出游計劃的時間,減少了與工作無關的雜念。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感,在明亮的光線下都感到更加強烈。
研究人員讓志愿者在不同光線下評估了一系列事物,如雞翅醬的辣度、一個虛構人物的攻擊性、某人的吸引力、對特定詞語的感受以及評論兩種味道相近的飲料。試驗后,研究人員發現,試驗環境越明亮,被測試的志愿者感受越強烈。
研究人員表示:“明亮的光線加劇了我們對包括人和物在內的不同刺激的最初情感反應。所以,把燈光調暗或有助人們做出更加理性的決定,甚至更輕松地解決談判。”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旅游能讓人保持年輕,有助于降低心臟病和抑郁的風險,甚至能夠提升大腦健康,而最有效的則是與親朋好友一起去旅游。
負責該項研究的美國大腦健康中心創始人、美國匹茲堡醫藥大學神經手術學副教授保羅·努斯鮑姆博士表示:“因為旅游可以用新的、不同的經歷及環境來挑戰大腦,這是一種鍛煉大腦認知能力的重要行為,可以提升腦部健康,激活腦部活力。”

生活中經常聽到染發會傷害身體,甚至致癌之類的說法,這是真的嗎?
人的發絲本質上是蛋白質,而組成發絲的角蛋白富含一種叫半胱氨酸的物質,半胱氨酸中的硫會在蛋白質合成的同時形成獨特的二硫鍵,從而為頭發的形狀和強韌度提供支持。燙發實際上是先用可以親和并打開二硫鍵的物質處理頭發,令發絲柔軟易塑型后,再通過物理方法,如發卷、加熱,重塑發絲形狀,最后用閉合二硫鍵的物質重新定型的過程。燙發過程通常使用氫氧化鈣或是氨水打開發絲的二硫鍵,因此倘若在燙發后無法對藥劑進行妥善處理,就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皮膚刺激等后果。不過除此之外,燙發過程并沒有其他特別的危害。
至于染發,其實也和發絲的結構性質密切相關。在發絲中,角蛋白組成了一個個被稱為毛鱗片的單位,它既能對頭發的光澤、亮度和顏色造成影響,也可以在特定狀態下,容納一些物質進入其中。無論是暫時性染發劑、永久性染發劑,還是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的金屬鹽染發劑,其實都是靠能夠進入和退出毛鱗片的色素物質來達到效果。暫時性染發劑往往為小分子色素,能夠因洗發而進入毛鱗片,自然也能因洗發而退出毛鱗片,因此它的染色效果僅局限于4次~6次洗發;永久性染發劑的所有成分均沒有顏色,但在對苯二胺作為偶聯劑的作用下,染發劑中的物質可以轉變為色素,并與毛鱗片牢固結合,因此染發效果最為持久。
盡管永久性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自問世以來便因致敏性飽受詬病,甚至諸如“對苯二胺致癌”之類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但根據美國環保局和美國疾控中心的聲明,目前為止并沒有嚴謹的證據支持染發劑偶聯劑除致敏等皮膚傷害之外,對人能產生危害的說法。因此倘若能夠嚴格遵守使用染發劑的皮膚測試步驟,并按正確方法使用的話,此類產品對健康的危害有限。
編輯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