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丹,賈臨生
(海軍航空兵學院遼寧葫蘆島海軍航空兵學院,遼寧葫蘆島125001)
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設計
汪丹丹,賈臨生
(海軍航空兵學院遼寧葫蘆島海軍航空兵學院,遼寧葫蘆島125001)
將介紹一套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分析了吊艙系統的總體結構,著重研究了基于DSP -TMS320F28335的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與軟件實現。本系統能夠準確的搜索和追蹤目標,保持追蹤目標的過程中視軸穩定,對隔離擾動有顯著地效果。
陀螺;穩定平臺;吊艙系統
陀螺穩定平臺是利用陀螺儀特性來保持平臺體的方位處于穩定狀態的裝置,它集成了慣性導航、數據采集及信號處理、微慣性傳感器、精密機械動力學建模仿真和設計、圖像處理、電機運動控制和光學儀器應用等多種技術。將陀螺穩定平臺應用于吊艙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搜索目標和跟蹤目標的準確度,在跟蹤目標的過程中,如果系統受到外界的干擾,借助系統中的陀螺穩定平臺可以快速地消除擾動,可靠地來保持追蹤地過程中視軸處于穩定狀態。本文將介紹一套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設置在兩種模式下工作:一種模式是目標沒有被鎖定時,陀螺穩定平臺工作在搜索模式下,根據控制臺給定的搜索指令信號來控制電機工作,以此來進行目標的搜索;另一種模式是系統鎖定目標后,系統會進入自動跟蹤的狀態,此時,系統只接收與被跟蹤目標位置的誤差信號并進行不斷修正該誤差,使視軸能夠始終跟蹤目標。
本文的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本體模塊、電氣控制器以及人機交互模塊,整個系統總體結構框圖見下圖1.本體模塊采用兩軸四框架的機械結構,整個體系從外到內可分為基座、外方位框架、外俯仰框架、內方位框架、內俯仰框架以及負載等幾個部分。電氣控制器包含圖像處理單元、測角模塊、測速模塊、驅動模塊和控制單元。顧名思義,人機交互模塊是用于操作人員與控制系統的交互。

圖1 系統總體結構框圖
整個吊艙控制系統在控制視軸穩定的方式上采用的是整體穩定式的結構,在框架形式上采用的是兩軸四框架的結構形式。整體穩定式平臺在工作時,一方面穩定回路需要依靠在慣性期間通過實時監測載體相對于慣性空間的偏離位置并利用穩定控制器來進行實時校正,從而為成像傳感器提供一個能獲得穩定圖像的平臺;另一方面作為跟蹤系統的內回路,需要為跟蹤系統提供跟蹤指令輸入信號以及平臺角度與角速度信號的反饋,以此來對目標進行跟蹤觀測。在實際應用中利用手動操作或者自動掃描的方式搜索視場,當目標被鎖定后系統進入自動跟蹤模式,跟蹤系統收到目標偏離的信號后,控制平臺會利用閉環來調節誤差使視軸始終保持鎖定跟蹤目標[1]。平臺示意圖見下圖2.

圖2 吊艙系統的陀螺穩定平臺示意圖
本系統采用的兩軸四框架的框架形式,與傳統的兩軸兩框架相比,穩定精度更高,可以有效避免因仰角過高而導致地穩定系統的環架閉鎖現象,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減小系統中電機的體積大小和使用功率。
吊艙控制系統采用高速浮點型處理器TMS320 F28335為控制核心,整個硬件電路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主控模塊、測角模塊、功率驅動電路模塊等,下面分別介紹各個模塊硬件電路設計。
2.1主控電路模塊
主控電路的設計采用的是DSP最小應用系統,該系統包含電源模塊、時鐘電路、復位電路、以及存儲器等,主控模塊的原理如圖3所示。

圖3 主控電路原理圖
電源是控制模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TMS320 F28335的內核電壓是1.9 V,I/O電壓是3.3 V,因此選擇TPS767D301電源調整器,它帶有雙路供電輸出,一路固定為3.3 V,另一路輸出電壓可在1.5~5.5 V范圍內調節;控制模塊的時鐘電路采用的是已經封裝好的晶體振蕩器,這種方式利用的是DSP芯片內部提供的晶體振蕩器電路,原理圖中在TMS320 F28335的X1和X2兩個引腳間連接晶振來啟動內部的振蕩器,晶振的頻率是30 MHZ[2]。
2.2測角電路模塊
測角電路采用的單相繞組激磁雙相繞組輸出的鑒幅型方案,它主要功能包含:前置放大、模擬信號的調理、激磁以及測角編碼后輸出的兩路正交脈沖信號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精密函數發生器AD2S99來發出一個20 Hz的激磁信號,利用這個信號來驅動轉子轉動,轉子位置所對應的機械角度將對定子上兩個獨立繞組輸出的兩路正弦信號進行調相和調幅,再利用數字旋轉變壓器AD2S90將表示滑尺位置的角度轉換為數字信號輸出。測角電路的原理如圖4所示。

圖4 測角電路原理圖
2.3功率驅動電路模塊
功率驅動電路是用于驅動電機工作,其原理圖如圖5所示,選用芯片L6205和TLE7209進行設計,L6205用于雙DC或者雙極步進電機,額定峰值電流為5.6 A,開關頻率高達100 kHz;TLE7209具有智能的全橋電路,負載電流為3.5 V,開關頻率為30 kHz,本文介紹的吊艙控制系統采用的是四路電機,因此,需要選用一片L6205和三片TLE7209來實現[3]。

圖5 功率驅動電路原理圖
吊艙控制系統的軟件開發平臺采用Code Composer Studio v3.3,本次軟件設計的方法是采用模塊式程序設計,把整個軟件系統劃分為幾個獨立的模塊,分別對各個模塊進行軟件設計、編碼以及調試等工作,等各模塊分別完成各自的調試后再將各個模塊的程序組合起來進行聯調。
整個吊艙控制系統中共設置了七路的中斷,分別是:一路定時中斷、兩路串行通信中斷以及四路外部計數中斷。基于這七路中斷設計的主程序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即首先是進行系統的初始化工作,完成DSP的初始化以及各個功能模塊的初始化,然后設置中斷并開啟中斷,最后當系統監測到中斷信號后就進入中斷服務程序,退出中斷后進行數據采樣[4]。

圖6 主程序流程圖
3.1測角模塊軟件設計
系統中電機的角速度和轉速是由脈沖數和脈沖的頻率來確定的,此外,根據兩路脈沖的次序還能夠判斷出電機的轉向。實際設計時是將兩路脈沖信號A和B接入到DSP的eQEP接口電路上,由于DSP只有兩路eQEP電路,然而感應同步器信號卻有四路,軟件設計時將兩路RD轉換輸出的正反脈沖信號用兩個可編程芯片GAL16V8分開,再用計數中斷來記錄正反脈沖數,以此得到四路脈沖數,最終將得到的四路脈沖數組合得到實際的脈沖數。
3.2串口通信模塊軟件設計
串口通信模塊的硬件電路中,RS-485和RS-232分別是用于和PC以及攝像機互聯,RS-485負責將數據上傳到PC的同時還需要接收PC發出的控制指令,它的通信格式是:一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字符的長度為8位,波特率為460800bps;圖像計算機RS-232用于圖像計算機向DSP數據傳輸,圖像計算機將獲得的目標在攝像機視線內的實時坐標數據通過RS-232串口通信發送給下位機,以供陀螺穩定平臺進行實時追蹤,RS-232的通信格式是:固定長度的數據幀,每幀13字節,波特率為:115 200 bps.串行通信的軟件流程如圖7所示。

圖7 串行通信軟件流程圖
3.3A/D轉換模塊軟件設計
控制系統還需要進行六路信號的A/D采樣,來完成數據的實時采集,TMS320F28335的模/數轉換模塊是一個12位的轉換器,該轉換器能夠并行或者順序采樣,采樣頻率最高可達12.5M SPS,軟件設計時將只需要讀取結果寄存器中的值,將得到的值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后就可得到所需的值,值得注意的是,A/D的轉換時間是很短的,需要將采樣得到的數據進行平滑處理以此來提高精度。
3.4控制系統算法設計
吊艙控制系統是由位置環、穩定環、速度環和電流環四個閉環來控制。電流環通過引入電路負反饋來改善穩定回路動靜態特性和低速平穩特性,降低帶寬和減小死區;速度環采用感應同步器的測角微分作為速度反饋,以此減少摩擦力的干擾;穩定環是采用陀螺作為檢測元件來實現抗干擾;位置環是用于修正目標的偏差提高系統的跟蹤性能。
控制算法是利用數字控制器開實現,需要對PID傳遞函數進行雙線性變換來得到各個環路的數字控制函數,控制算法在每個1 ms的定時器中斷中實現,在每個中斷周期,控制器完成的工作包括:陀螺的零偏差校正、接收A/D轉換厚的數據、進行位置環等四個閉環的校正運算以及輸出電機控制信號等[5]。圖8列出了控制算法設計的軟件流程圖。

圖8 算法流程圖
基于當前陀螺穩定技術的發展水平,本文介紹了一個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該系統在硬件設計方面充分利用了高速浮點型DSP TMS320F28335自身集成的強大功能,經過對其外圍電路設計,實現了一個數字控制的硬件系統,然后,在此硬件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軟件設計,采用雙速度閉環的控制算法,對系統中各個環路進行的詳細的PID校正,降低了系統的擾動。本文介紹的基于陀螺穩定平臺的吊艙控制系統能夠可靠地搜索和追蹤目標,在軍事方面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1]郭富強.陀螺穩定裝置及其應用[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2]吳凡.基于DSP的光軸穩定平臺控制系統研究[M].西安: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6:51-64.
[3]姬偉.陀螺穩定平臺伺服系統非線性特性補償控制[J].電氣傳動,2005,35(7):31-34.
[4]姜昆.陀螺穩定吊艙控制系統穩定回路設計與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25-30.
[5]韓京清.從PID技術到“自抗擾控制”技術[J].控制工程,2002,9(3):13-16.
Design ofGyro Stabilized Pod ControlSystem
WANG Dan-dan,JIA Lin-sheng
(Naval Aviation College,Huludao Liaoning Naval Academy,Liaoning Huludao 125001,China)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a po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gyro stabilized platform,it analyz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od system,emphatically studies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ftware about control system that based on DSP-TMS320F28335.This system can accurately search and track the target,and ensure Visual axis is always stable In the process of tracking,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solating disturbance effectively.
gyro;stable technology;pod system
TP273
A
1672-545X(2016)05-0095-04
2016-02-04
汪丹丹(1985-),女,江蘇淮安人,助教,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飛機特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