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愛上種菜是樂趣,還是無奈?

近年來,不少城里人在陽臺、樓頂、小區或城市近郊種菜,有的是把這當作一種樂趣,體驗田園生活,有的則是為了減少在市場上購買蔬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種的菜藥肥更少、味道更好。后者所反映出來的,是部分群眾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與供給不能有效對接的尷尬。

給孩子一個體驗農耕的學習機會;給老人一個回歸田園的溫馨回憶;給全家綠色蔬菜的供給,表達了眾多去郊區租地種菜的城里人想法。

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周末和老人、孩子一起踩在松軟的土地上,擼起袖子,舞動鋤頭,揮灑汗水,種上自己喜歡的蔬菜瓜果,體驗播種除草采摘的農耕生活,那心情叫一個好!誰還會在乎多花點錢。

城市居民下鄉租地種菜,并不是新鮮事,北京等大城市的近郊六七年前就出現了這種現象。但近兩年,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的城市居民下鄉種菜正在迅速增多,成為一種潮流。

不施一點化肥,不打一滴農藥,就一定能產出綠色、有機食品嗎?綠色、有機食品對農田灌溉水、土壤甚至對農產品的環境空氣質量都有較高的要求。但總的看,“社區支持農業”模式,縮短了食物供應的鏈條,確實能讓消費者放心。

這種自助式農產品供應模式,讓人感覺回到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吃蔬菜簡單,可生活需要的蛋、肉、奶等其他農產品怎么辦?總不能什么都自己動手吧。

當溫飽不是問題,每餐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成了人們的追求。自己種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優質、安全食品的消費需求,也反映了人們對政府部門繼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的強烈愿望。“城里買菜,不怕貴點,怕的是付了錢卻買不到優質安全的東西。”這是多數種菜人的想法。

陽臺種菜不僅是一道風景,也是孩子們的特供食品。遺憾的是產出量太少了,現在工作太忙,要是時間充足,也想到郊區租塊地自己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