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秣陵煙月—南京博物院藏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綜述

2016-09-10 00:58:05魯珊珊
中國書畫 2016年5期

◇ 魯珊珊

秣陵煙月—南京博物院藏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綜述

◇ 魯珊珊

編者按:唐宋以降,長江下游流域漸成文化中心,人文風俗,淵藪于此。金陵繪畫亦成傳統繪畫的重鎮,少長咸集,名家輩出。2015年歲末,“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正式展出,分“金陵前賢”“金陵八家”“金陵別樣”“金陵余緒”等四個單元立體呈現明末清初豐富多樣的繪畫生態,是近三十年來南博首次大規模推出的專題特展,集聚著許多繪畫佳作,其中有的是首次向公眾展示。本期特報道此次展覽,其中珍稀作品高清大圖,既可取法鑒賞,又能做學術參考。研究文章《明末清初金陵繪畫再研究》分析了明末清初金陵畫壇興盛的原因,對畫家群體作了詳細梳理,并對“金陵八家”之說作了學理辨析,希望對讀者了解金陵繪畫有所幫助。《氣韻和墨法》深刻分析了龔賢山水由仿古到創新的方法和理念,尤其揭示其筆墨關系和丘壑法則,對當代畫家如何在傳統中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不無裨益。

[清]樊圻 山麓春景圖扇18.4cm×54.4cm 紙本設色 1655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識:己未春日,畫似以政道兄。樊圻。鈐印:會公(朱)鑒藏印:梅景書屋(朱) 吳湖帆珍藏印(朱)

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戰國時,楚威王筑城于石頭山,始置金陵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為廢六國故邑,在東巡時改金陵為秣陵。 此后,建業、建鄴、建康、應天、南京、天京,都曾是這個城市的名字。這里,山水城林交相輝映,人文景致相得益彰,“人物俊彥,文學昌盛”。自古以來,名士文人多愿匯聚于此,賦予這座城市獨特的人文情懷。烏衣巷走出的書圣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寓居定林寺完成《文心雕龍》的劉勰,潑灑“水墨淡彩”的南唐畫家徐熙……文人墨客在這里盡情施展才華,留下了絢麗炫目的文采風流。

自16世紀始,金陵文化界中文人士大夫升為主流,繪畫審美趣味悄然發生改變。隨著當地文人的興起,至嘉靖中期,金陵的文化特性漸次凸顯,失意官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文人騷客紛紛到來,雅集唱和等習尚再起,金陵風流亦因之復蘇,城市文化氛圍得到進一步發展。而晚明以來,富庶的商品經濟、悠久的文化傳統使這座城市滋生出更加濃郁的藝術氛圍,孕育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戲曲小說,繪畫創作也不乏精品,成為中華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17世紀的中國歷經著巨大的激變,曾為明代南都的金陵在復雜劇變的時代中,影響尤其深刻。處于如此巨變的文化環境之中,畫家們的表現當然是復雜多變的。當時,金陵城云集了本地和來自各地的畫家群體,董其昌、吳彬、魏之璜、魏之克、胡宗仁、胡宗信、鄒典、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髡殘、石濤……先后來寧,或造訪,或游歷,或定居,或客留,可謂盛況空前。正如龔賢所說:“今日畫家以江南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為盛,郡中著名者且數十輩,但能吮筆者奚啻千人!”他們才華橫溢,或流連于山川草木間,或沉醉在故國情思中,舞文弄墨,賦詩作畫,或賣字鬻畫,或課徒授業,藝術風格不盡一致,呈現出復雜的藝術文化追求。他們相互學習、切磋和激勵,共同發展,也使當時的金陵繪畫呈現出多元化的生動面目。

2015年12月5日,“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正式拉開帷幕,展期3個月。這次展覽遴選南京博物院所藏繪畫68件(套),分“金陵前賢”“金陵八家”“金陵別樣”“金陵余緒”等四個單元以立體呈現明末清初豐富多樣的繪畫生態。有必要說明的是,這次展覽是近三十年來南京博物院首次大規模地在本館推出的專題特展,集聚著許多繪畫佳作,其中有的還是第一次向公眾露臉,十分難得。

[明]董其昌 松溪幽勝圖軸134.6cm×46.6cm 紙本墨筆 1625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 識: 天啟五年,歲在乙丑暮春八日,舟行東光道中,寫此。玄宰。山右潘侍御翔公好收古名畫。余出關前一夕,視予《子晉吹笙圖》乃郭恕先筆,設色布景實為奇絕。余作此圖,亦有其意。四月三日,阻風崔鎮重題。玄宰。鈐 印:希曾(白) 孝基(朱) 二謝(朱) 安山道人(朱) 陳留仲子(白)鑒藏印:煙客真賞(白) 信公珍賞(朱) 公(朱) 珍玩(朱) 宜留子孫(朱) 男祖原珍藏(朱) 虛齋審定(朱) 阿曾秘玩(朱) 安山子(白) 陳留仲子(白) 吳郡謝希曾孝基氏審定(朱) 谷原鑒賞(白) 虛齋至精之品(朱)

一、金陵前賢

第一單元“金陵前賢”部分揀選畫作22件,如董其昌《松溪幽勝圖》軸和《仿古山水圖》卷、朱之蕃《竹石圖》軸、吳彬《岷江攬勝圖》卷、郭存仁《金陵八景圖》卷、胡宗仁《武夷山圖》軸、胡宗信《秋林書屋圖》軸、魏之璜《水閣圖》扇頁、魏之克的《江天樓閣圖》扇頁、鄒典《松峰蕭寺圖》軸等,可見明末金陵畫壇的基本狀況。

明末,金陵文化界仍以文士為其主導,既有在朝身居高位的官員,也有在野的隱士與苦讀的青年才俊。這些文士們大多能坦然面對明末社會政治狀態,常常倘徉于山水名勝之間,以寫書作畫為娛。董其昌的行為模式,可以說是17世紀初中國文士的典型,為許多人所奉行,其文人山水畫風在金陵文人畫家群體中影響頗大。在職業畫家那里,伴隨著個人主體意識的興起,一種夸張變形的畫風十分流行, 追求奇趣的美學品味,以吳彬為代表。金陵本地籍的半文人半職業畫家在筆墨表現上基本上保存著吳派(?)細雅風格影響的痕跡。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江蘇松江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擅山水,師法董巨、倪黃,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天啟年間是董其昌個人畫風的轉折時期。《松溪幽勝圖》得見他對繪畫藝術已從思摹唐宋前賢開始,轉而重新追索元代文人的逸氣畫格。畫面融“深遠”“平遠”法等于構圖布局之中,近景為曲溪坡石,紛雜林木,一徑縈紆入山,峰回路轉,山勢突兀挺拔。遠眺山巒聳秀,氣勢磅礴,云嵐煙靄,縹緲虛無。崖下溪水汩汩,迂回流轉,平添了不少的山野幽趣。整幅畫面但見山明水凈,而不聞人禽鳥獸,幽寂之中似乎帶有某種神秘的禪意氛圍。

董其昌作畫強調寫意,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他作畫糅合了巨然、王蒙、倪瓚等前代名家的筆墨精髓,以書法入畫,運筆剛柔相濟,轉折頓挫靈變,凸顯筆法骨力,筆墨縱橫交錯,看似疏簡,實則厚重。《仿古山水圖》卷繪崗陵逶迤,江流映帶,草木蒙茸,溪水緩緩,蹊徑屈曲,村舍隱隱,可謂寓情于景,借畫寄情。圖中以渴筆勾勒峰巒山石,皴擦的運用極其準確、靈活,而線條流走輕快,疏密得宜。山岡陵石的凹凸明暗,則以橫點巨苔,配上淡墨直皴的層層渲染來加以完成,技巧純熟,無懈可擊。全圖用筆老辣生拙,骨力練達,墨氣鮮潤,絕去甜俗,以疏曠之筆,畫出凝寒淡遠的景致。

朱之蕃(1555?—1624)是金陵城的士紳名賢,著力于地方文化的建設。其字元升,一作元介,號蘭隅、定覺主人。原籍山東茌平,后附籍南直錦衣衛(今江蘇南京)。萬歷二十三年(1595)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諭德、庶子、少詹事,官終禮部右侍郎,卒贈禮部尚書。工繪畫,竹石兼東坡神韻,山水酷似米芾等大家。所作往往信手拈來,隨性所至,得其天真、自然之趣,則奇寓于其中。《竹石圖》以禿筆直掃,畫出了風竹的瞬間形象,線條蒼潤遒勁,揮灑自如;墨色濃淡枯濕,層次豐富;章法大小錯落,變化多端,充滿了書法的寫意性趣味。

福建畫家吳彬(生卒年不詳),字文中,號枝隱生、枝隱頭陀、枝庵發僧,流寓金陵。萬歷年間,他以能畫薦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吳彬是莆田歷代最具藝術氣質的畫家之一,吸收北宋山水形式作為創新的素材,山水取繁密一路,峰奇水怪,迥異于時人。《岷江攬勝圖》卷山巒層疊,山體以繁密皴筆細分塊面,講究更多棱角曲折,緊實又有變化的巖塊層疊推移:山巒之間再穿插細膩的屋舍村居,增添許多生動細節。此畫卷已能顯示出吳彬吸納唐寅山水特色之后,又將原本描繪山體堅實效果的皴線轉化為更加細分山體的輪廓線,遂能營造出山體峰頭層層堆疊的奇特景致,傳達出一種古樸奇趣的效果。

[明]董其昌 瑞芝圖軸123.7cm×37.7cm 絹本墨筆 南京博物院藏款識:瑞芝圖。為壽澹園老先生寫,董其昌。鈐印:董其昌(朱) 太史氏(白) 畫禪(朱)

二、金陵八家

第二單元“金陵八家”亦展出畫作22件,如葉欣《秋江蕭寺圖》頁、高岑《秋山萬木圖》軸和《古松塔影圖》扇頁、吳宏《柘溪草堂圖》軸、鄒喆《山川小景圖》冊、胡慥《山居圖》、謝蓀《松蔭駐馬圖》、樊圻《雪景山水圖》軸、陳卓的《攜琴訪友圖》《聽松聽水圖》《桃源圖》、武丹《秋山林屋圖》、蔡澤的《放鶴圖》等頗具代表性的繪畫作品。

以葉欣、樊圻、吳宏、高岑、胡慥、謝蓀、鄒喆、陳卓、武丹、蔡澤為代表的“金陵八家”取法兩宋院體,繪大山大水,筆墨細膩精致,成為清初金陵地區的一種風尚。他們大多以金陵的某些實景為基礎,著意于詩化處理,描繪清麗,將金陵地景與國變后“斷草荒煙孤城古渡”之淡淡凄迷感疊合在一起。在技法上,他們往往延續明中期以來的文派特色,設色清淡卻頗亮麗,形成了一種典型的金陵設色風格,令人覺得頗有一種詩情的浪漫。有時,他們還善于表現某種細膩感,將懷舊書寫轉化成冷清的孤寂。

葉欣(約1597—1671后),字榮木,華亭人,寓金陵。善山水,學趙令穰,復參以姚允在。畫風細致淡遠,幽深工細,氣格明秀冷峻。嘗為周櫟園摘陶作小景百幅。《秋江蕭寺圖》頁繪高山古寺,船帆來駛之景。臨江山峰極為峻拔險要,孤勁峭直,盡力突出其高邁渾闊之勢,山寺高出林杪,臨江而立,再遠處青山隱隱,江面浩淼,船帆點點,描繪細致。江水則以細筆畫出,水勢平緩,舒緩寧靜的江面呈現出江水涌動的特有的情態。山峰皴擦簡潔,僅僅對于畫面中心所在的峰巒進行處理,然后于山峰結構處再稍作渲染,以分出向背、明暗,再以濕筆淡墨點苔,小混點、橫點陸續排開,節奏分明。筆墨細致淡雅、清潤幽深。

“金陵八家”中另一位畫家高岑,字蔚生,幼年學朱翰之山水,晚年自成一家,頗臻神妙。其山水及水墨花卉,寫意入神。山水用筆雄勁秀拔,墨氣渾厚,同時有董、巨筆意和南宋風神。《古松塔影圖》扇頁作三古松高高挺立,一塔露出松頂之上,左半部峰巒一角挺出畫面,遠處青峰隱現,或為南京近郊報恩寺附近小景。古松枝椏全以工細筆法完成,線條勁整;松針亦用工整、勁暢的筆法為之,聚團成簇,遠近分明,不僅繪制出了南京山松特有的形狀,而且將金陵多霧的特色也非常自然地表現出來。山峰施以披麻皴,略以小渾點點苔,遠山僅以花青籠染,亦給人明凈洗煉之感。筆墨清潤挺拔,意境疏朗幽遠。

金陵八家中的幾位交往密切,時常聚會雅集,他們大多是從自身經歷和大自然環境汲取靈感,以金陵一帶自然風光為主要創作內容,在寫生的基礎上各自探索創造,他們在繪畫風格上相互影響然而又各顯不同。吳宏是畫風較為粗放的一位,取法藍瑛最多,他的傳世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其中以大幅最為精彩。《柘溪草堂圖》是吳宏應江蘇寶應喬萊之請,為其父喬可聘畫的居所柘溪草堂秋景,上有“壬子秋九月擬李咸熙筆意呈石翁先生教之,吳宏”的款字,裱邊有査士標、梁清標、朱彝尊、程邃等人的字。作品采用平遠構圖,近景有橋有水,一人立于岸邊,和站在船上的漁人似乎正討論著什么,樹木環繞在周圍,水氣迷離,中景是回廊、土坡、圍墻,遠處主賓二人相對而坐,侃侃而談。畫中景物以直筆硬線勾寫,筆法方硬、銳利而有棱角,氣勢雄闊利落,渲染的部分工細清透,高山遠景以云水虛化處理,營造出世外桃源超凡脫俗的意境,更留有“畫有盡而意無窮”的想象空間。

鄒喆,字方魯,其父親和兄長都是畫家,鄒喆年少即有畫名,復社名士邢昉《滿字次子方魯十三歲繪事絕工,贈以短什》說:“君已有驪珠,于今見鳳雛。一毛真自異,凡鳥敢相乎。才寫方壺景,仍揮赤縣圖。山僧與童子,貌雛在斯須。”他的精彩冊頁《山川小景圖》冊畫十二楨,作秋林策杖、松林曉月、亭榭春堤、雪景寒樹等景致,金陵地區常見的山嵐飄沒、煙霧迷茫、山川晴明、暮日夕曛、江岸遠闊、秋日寥落、云水蒼茫、山間寒意、夜月微照等各種山川小景都被鄒喆一一再現,造景幽邃精妙。此冊用筆淡逸清遠,樸茂勁密。畫史記載鄒喆畫松奇秀,從本冊鄒喆所畫松樹,也足見他對金陵地區生長的松樹習性的了解、領會之深。

另外,還有胡慥、樊圻、葉欣、謝蓀等幾位,雖然各有師承,但山水畫面貌和特色仍然是以師法五代北方畫風和北宋乃至南宋院體的畫風為主。

[明]胡宗信 秋林書屋圖軸55cm×36.5cm 紙本設色 1604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 識:甲辰春二月廿又四日,為長倩先生寫秋林書屋圖,胡宗信。鈐 印:宗信(白) 可復氏(白)鑒藏印:風雨樓(朱) 非昔珍秘(朱)

三、金陵別樣

第三單元“金陵別樣”遴選畫作20件,如楊文驄《枯木竹石圖》軸、程正揆《山居圖》軸、髡殘《蒼翠凌天圖》軸、龔賢《溪山煙樹圖》軸和《千巖萬壑圖》卷以及張風《懶云像圖》頁、呂潛《松林石坡圖》軸、胡玉昆《山水花果圖冊》、胡士昆《蘭石圖》卷等一些難得一見的作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這一部分極富有藝術特色,亦從一個方面體現出金陵畫壇的繪畫創作的藝術水準和高度。

17世紀的中國歷經著有史以來罕見的巨變,曾為明代南都的金陵在復雜劇變的時代中,影響尤其深刻。與職業畫家不同,文人畫家們在明清朝代更替的背景下則以水墨的方式抒發遺民情懷,表達個人對金陵過往文化的緬懷。程正揆、張風、呂潛、龔賢、髡殘、七處、石濤等人構成了一連串的遺民文人畫家序列。他們大多追求一種特殊的復古傾向,顯示出一種沉痛的文化失落感。同時,他們強調自抒胸臆,自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感傷情懷,一度盛行于清初金陵的上層社會之中。當然,此時金陵的山水畫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現象,一種純粹形式上的復古最值得稱道,譬如龔賢、髡殘等人就有一種風格學的歷史意義。

楊文驄(1597—1646),字龍友,號山子,貴州貴陽人,流寓金陵。萬歷四十七年(1619)舉人,官至兵部郎中。博學好古,善畫山水、蘭石。畫風受巨然、惠崇、董其昌影響。出入巨然、惠崇之間,有宋元人風雅骨力而不輕佻刻板,筆墨幽淡清冷。《枯木竹石圖》注重水法和墨法的運用,通過高度概括的筆墨,創造出疏闊清潤、靈動灑脫的繪畫意境,是一件極富創意性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筆墨酣暢淋漓,勁秀清整。

明末清初的江淮一帶,是書畫名家風云際會的洞天福地,他們大多遠廟堂而近江湖,有的終身不仕,有的初入宦海,后棄官為民。程正揆正是屬于后者,而這批以詩文會友,以翰墨結緣的文人才子圈里,最活躍的還包括弘仁、石濤、石溪等名士。

程正揆(1604—1676),初名正葵,入清改名正揆,字端伯,號鞠陵、青溪道人、青溪舊史,湖北孝感人。崇禎辛未進士,被選為翰林院編修。甲申后,卜居南京。善屬文,工詩,書法李北海,山水初師董其昌,后則自出機軸,多禿筆,枯勁簡老,沒色濃湛,其水墨木石尤佳。《山居圖》作山崖下,水榭臨水而設,一幽人獨坐其中。高臺空無一人,遠山一抹,幽深無際。近處小樹叢略作點綴,山崖下三四雜木臨風而立。若霧氣彌漫、若月光映照的氛圍悄然而出。雖然畫家僅僅選取小景一角加以描繪,但簡中見繁,小中見大,似乎有無限的景致在其中,清曠幽邃的精神氣息沁人心扉。筆墨明潤疏朗,神韻悠然。

髡殘(1612—約1674), 字介邱、石谿、號白禿、電住道人、天壤殘道者,俗姓劉,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常住南京報恩寺、棲霞寺、天龍古院等處。工山水,善用禿筆、渴筆,畫境奧境奇辟、緬邈幽深。《蒼翠凌天圖》同樣是描繪金陵的自然景象,雜木密布之下,煙嵐在山谷、樹杪間自由起落、游動,柴扉、屋舍、寺宇儼然,小徑掩映、穿插于山巒、樹叢間。一隱者枯坐于房舍之中,若有所思。山巒、林木多用中鋒揮寫,后以赭石、花青、朱磦烘染,筆墨雄勁渾莽,沉穩高古,將南郊牛首山附近特有的地貌和深秋的景致真實地再現出來,石色堅凝黑黝,煙光、水霧、山嵐彌漫,莽莽蒼蒼。

[清]吳宏 柘溪草堂圖軸160.8cm×79.8cm 絹本設色 1672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識:柘溪草堂圖。壬子秋九月,擬李咸熙筆意呈石翁先生教之。金豀吳宏。鈐印:吳宏私印(白) 遠度(朱)

金陵畫家中不得不提的還有龔賢。龔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別號柴丈人、半畝居人、江東布衣、鐘山野老等。龔賢出身于官宦家庭,十一歲隨家人遷居金陵,之后曾兩次客居揚州,但他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金陵,直到藝術生涯結束。他作山水一變古法,掃除蹊徑,獨出幽異,其繪畫經歷分為“白龔”、“灰龔”和“黑龔”三個階段,他曾云“少少許勝多多許”,用筆簡潔凝練的“白龔”風格正是他早年繪畫的特點,誠如作品《山亭溪樹圖》所呈現的一樣,畫者截取江灣一角入畫,主要以江灣坡岸江邊碎石和雜木為表現對象。近岸各具情態的六七雜樹,略分為挺立的兩組。江岸一角深入江灣,草亭悄立坡岸之上,寂無一人。頗有“敲門都不應,依仗聽江聲”的意境。隔江對岸景色不作重點處理,僅以概括的筆法略為勾畫以作遠景。用筆主要以勾點為主,少作皴擦,當屬“白龔”范疇內的繪畫作品。40歲之后,龔賢的藝術思想隨著生活軌跡的起伏開始轉變,他的山水畫中出現了新的風格,逐步進入到“灰龔”的創作階段,然而“灰龔”階段持續的時期非常短暫,這一風格面貌在龔賢一生的創作時光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最具龔賢繪畫特征的典型代表便是“黑龔”一路的作品,《千巖萬壑圖》便是一張“黑龔”精品。畫中古木叢林起伏,千巖萬壑,山間流泉沿山谷匯成清澈的溪流,屋舍、寺塔點綴谷塢間,布景深遠遼闊、蒼茫肅穆。畫家將陽光、霧氣、嵐煙、水氣等大自然中變化不定的景色引入到畫面中來,注意到煙林、雨林、晴林、朝林的不同特征,把煙潤欲滴的叢林感受,陽光的照臨下的精微感覺,述之于筆端。用筆渾厚滋潤、凝練勁拔,墨色層次分明,墨氣淋漓中含有清冷淡逸、蒼茫雄穆之氣,表現出江南山水典型的渾厚蒼秀、豐饒明麗自然景象。在他的畫作中,我們看到黑白比例的合理運用,描繪對象按照面積大小被分布安排,局部之間相互彌補,相互制約,黑、灰、白各個不同層次的墨色基調解決了整體與局部的層次關系。

[明]武丹 秋山林屋圖軸190.6cm×99.5cm 絹本設色 1677年 南京博物院藏款 識:仿元人墨法,時丁巳仲冬,白門武丹。鈐 印:武丹之印(朱) 衷白(白)

四、金陵余緒

第四單元“金陵余緒”,則展出畫作4件,即宗言《溪橋茅亭圖》扇頁、鄒坤《溪山雪霽圖》軸、樊云《米家山水圖》扇頁、王蓍《山水圖》冊,為金陵畫壇后期繪畫創作的具體寫照。總體而言,17世紀末,隨著第一、二代畫家的逐漸凋零,金陵畫壇開始出現衰落的境地。明末清初金陵畫家們的弟子或再傳弟子雖然秉承家法,但大多亦步亦趨,其畫學枯萎,畫路窄貧,畫風纖靡。而畫面氣格日漸卑弱,筆墨亦日漸疲軟,結構缺乏變化,有成績者可謂乏善可陳,宗言、鄒坤、樊云等人,傳移摹寫,一切都在規矩之中。

宗言(生卒年不詳),字山響,金陵人。約活動于順治、康熙年間。山水師龔賢,常為龔賢代筆,其作品《溪橋茅亭圖》寫溪畔一角小景。小橋連接兩岸,青松、雜木悄然生長,林間小路通向水際,似乎隱隱有陽關通過林杪瀉落在小徑上。二三漁舍坐落在溪畔,一草亭則臨岸而立,佇望遠天,寂無一人,附近叢叢水草于水汽氤氳中不斷向前延伸,越發流露出寂寥、幽靜的精神氛圍。全幅筆墨雄渾健拔、蒼潤秀整。

鄒坤(生卒年不詳),字子貞,江蘇吳縣人,家金陵。鄒喆子,山水能繼家聲。《溪山雪霽圖》僅以簡單的小斧辟皴法略作提醒,以突出雪后的自然景致,烘托出江南地區雪后的清寂和陰冷。此作在用筆上將宋人、浙派筆法結合起來運用,畫風蒼勁洗煉,峻峭雅健。

樊云(生卒年不詳),字青若,江寧人。樊圻子,善畫。《米家山水圖》扇頁仿米氏云山小品,筆墨清潤明凈,意境幽靜寂寥。

(作者為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館員)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 宋建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国产主播喷水|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亚洲三级成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www.99在线观看|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98超碰在线观看| 婷婷色中文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合4|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播放| 色成人综合| 香蕉色综合| 91九色视频网|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色丁香| 国产精品30p| 欧美无专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免费三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毛片网站观看| 国产AV毛片| 久久国产拍爱| 欧美日韩第三页|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欧美日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大全|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亚洲综合第一区|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91av在线|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高清不卡毛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