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全球布局下的亞太海洋霸權

2016-09-10 07:22:44蔡鵬鴻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6年13期

蔡鵬鴻

【摘要】美國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海上安全戰略,著眼于當前與未來之間的路徑選擇,是戰略實施和修改的選擇過程,是一種動態性的國家規劃。美國全球布局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思想和原則指引下的產物。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就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發布過一系列的政策報告和文件,奧巴馬總統執政以來更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盡管戰略文件接連發表,但是其目標就是依據最新的國際和地區局勢變化,修訂或設計如何維護美國的海洋霸權。

【關鍵詞】海上安全戰略 全球布局 亞太 海洋霸權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3.005

美國的亞太海洋安全戰略是其全球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美國全球戰略的發展進程,亞太海洋是美國歷屆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地區。只是9·11恐怖襲擊暫時改變了美國的戰略視野,轉向以反恐為重點的國家安全戰略。奧巴馬政府又從聚焦“反恐戰爭”逐步調整為應對來自“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的挑戰,其長遠目標則以針對國家行為體為重點的戰略思路。

美國全球安全戰略調整過程中對亞太海洋安全戰略的重視,并不是從奧巴馬政府開始。冷戰結束后的最初十幾年,美國曾提出過國家安全戰略、海上安全戰略、東亞戰略、亞太共同體、“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2007)等戰略文件,其中不少涉及亞太海洋問題。2009年以來,奧巴馬政府以“改變”為旗幟對美國全球戰略進行了調整,其布局意圖從原有的“兩大擴張計劃”(大中東和大中亞計劃),逐步調整為收縮中東,進而提出重返亞太的東向戰略部署。為實施其戰略調整,奧巴馬政府先后出臺了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兩篇報告(2010、2015)、新版《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2015)、新版《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兩篇報告(2011、2015)和《亞太海洋安全戰略》等有關全球布局和亞太海洋安全戰略的規劃。

毋庸置言,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亞太海洋戰略旨在維護其在國際政治和地區戰略舞臺上的主導地位。奧巴馬第一任期的全球戰略調整在于重返亞太,奧巴馬總統通過強調美國的太平洋身份,將美國的海洋戰略核心放在太平洋地區。奧巴馬第二任期的亞太海洋戰略在注重太平洋地區的同時,朝著太平洋—印度洋兩洋兼顧的方向轉變,并在2015年第一次提出了印度洋—亞洲—太平洋概念,圖謀從更加寬廣的空間和海域范圍來制衡中國,從兩洋地緣視角謀劃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洋戰略布局。

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的視角分析美國的海洋戰略。廣義的海洋戰略涉及國家海洋管理,屬于綜合性海洋政策范疇。新世紀初,時任美國總統布什根據國會相關法案,提出了美國的《21世紀海洋藍圖》文件(2004年)、《美國海洋行動計劃》,作為新世紀的美國海洋戰略,涉及國家海洋經濟、海洋資源、海洋氣候、海洋科技、海洋運輸安全等海洋政策領域各個領域。

狹義的海洋戰略涉及國家安全,屬于國家海上安全戰略范疇。海上安全是瀕海國家領陸安全在海上方向的延伸,是國家總體安全的組成部分。美國海上安全專業人士認為,海上戰略(maritime strategy,或海事戰略)是同海上戰爭相關的安全概念和指導性原則,在戰爭與和平時期用以組建和利用海上力量——海軍、海岸,警衛隊和海軍陸戰隊來保障國家的海上安全,實現國家的安全目標。①相對于廣義的海洋戰略概念,狹義的海洋戰略似可界定為海上安全戰略,聚焦于軍事和打仗(warfighting)。為此,美國小布什政府在2004年公布海洋戰略之后不久于2005年公布了“美國國家海上安全戰略”,顯然有別于廣義的海洋戰略概念。本文根據狹義定義來研究美國全球布局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分析其目標、內涵和相關因素,就其在亞太地區產生的地緣戰略影響及其對中國海上安全戰略的影響進行分析。

美國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海上安全戰略,著眼于當前與未來之間的路徑選擇,是戰略實施和修改的選擇過程,是一種動態性的國家規劃。美國定期舉行的總統大選導致政權更迭或新政府上臺,新政府都會根據新的目標來修訂既有的戰略,或者索性重新設計并提出新的戰略。因此,任何一項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可能因為國內政治因素而導致修訂,而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和紛繁復雜的地緣安全環境也可能對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產生影響。從積極的角度看,即使一項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取得成效,但有時候為了防止偏離已經取得的成果,國安會等高層也會根據新的形勢對其進行修訂。因此,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海上安全戰略的設計、制訂或修改大多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分析并理解形勢和環境變化。其次,不斷審視并確定新形勢下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最后,根據對新的安全態勢所做出的判斷,對將來未雨綢繆,修改并設計未來的新戰略。據此我們來分析美國戰略設計者視野中的全球和亞太安全形勢。

全球安全局勢變動與美國海上安全戰略

新世紀以來,全球安全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布什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在評估局勢變動的背景下,制定了相應的國家安全戰略和海上安全戰略,并根據特定時期的特殊要求,制定具體的政策予以執行。盡管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在“倒薩打伊”及反恐戰爭中取得了最初的成效,但是第二任期開始后,局勢發展并不順利。恐怖活動向亞洲和東南亞地區擴散,海盜問題突出,恐怖主義分子利用海盜力量的可能性加大。新的安全局勢促使布什政府考慮制定海上安全戰略。

布什政府認為,美國面臨五大海上安全威脅:第一是國家行為,特別是地區大國造成的威脅。第二是恐怖分子威脅。第三是跨國犯罪和海盜威脅。第四是海洋環境遭受破壞構成的威脅。第五是海上非法移民對社會和地區形成威脅。

為克服這些海上威脅,布什政府于2005年制定了美國第一份“國家海上安全戰略”,提出了實現國家海上安全戰略的四大目標:其一是,預防恐怖主義分子實施海上攻擊,預防海上犯罪分子或海上敵對行動者對美國實施恐怖活動。其二是,保護瀕海人口集中地或居住區安全,保護人員和社會使用的關鍵設施不受破壞和攻擊。其三是,提高預防恐襲能力,及時修復恐襲和海上犯罪活動造成的破壞。其四是,保護海洋及海洋資源。該戰略報告還提出了通過五大戰略行動確保其戰略目標的實現。這五大戰略行動是:強化國際合作、增強海洋意識、將安全與商貿同行、部署分層式安全措施、保障海上運輸系統。

2007年,美國政府推出了《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這是在美國領導人認為世界處于非戰非和的局勢下制定的。美國認為,和平并非永遠與我們同行,人類世界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世界“正處于一個既不可能完全是戰爭,也不可能完全是和平”的時代,世界各國正在為“爭奪全球影響力而展開激烈的競爭”。美國政府認為,對美國和世界繁榮構成潛在威脅的主要安全因素是:大國戰爭、地區沖突、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能源競爭與資源爭奪、社會動蕩和自然災害等。但是,在新世紀美國面臨的主要安全挑戰是:全球化引發的社會動蕩、人員流動、資源爭奪、恐怖主義和非國家行為者的跨國行動、失敗國家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在亞太地區,報告強調,美國亞太海洋戰略的重點是人道主義危機、傳染病擴散、海上搜救、抗擊海嘯、地震和臺風等。這份《2l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提出了六項戰略目標與任務:其一,實施前沿部署,限制地區沖突。其二,阻止發生大國戰爭。其三,打贏國家戰爭,也就是在美國處于戰爭狀態期間,美國的海上力量應該具有實施局部制海能力、克服進入挑戰、海軍投射能力等。其四,實施本土縱深防御。其五,發展并維持國際合作關系。也就是,美國認為,國際海上安全威脅不能單打獨斗,必須依靠更多的國際伙伴參與。其六,保障美國對國際秩序的主導地位,打擊任何可能破壞美國主導地位的行動,特別是恐怖主義行動。為完成這些目標,該戰略報告提出了美國海上力量應該具備的六種核心能力:前沿存在能力、威懾能力、海上控制能力、力量投送能力、海上安全能力和人道主義援助及災難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新世紀初突發的9·11恐怖襲擊,是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對國家安全戰略做出調整的主要背景。美國的全球戰略目標就是打擊恐怖主義。在以反恐打恐為主線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引下,軍事上突出“先發制人”“單邊主義”等行動方針。盡管美國戰略調整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美國利用打擊恐怖主義打造“新帝國”的構想沒有實現,恐怖主義、海盜和海上武器擴散等問題實際上更加猖獗、更加嚴重,導致全球和地區安全環境的進一步惡化。為確保海上通道安全,阻斷恐怖分子利用海上通道擴散,同時也關注正在崛起的海上大國及其潛在影響,小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開始微調美國的安全戰略,2005年第一次頒布了“國家海上安全戰略”,在堅持反恐打恐的同時,開始關注國家行為體的潛在威脅,提出了大國在地區層面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問題。美國政府于2007年提出了“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從海軍實力角度出發,部署美國的海上力量,真正開始了新世紀海權的轉型,將安全戰略視野投向海洋。

奧巴馬政府對國際局勢的分析與海上安全

2009年1月,奧巴馬正式出任美國總統。當時的國際形勢對美國而言可謂正值嚴冬。奧巴馬政府要在美國“面臨局勢轉變的時刻”重拾信心,維護美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奧巴馬政府第一任期期間對于局勢的判斷和采取的行動,具有轉型期戰略調整的特點。期間發布了一系列同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相關的戰略報告,包括“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家軍事戰略報告”“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海洋戰略報告”等。從這些頻繁發布的戰略文件中可以發現,奧巴馬政府正試圖擺脫布什政府不良的政治遺產,設法同其前任進行堅決的切割,改善美國的國際形象。由此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斷是:美國的戰略態勢意識從“美國治下的和平”調整為“以美引領的多種力量共治”(First among equals)的國際格局;戰略指導思想從崇尚武力的“政權更迭”調整為“巧實力”的軟硬兼施;戰略視野從相對集中于以反恐為中心的軍事安全領域調整為強調經濟、教育、科技、能源、核安全、互聯網與太空活動等;戰略布局意圖從“兩大擴張計劃”(大中東和大中亞計劃)調整為收縮中東和重返亞洲的“西退東進”部署;戰略目標任務從聚焦“反恐戰爭”調整為“政經兼顧”的綜合平衡;軍事戰略理念從同時打贏兩場常規戰爭首次變為打贏“當前戰爭”;戰略手段方式從“單邊主義”調整為“有選擇的多邊主義”②。

奧巴馬政府第一任期對美國的戰略調整雖然不是根本性的,但確實具有不少實質性內涵。從硬實力視角看,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其軍事地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美國設法以此來繼續維護其治下的和平與國際秩序。此時期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重點在于重返亞太。奧巴馬總統確認美國是亞太國家,要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奧巴馬政府實施戰略東移、亞太再平衡戰略,要在我國周邊海洋和東南亞地區實施戰略調整。從推行地緣戰略的行動看,奧巴馬政府此時期通過其在中國周邊海域的軍力部署,沿南海周邊建立起了以新加坡為核心的若干個軍事基地,同菲律賓簽署了《增強防務協定》,重返菲律賓海空軍基地,并且有意使用越南金蘭灣。同時,美國將借助其軟實力來維護美國的國際地位。奧巴馬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普世價值觀依然“光芒四射”。基于此,可以繼續“按照美國已經建立的模式,提倡和推進基本人權”,推廣并提升美國的價值觀。奧巴馬政府也檢視了美國反恐過程中的一些不當行為,特別是施行酷刑等,認為美國應該以國內踐行的方式推廣普世價值,而不是通過武力把本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強加于其他國家和人民,認為美國將摒棄酷刑這類與美國價值觀格格不入的行為、致力于追求符合憲法精神的法治以及將美利堅精神拓展到每一位公民的決心等來加以實現。

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以來的國際局勢已不同于其第一任期的伊始時期。經過四年的努力,美國似乎是發達國家中最早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國家,經濟復蘇明顯、失業率減少、就業崗位增長。美國同時也結束了曠日持久的兩場戰爭,開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盡管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尚未完全解除,但是美國總算體面地從中東中亞地區撤軍了。不過,2014年夏天開始,“伊斯蘭國”(ISIL)意外崛起給美國和西方國家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尤為令美國震驚的是,2014年春,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之際正式“接納”克里米亞,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回歸”俄羅斯,被美國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歐洲國際秩序遭受最嚴重的踐踏事件。美國甚至不計后果而毅然停止美俄關系重啟進程,將俄羅斯踢出G8集團,糾集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嚴厲的制裁。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面臨失序甚至倒塌。美國對待烏克蘭事件如此嚴肅,為冷戰結束以來所未見,世界似乎再次進入新冷戰狀態。

奧巴馬政府于2015年初發布了新版本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③,試圖消除安全威脅的解決方案。首先,報告表示了美國堅決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提出將采取可持續性的反恐手段,同負責任的伙伴國家合作,發動精確打擊行動,加強與阿富汗、索馬里、伊拉克等貧困國家合作以提供經濟機會,消滅赤貧現狀,從而防止暴力極端組織得勢。報告發誓最終打敗這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其次,該戰略報告繼續關注核威脅,反對不負責任的國家或恐怖分子獲得核武器與核材料。因此,美國支持推動世界無核化運動。但在目前核武器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美國必須維持一支安全有效的核威懾力量。美國希望進一步強化核不擴散條約的規范性,督促有核國家減少核武數量,并確保其他無核國家的核項目只用于和平的能源項目。

再次,該戰略報告把氣候變化看成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一個迫切的、正在增長的威脅”。認為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威脅,美國努力與其他國家一道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第四,該戰略報告重視網絡安全。認為網絡似乎已經成為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國家的經濟安全、衛生系統等基礎設施服務,也可成為不良政府、犯罪分子和個人的攻擊目標。因此,美國作為網絡發源國對引領一個網絡化的世界富有特殊責任,而且美國的繁榮與安全也越來越多地維系于一個開放、安全和可靠的互聯網絡。報告提出,美國正在強化聯邦機構的網絡安全,并與私營部門、民間機構和其他利益攸關者的合作,加強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建設。奧巴馬政府將繼續與國會合作,建立一個法律框架,制定更高的網絡安全標準。同時,美國還將依據本國法律和國際法,通過司法行動、提高攻擊者的代價等方式,防范與應對網絡攻擊。美國將幫助其他國家制定相關法律,對網絡攻擊基礎設施的行為采取強有力行動。

第五,該戰略報告關注流行性疾病、傳染疾病的傳播。流行性疾病正成為社會生活日益增大的危險。報告提出,美國國內正加強預防疾病流行和進行快速反應的能力建設。美還將加強與伙伴國家的合作,尋求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不受傳染性疫病威脅的世界。報告主張提高食品安全標準規范,建立一個預防、檢測與報告流行性疫情的全球系統。

2015年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被美國高官認為是奧巴馬政府第二份同名報告,要維護同樣的國家戰略利益即安全、繁榮、價值觀和國際秩序④。這份報告確實保留了2010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基本要點和立場,但是不同的是,2010版戰略報告要強調的是美國通過國際機制在世界事務中發揮催化作用,而2015年版本則要求強化美國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主張美國在國際機制內以及國家之間的領導作用。通篇報告前后共有94次提及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領導作用,這是耐人尋味的。

盡管奧巴馬政府一味強調美國的領導地位,實際上反映了國際力量格局變動的背景下,美國的地位相對削弱,其在戰后形成的領導地位正面臨嚴重挑戰。美國認為,這些挑戰主要來自極端暴力主義和伊斯蘭國、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上的強力反彈,以及中國在地緣經濟上表現強勁之后在地緣政治上的強勢崛起,這些都對美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挑戰。奧巴馬政府在即將離任的時候希望通過曾經由美國組建、體現美國意志的國際機制來鞏固其在國際體系中的領導作用,這就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指出的奧巴馬政府最后兩年“想要完成的任務藍圖”。為此,人們可以看出此份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華麗詞藻背后究竟包藏著什么樣的真實意圖了。可以認為,該戰略報告對當前國際安全環境的特點和走勢實際上并沒有給出正確的評估和判斷,只是以冷戰思維為鋪墊,把意識形態之爭作為當前國際局勢演變的基礎,維持和鞏固既有的國際秩序,圖謀以此來維持美國的霸權和領導地位。報告中使用很多篇幅來描述氣候變化、傳染病對全球和美國安全的嚴重影響,實際上都是點綴,對降低國際安全威脅毫無任何實際作用。

很顯然,美國全球安全戰略的指導思想仍然是恢復舊時“獨步天下”的領導地位。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在全球化、多極化和多樣化的大背景下,美國在國際力量對比中面對的是其力量相對下降和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的趨勢。⑤奧巴馬政府希望助推美國單極獨霸的夢想寄托于恢復其在國際機制中領導地位,其切入點在于實施亞太海上安全戰略來加以推進,堅實美國領導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和地區安全秩序,在其實力相對削弱的時候利用盟國和伙伴的資源,“發揮盟友與伙伴的合力作用”。

奧巴馬政府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

奧巴馬政府制訂的亞太海洋戰略不僅受到美國全球安全戰略原則的約束,而且受到歷史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美亞關系的結構性因素影響,包括歷史的因素和現實地緣政治的作用。19世紀美國崛起后,美國似乎把太平洋看成是美國的“內湖”,這個概念差不多可以上溯到19世紀晚期,當時“整個北太平洋邊緣地區都處于美國的控制之下”⑥。從19世紀后期開始的美國亞洲關系演進中可以發現,美國的擴張線路就是其亞太海上戰略的早期版本。美國對夏威夷群島的合并、從西班牙人手中接管菲律賓殖民地,就是美國向太平洋地區海上擴張的重要階段,形成了奧巴馬總統聲稱的美國是太平洋國家的歷史依據,鑄就了現在美國太平洋身份的脈絡。這對于美國來說并不是光彩的一頁歷史,但一些美國人還是認為,這是創造美國歷史的機會,甚至認為這是美國的利益所在。“太平洋世紀”似乎是奧巴馬政府重視這個地區的創舉,但是,一百年前時任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就說過,繁榮的太平洋地區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為快速的地區之一,從現在開始,太平洋就是未來。⑦

美國進入亞太地區并且保持一個世紀的影響力,同美國的亞太海洋戰略和美國海上力量在這個地區保持持久影響力不無關系。美國的海權思想特別是馬漢海權理論是美國維護其在亞太地區利益的理論和思想基礎。長期來,美國的海上安全戰略基于海權理論,成為美國追逐其商業利益和海洋霸權的政策指引。在海權理論和政策的指引下,美國從海洋弱國,一戰之后一躍而為海洋強國。1922年制訂的《五國海軍條約》,使美國的利益得到了維護,美國成為真正的世界海權體系的制訂者和維護者。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國成為亞太地區海上霸主。亞太地區包括日本、菲律賓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都認為美國是太平洋地區安全穩定器、中間人,甚至認為美國可以發揮平衡輪的作用。盡管冷戰結束,舊有的冷戰思維不該繼續,但是美國依然把自己看成為地區領導、海洋安全秩序的主導者。奧巴馬政府同其前任一樣,要讓美國在亞太海洋秩序的重構中繼續扮演領導者角色。這似乎也是當代奧巴馬政府制訂最新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的理論和政策取向。

奧巴馬政府對亞太海洋安全局勢的分析和判斷

奧巴馬總統上任之后不久,美國戰略重心從伊拉克戰場和阿富汗戰場轉移,開始重返亞洲。美國把其海洋戰略核心放在太平洋地區,把美國的商業利益和經濟增長寄托于亞太地區。2012年初,奧巴馬政府全面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即在政治、安全、外交和經濟上全面進入亞太。美國在安全上不僅要強化雙邊同盟體系,而且謀劃三邊甚至多邊安全機制,政治上推行外交前沿部署,經濟上則強力推進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構建美國主導下的太平洋經濟和安全架構。

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基本動因在于應對中國的快速崛起,維護其長期擁有的亞太事務主導權。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出現重大變化,在亞太區域架構發生深刻變動特別是中國海上力量不斷增強之際,美國認為這是對美國主導權的挑戰。奧巴馬政府第一任期提出的重返亞太戰略,旨在加強其在亞太地區的海上軍事力量部署,舉行更多的軍事演習,強化美國的“存在感”,設法推動“亞洲版”導彈防御體系建設。

但是國際局勢的變動并沒有按照美國的邏輯前行。中共十八之后,中國周邊外交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主動謀劃,努力進取,取得了重大成果。而奧巴馬政府則認為,亞太地區特別是海上安全已經成為影響美國國家利益的重災區。美國奧巴馬政府對地區海洋局勢分析后認為,影響美國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的主要因素是:

其一,對海上島嶼和領土主權的聲索和爭議是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商業利益和海上安全的主要威脅。美國認為,亞太地區海上通道對美國和全球的商業利益至關重要。海上通道安全將對全球貿易產生重要影響。美國認為,中國在南海地區咄咄逼人的行動正在阻遏美國軍艦和商業船只的安全通行。中國等國家對南海的主權申索是地區安全熱點和沖突的導火索。

其二,美國不顧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為中國固有領土的既有事實,反而認為,中日在東海釣魚島海域的爭議中,中國持續挑戰日本對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的行政管理權,是造成東海地區海上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

其三,美國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南海島嶼上建造設施甚至造島行為,違反了國際法的相關規定,可能影響海上航行自由。該地區填海造島的現實情況是菲律賓在1970年代在中業島建造機場,填海造陸規模大約14英畝,以延長其跑道。馬來西亞1980年代在彈丸礁興建機場。越南從2009年起到2014年期間在7個據點填海造陸,其規模達到60英畝,還另外建設至少4項島嶼新設施。臺灣從2013年8月起開始在太平島機場跑道附近進行填海造陸,規模大約8英畝。中國大陸從2013年12月開始在南沙島礁上填海造陸,到2016年初總建造面積達到3200英畝,美國認為中國填海造陸的規模最大,是其他聲索方建筑面積17倍。美國認為,中國對南海地區的聲索部分已經“過分”,在一些島礁上建造機場之外,還部署導彈,中國是南中國海地區軍事化和軍事沖突的主要行為者。美國指責中國的行為威脅了地區安全、和平與穩定。

鑒于上述分析,美國認為東亞地區海洋領土爭議分歧巨大,和平解決爭端前景不明。而且美國認為它所主張的通過協商談判等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海洋島嶼爭議受到一些國家的抵制,也無法說服一些國家通過國際法和國際法庭解決爭端,地區海洋安全形勢日益惡化。因此,美國認為應該未雨綢繆,部署必要的軍事力量,為所謂美國主導下的非武力解決爭議奠定基礎,有必要及時制訂美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這是2015年8月美國公布相關戰略報告的背景。

美國“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的目標和內涵

2015年,美國發布了兩份涉海戰略文件,一份是當年3月份發布的《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一份是當年八月份發布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它們都是當前美國亞太海上力量部署的指引性文件。

理論上,2015年版本《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屬于國家海洋戰略范疇。不過,內涵上很多方面已經涉及亞太地區。美國在這份戰略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印度洋—亞洲—太平洋概念,這一提法已經引起廣泛的議論。不過,美國的亞太海洋安全戰略針對的對象就是中國。⑧

《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第一次提出了“全域進入”新概念。美國提出這樣的軍事概念,旨在實現制海權以及由海向岸實施海權投射或打擊的先決條件。美國的“全域進入”可以保障美軍在各個領域都有行動自由權,即美軍可以隨時進入包括海上、空中、陸地、太空、網絡空間以及電磁波譜在內的任何領域實施軍事干預。

一般認為,軍事上“全域進入”針對中國。在實踐中,中國或其他國家在亞太海域的行動如果被解釋為仿礙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就會引發美軍的反擊。美軍已經放棄2007年同名報告使用的“防范戰爭”詞匯,而是以“贏得戰爭”這樣的表述來取代防范戰爭的提法,也就是,美軍將隨時進行軍事打擊。從邏輯上看,美軍必要時可以對中國實施海上軍事干預。

《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是一份全球性的海上安全戰略報告。美國國防部希望在新時期能夠在重點地區特別是亞太海洋地區保障美國的前沿存在,確保美國海上力量全面而快速地進入印度洋—亞洲—太平洋的任何一個區位,讓美國海上力量發揮前所未有的打擊能力。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觀點,由于亞太海洋地區安全形勢急劇惡化,所以有必要制訂聚焦亞太地區且目標明確、線路可行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報告。于是,2015年8月,奧巴馬政府正式發布“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報告。

“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目標與內涵

美國2015年發布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是一份地理方向明確的海上安全戰略報告,其戰略目標共有三個⑨:

其一,維護海洋自由。美國認為,它一向重視海洋自由,認為這是美國無法消除的價值觀。美國認為,海洋自由不只是商船在海上的自由航行而已,包括軍艦軍機的航海航空權利和自由航行權。也就是說,在亞太海上地區發生危機的時候,美國的海上力量可以依據海洋自由的航行規則自由進入危機地區,而不需得到主權國家的批準。

其二,阻遏沖突和威懾。美國認為,戰后70年來其海軍力量在亞太海上航行無阻,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安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說,美國的軍事存在,是這個地區和平和安定的保障。為此,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和這個地區的利益,將繼續保持軍事存在,以實現阻遏沖突和威懾之使命。

其三,促成各方遵循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美國要按照國際海洋習慣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海洋安全和穩定的國際規則,美國同其他國家一道為共同遵守國際法做出努力,盡管美國至今還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美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在提出上述三項基本目標后,就實施戰略目標提出了四項軍事議題,這就是,第一,加強美國在亞太海洋領域的軍事能力。美國國防部正在投資打造新型的艦船,在前沿部署最精銳的海上力量。第二,協助同盟國及伙伴國提升海軍實力。甚至提出了相互合作提升海上地區相互感知能力,以便美國能夠調動相關的軍事力量。第三,推進軍事外交,降低風險和誤判。最后,在美國主導下建立有效的地區安全架構。

綜上所述,美國提出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實際上是為新階段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與推進提供了軍事指南,從中可以窺見美國在亞太地區強化海上力量的動機和具體布局——通過更新、升級海上力量,提升其在亞太地區海上力量的實力,防范新興海洋大國的崛起。具體策略上,美國希望通過護持盟國和其他伙伴國家,提升他們的海空軍力量,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防務圈內的軍事能力。

總得來看,美國全球布局下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思想和原則指引下的產物。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就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發布過一系列的政策報告和文件,奧巴馬總統執政以來更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盡管戰略文件接連發表,但是其目標就是依據最新的國際和地區局勢變化,修訂或設計如何維護美國的海洋霸權。

從近期美國國防部官員的一系列講話中發現,美國對我國在亞太海上方向的行動更新了以往的評估和判斷。2014年,美方認為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行動是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提出挑戰,認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行動是在地區層面對美國的挑戰。但到2016年,美方基本上已經把南海爭端和中國維權行動提升為國際性或全球級別的行動,把中國同俄羅斯相提并論為美國共同的對手,即美國當前面臨的全球性五大挑戰中的第一第二位重要應對對象。

美方因此正在利用南海爭端在海上安全問題上對我進一步施壓。主要表現是:其一,支持菲越等國通過國際仲裁及其他法律方式挑戰中國主權和管轄權,致使南海局勢更趨嚴峻。其二,奧巴馬政府把中國在南海地區維權行動說成是侵略,并以此為借口把軍事力量輸入南海地區。以自由航行為借口,從空中、海上、水下對我加緊抵近偵察。其三,美國從幕后進入前臺,借口遵循國際法,實際否定中國的“九段線”以及我國對南沙島礁擁有的主權。美國派遣軍艦闖入我南沙島礁,對我維護主權、對我政治外交和軍事維權構成嚴重挑戰;其四,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等政府領導人或國防部發表聲明,支持美方所為的維護航行自由的巡邏,甚至韓國、歐盟和G7峰會也發表聲明予以支持,致使南海局勢進一步惡化。

美國為實施其亞太海上安全戰略正在強化其同亞太盟國及伙伴國的海上安全合作。第一,美國日本正式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后,決定把日本自衛隊與美軍的合作擴大到整個亞太海洋地區甚至全球范圍。其次,2014年美國同菲律賓簽署“增強防務條約”,美國將使用菲律賓的海軍和空軍基地,菲國會于2016年初最后批準后,美國可以按計劃在菲律賓開辟若干個軍事基地,以應對南海海上安全突發性局勢。再次,美國加強安全伙伴建設。同新加坡、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建立伙伴關系,提升了同越南的軍事關系,2016年全面解除輸越致命性武器,逐步成為美國實施海上安全戰略的軍體行動。

注釋

Ryan D. Martinson, "Maritime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ch 25, 2016,源自外交家網站:http://thediplomat.com/2016/03/maritime-strategy-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楊潔勉:《淺析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調整》,《國際問題研究》,2011年第2期,第19頁。

The 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ebruary 2015,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Remarks by Security Advisor Susan Rice on the 2015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ebruary 06, 2015,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02/06/remarks-national-security-advisor-susan-rice-2015-national-security-stra.

楊潔勉:《淺析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調整》,《國際問題研究》,2011年第2期,第21頁。

曼佛雷德·莫爾斯:《亞太地區的區域化》,《政治學雜志》,1996年第4期,轉引自[德]蘇爾茲等編:《亞洲海洋戰略》(中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3頁。

轉引自阿里·瓦德漢納:《泛太平洋挑戰,APEC及亞太區域合作的印尼視角》,雅加達,1994年,第175頁。

2015年版《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美國同時發布中文本,美國海軍司令部網站:http://www.navy.mil/local/maritime/CS21R-Mandarin.pdf。

詳細內容可參考美國國防部發布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報告英文版:http://www.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NDAA%20A-P_Maritime_SecuritY_Strategy-08142015-1300-FINALFORMAT.PDF,以及李洪波主編:《2015年世界重要安全文件匯編》,北京:時事出版社,2016年。

責 編∕楊昀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a级在线|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第九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综合亚洲网| 久久永久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黄色成年视频| 无码在线激情片|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6|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99re精彩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综合色亚洲|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蜜桃| 免费无遮挡AV|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色婷婷电影网|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18在线播放| 综合亚洲网|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日本|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亚洲精品动漫|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色成人亚洲|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浓毛av|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 欧美日本不卡|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香蕉在线| 不卡网亚洲无码|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