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春 劉萍
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學術獎、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博士生研究獎、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科學和技術研究生獎學金,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7篇……似乎難以想象,這些驕人的榮譽和閃爍的光環全都疊加在一個30歲出頭的年輕人身上。這名年輕人叫馮智超,他生于廣州荔灣區,高中后到加拿大讀書,開啟了他的科研之路,現為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在2005年,馮智超博士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加拿大韋仕敦大學生理和藥理系,大學期間以績點分3.8的高分獲得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最高級獎學金,醫學院院長榮譽獎。2009年,他開始了在韋仕敦大學5年的碩博連讀,期間先后獲得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博士生研究獎,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科學和技術研究生獎學金,并作為勞森研究生協會副會長,組織在勞森研究所科學社團的各種學術活動。
2015年,他前往美國深造,攻讀博士后,并獲得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學術獎。“我覺得這些榮譽和成就是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科研,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瘪T智超表示。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中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9.7%,患者人數約1億。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40年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將增至1.5億人。而目前還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部分2型糖尿病和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依賴胰島素注射。這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成為了重要的經濟負擔,預計2030年中國糖尿病醫療開支將達到3600億元人民幣。因此,尋找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成為了醫學界的新方向。
在采訪中,談到他的專業知識,馮智超娓娓道來:“糖尿病發病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胰島β細胞的量和功能降低,所以更深入地了解維持胰島功能和生存的內在細胞機制是至關重要的?!贬t學界認為移植能有效產生胰島素的細胞是一種根治糖尿病的新方法,胰島移植已經在臨床研究中開展,但絕大多數患者在短時間內又恢復胰島素使用??梢?,胰島移植還存在關鍵問題尚未解決。馮智超博士補充道:“新移植的胰島細胞因為血供和營養供給不足而較早死亡,因此尋找維持胰島細胞生存和功能的關鍵因子是糖尿病治療的重中之重。c-kit作為干細胞因子受體,參與了胰島細胞新生、增殖、分化和功能。它與干細胞因子相互作用能有助于胰島β細胞增殖和分泌胰島素,并且最新結果顯示c-kit的活性還能控制胰島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的濃度,進而維持胰島內血管網的正常,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馮智超博士的發現促進了發展新的細胞替代療法,部分解決了當前糖尿病治療的瓶頸,并提高了胰島移植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為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馮智超博士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追求完美并且一絲不茍的人”“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并且需要強大的韌力。做實驗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難以解釋的結果,但是作為一名好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及無數次地反復實驗。我是一個善于尋根究底的人,為了回答一個問題,會不分晝夜地閱讀大量的文獻尋找思路。而科研思維是科學家最重要的基本素質,大量的文獻閱讀和撰寫論文,使我培養了更為嚴謹的科研思維和獨立設計并完成課題的能力”。
據悉,在過去幾年中,馮智超博士先后發表了7篇糖尿病領域的SCI論文,他的文章多次被歐洲最權威糖尿病雜志《Diabetologia》(糖尿病學)評為年度最佳文章(共五篇之一),還被《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自然雜志內分泌分刊)特別點評為年度糖尿病研究新亮點。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沾沾自喜,這些成就反而給了他巨大的鼓勵和對科研濃厚的熱情。
“我是一個工作狂,只要在實驗室工作,就沉浸其中,完全忘卻了時間概念?!迸c馮智超博士談及人生目標時,他說:“我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我做的研究能用于臨床,為人類健康帶來幫助?!?/p>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馮智超博士今年剛剛獲得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博士后獎學金。加拿大全國每年只有8位博士后獲得此項競爭激烈的獎學金,每人每年5萬加幣的獎金,一共3年。
正如一句西方諺語所說:“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收獲?!毕嘈篷T智超在未來的歲月中,一定能取得更為驕人的成績,繼續為人類帶來健康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