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伊雯 施永川
摘 要:群山大學創建于1979年,是韓國著名的國立四年制綜合大學,是韓國24所教育部直屬國家級重點大學之一,韓國大學結構改革評選出的34所A級大學之一,湖南地區唯一獲得韓國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ABEEK)認證的理工科教育大學。目前,群山大學設有6個單科學院,16個學部,9個學科,將于2017年設立創業學部。金顯喆教授是群山大學創業教育中心主任、自然科學學院院長,同時擔任韓國生產力協會會長、現代汽車集團顧問。在接受本刊專訪時,金顯喆教授從政策支持、產政學合作、高校創業教育模式、創業人才培養四個方面介紹了韓國大學創業教育發展的情況。
關鍵詞:韓國;群山大學;創業教育中心;創業教育模式;政策支持;產學研合作
一、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
資助產學合作與學生創業
《世界教育信息》: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潮流,請問韓國政府對學生創業有哪些支持?
金顯喆:韓國政府為推動大學支持學生創業所實施的關鍵政策之一是由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NRF)建立的評估與支持系統。NRF邀請大學加入LINC(Leader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項目,并對申請該項目的大學進行評估,被選中的大學可以得到一定的資金。評估每年進行一次,如果一所大學的表現在當年評估中被認可,那么第二年將能夠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這項政策推動很多大學開展創業教育。
二、韓國高校創業教育模式與容錯體系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韓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模式,在您看來,其有何特點和優勢?
金顯喆:在大學的創業教育,我們通常有三個階段。第一,我們盡可能多地為學生開設關于創業的公開講座。第二,我們鼓勵學生組建團隊,共同創業。學生們在團隊中討論、發展他們的商業項目。項目既可以是一個新的產品,也可以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第三,學生在畢業前開始創業,教授和專家參與整個創業過程的管理,從而為學生提供幫助。
韓國教育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一旦目標確立,就將所有資源投入進去。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此外,韓國的每所大學都會建立一個基于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教育體系。韓國創業教育的優勢之一在于其是一個容錯的體系,該體系得到政府的資助。很多企業家都遭遇過創業失敗,這使其及其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擺脫困境。我們給學生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因此即使他們失敗了,也不至于破產。這便是韓國創業教育的容錯體系。
《世界教育信息》:韓國群山大學建有創業教育中心,請問其是如何幫助學校開展創業教育,加強創業人才培養的?
金顯喆:我們目前致力于在培養創業人才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習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將于2017年創建創業學部,其將為學生開設技術領域的講座,如信息通信技術、食品工程、基礎化學技術等,希望他們發現自己的才能所在。此舉旨在將學生培養為企業家的同時,使其具有某一專業領域的宏觀知識體系。
三、政產學合作促進制造業創新人才培養
《世界教育信息》:大學生創業離不開產業界的扶持,您擔任韓國生產力協會的會長,同時是現代汽車集團的顧問,可否介紹下韓國產政學合作,特別是產業界是如何促進大學生創業的?
金顯喆:韓國大學習慣于給予學生理論導向型的指導,因為畢竟教授們是理論專家。但是,創造性來自于理論和技術的結合。為促進產業、學校與政府之間的互動,我們必須將教授的角色轉變為實用知識的專家。
中央與地方政府已經將補貼給企業的研發資金發給與其合作的大學,行業協會和綜合性大企業也將其研發資金投給大學。希望獲得研究資金的教授需要將其研究領域拓寬到基于實踐的項目,這可以促進教授的轉型。他們將資金應用于研究和學生的培養。我們還有一個項目叫做“頂點設計”(Capstone Design),學生必須完成一個綜合項目才能順利畢業。學生的畢業資格由原先的畢業論文變為“頂點設計”項目,其中一些是企業的項目。在完成這些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得到培養。他們將會成為使企業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中國正在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在您看來,未來的制造業人才培養有哪些關鍵點?
金顯喆:政府應該優先考慮推行那些能使制造業繁榮發展的政策。創新常伴隨著制造業的發展而發展。中國已經走過了大規模生產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適時地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口號。在當下的階段,中國制造業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也需要在世界領先企業中學習管理技能的人才。為了培養這類人才,工程學院應該教授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①、六西格瑪(6-Sigma)②,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也應該學習標桿分析法(Benchmarking)。③
質量提升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第三方質量認證機構。例如,我們的群山先進技術創新中心(Kunsan Advanc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就是一個專業認證機構。當汽車/機器零部件公司希望為原始設備制造商提供零部件,就需要獲得質量認證,包括其產品的耐久性、可靠性等。他們需要通過這個中心得到認證,因為原始設備制造商需要第三方的證書。這也表明,大學需要培養測試評估方面的人才。
四、合作精神和創造力是大學生創業的關鍵
《世界教育信息》:貴校跟中國高校有哪些互動與交流,特別是在創業教育方面?
金顯喆:眾所周知,很多企業家沒能取得成功。我們應該問學生為什么想成為一名企業家,因為創業意味著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在我看來,創業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如果一些人認為他們的經商目的是結識更多的朋友,那么即便有一天他遭遇了失敗,只要想到在這個過程中交到了朋友,那么至少還是快樂的。在大學里,學生最應該學到的是結交可以共同合作的朋友。對于高校,合作與交流也同樣重要。
我們與溫州大學共同創建了一個全球創業營,分別在溫州大學和群山大學舉辦為期一周的夏令營和冬令營。在活動期間,學生可以結交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大約有30名來自兩所大學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再被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共同設計他們的商業模型。我知道他們并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成功創辦一家公司,活動的重點在于讓他們在這段時間里先成為好朋友。這種嘗試確實奏效了,因為其中一個組在今年秋天就要啟動他們的商業活動。
《世界教育信息》:關于未來高校的創業教育,您有些什么建議?
金顯喆:我很確信未來創業教育應該定位為全球創業。全球商務中最重要的基礎是誠信,而這恰恰也是一種制約。商業伙伴間的信任可以通過合作關系不斷培養,卻無法在創業階段直接達成。能夠突破這種制約的選擇之一就是與合作伙伴是朋友關系。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學生融入全球的企業家圈子,我們應該致力于為其建立起跨國的友誼。
大學也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一些研究型大學應專注于培養學者和某領域的專家,而綜合型大學應注重培養產業界的人才或企業家。企業家并不一定是天才,因為他們不是發明家,也不是理論研究者。企業家所需要的是創造力,是一種思考方式。因此,創造力的培養是未來綜合性大學創業教育發展的關鍵。
注釋:
①全面質量管理是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體系,以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活動。
②六西格瑪是一種能夠嚴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業流程管理質量的實施原則和技術。
③標桿分析法是將本企業各項活動與從事該項活動最佳者進行比較,從而提出行動方法,以彌補自身不足。
編輯 潘雅 校對 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