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紅
政商交往要有度,可以“近”,但不能“粘”,中間的防火墻,就是黨紀國法與制度。
從目前很多案例來看,官員和商人之間的關系,緊密的多,松散的少,有的甚至是姻親關系、干親關系,而非君子之交,因而導致諸多官商勾結、以權謀私等問題。
所以,習總書記指出:“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用什么劃出界限?制度。
【推行兩個清單】
制訂權力清單,法無授權不可為。不管是在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都有配置資源的權力,這種權力應該受到制約和監督。如果失去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有的官員就會為“走捷徑”的商人打開“方便之門”。所以,要制訂權力清單,法無授權不可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制訂責任清單。相比部分官員什么飯都敢吃、什么錢都敢拿、什么酒都敢喝的“亂作為”現象,我們有的官員卻“為官不為”,與企業“背對著背”,不吃不拿也不干,看到企業就躲,害怕做事越多,犯錯越多,這種自保自衛太矯枉過正。作為官員,有權不可任性,但亦不可懈怠。所以,要制訂責任清單,讓官員法定職責必須為。
【做好信息披露】
企業辦事求助于部門,總想“勾兌勾兌”“意思意思”,很多時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
很多信息是政府的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已經明確了的,但職能部門沒有將信息有效披露,企業沒有捕捉到信息。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形成了一種不良風氣和習慣,就是熟人好辦事,做事情首先找關系。為企業服務是政府官員職責所在,但是,很多信息企業不知道。如果企業清楚哪些事情是政府和官員該干的事情,還有必要去求人嗎?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去找相關部門辦事情。
比如我們的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每年會采購很多辦公用品、設施設備,但很多企業不清楚,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因此,政府部門應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讓商人有序參與市場競爭。
【嚴格依法行政】
簡政放權就是為了從頂層設計上對權力進行限制規范,打壓“吃拿卡要”的空間。政府管理企業時,要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堅決依法,正確履職。
把握“工作聯系等距離,企業服務零距離,私人交往遠距離”的分寸,做到“常在河邊走、保證不濕鞋”,落實企業權利,保護企業權益。
比如對企業勞動關系、環保等以前大家覺得可以打擦邊球、踩紅線、繞紅燈的問題,要堅決依規依法、明確邊界、劃出底線。只要依規依法了,商人就不會投懷送抱。
有的官員與企業建立了不健康的政商關系,被金錢、美色等腐蝕,身陷囹圄,教訓深刻。
【干部自身清廉】
官員要自重自愛,謹記“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訓,與商人交往要保持好安全距離,可以“近”但不能“粘”,要從關系緊密型向保持距離型轉變,防止交往蛻變為勾結、交誼蛻變為交易,生成“利益共同體”導致腐敗。
在目前大數據背景下,搞潛規則“無論潛得多么深,總有暴露的一天”,干部財產的任何異動,紀檢監察機關都了如指掌。
比如領導干部要向組織進行個人事項報告,不僅是自己的財產,配偶、子女的財產也必須如實上報。干部在提拔、任用、重用時,組織上要查個人事項報告,有的人就是因為少報了一個車位而免于提拔重用。
(作者系重慶市江北區委副書記、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