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宣 明文洲
2014年6月,淮安市清浦區關城村里的“三大官員”接連被帶走的消息迅速傳遞給了村子里的每家每戶,給村民們帶來了難得的涼爽。
現年55歲的陳士洋,是個資深的老村書記,41歲便坐上了淮安市清浦區城南鄉關城村黨總支書記的位置,然年逾半百,他心思也越發活絡。
“請不要推辭,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說著孫經理便把一個信封塞到陳士洋手中。陳士洋半推半就地收下,人一走便打開信封,里面裝著2萬元現金。2009年,關城村新建辦公樓,經過一系列的招投標工作,孫經理的公司如愿中標,陳士洋正是該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在施工期間,陳書記對孫經理“關愛有加”,幫助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使整個工程都能順利進行,竣工后更是在陳士洋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工程款,因此孫經理便親自上門略表心意。
食髓知味的陳士洋從此對工程項目上了心。辦公樓完工后,大樓內部裝潢開始啟動。淮安市某監理公司的王總在陳書記的幫助下,順利地承接了這項工程。這次也是一路綠燈,事后陳書記心安理得地收下了3萬元好處費。
村里的大項目不多,但是小工程卻接二連三,各路施工負責人為了感謝“貴人”陳書記,紛紛送上一個個“信封”。
2010年,因該區修建道路,需要對城南鄉關城村相關地塊進行征收拆遷,陳士洋作為關城村書記,負責協助城南鄉政府拆遷及土地征用補償費的管理等工作。
楊亮是當地某物流公司的董事長。2011年春節前,楊亮帶著事先準備好的兩張存有1.5萬元的銀行卡登門拜訪。原來,楊亮的物流公司在此次征收拆遷范圍內,但是該公司有部分建筑物屬于違章建筑,按理是拿不到拆遷補償款的,便找到了陳士洋。得了好處的陳士洋和拆遷組打了招呼,沒有把楊亮公司臨時搭建的夾心板房當成違章建筑處理,最終讓其拿到了拆遷補償款。
收受好處費對陳士洋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可比上班拿工資來錢快得多。”嘗到甜頭后的陳士洋萌生了這種想法。之后,便更加肆無忌憚,把“長手”伸向了征地補償款。
“我壓根不知道6000元補償款的事情啊,我只拿了400余元!”面對檢察官的詢問,村里的王大姐驚訝道。因為當地一所中學項目需要電線桿移位,這便涉及王大姐家的青苗賠償,村里頭通知她去領取了400余元的補償款。聽說還有6000元的補償費自己完全不知,王大姐非常氣憤。因為那憑空消失的補償款到了陳書記的手里。他命人將王大姐家的賠償費做了兩份付款憑證,一份讓王大姐簽字領取,而另一份就被陳士洋冒名領取了。
此外,陳士洋利用職務之便,通過編造及冒用他人名義,虛列賠付村民地面附屬物、青苗賠償等名目,侵占關城村集體資金數萬元。
上司起了歪念,下屬們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修路擴建涉及村子里村泵站,村里的副書記、村委會主任賈其剛便想借此撈一把,便找到拆遷指揮部編了謊話:“泵站里住了一個困難戶,家里沒有房子,如果泵站拆遷了,這就成為村子里的難題。”賈其剛以此為由,給這戶壓根就不存在的人家安排了一套安置房。
為了能夠順利拿到房子,賈其剛也是大費周折,借了好友的身份證以他的名義申請拆遷安置房,該房價值10萬余元。貪婪的賈其剛借著困難戶的名義又讓村里為其解決了5萬余元的困難補助抵消了一半的房款,剩余的部分也只能由賈其剛自己支付。
這只是剛開始,賈其剛并未就此罷手。2009年至2013年,賈其剛見縫插針,村子里不論大小工程,只要有揩油的機會,賈其剛都一馬當先,或者冒用他人附屬物補償名義侵占資金,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
高飛作為村里的會計,對村里的財政進出了如指掌。他見書記和主任貪得不亦樂乎,高飛也漸漸眼紅。他有樣學樣,直接以村民的名義虛報冒領征地附屬物補償款,前后以八人的名義非法占有村里集體資金7萬余元。高飛的胃口也不小,自2010年征地拆遷開始,他采用虛報手段非法占有征地補償款、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他人爭取工程或者聯系業務,從中獲取好處費,總計13萬余元。
這個貪腐的小圈子以為做得很隱蔽,實際上群眾的舉報信早已涌向了檢察院。2014年5月,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檢察院分別對陳士洋、賈其剛、高飛立案偵查,同年6月批捕。經查實認定,陳士洋受賄總計13萬余元、職務侵占3萬余元、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13萬元;賈其剛貪污總計5.2萬余元、受賄16萬元、職務侵占2.9萬余元、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1.7萬元;高飛貪污3.9萬余元、職務侵占8萬余元、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4.2萬余元。
2015年4月,法院認定清浦區城南鄉關城村原黨總支書記陳士洋犯受賄罪、職務侵占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九年六個月,并處沒收財產8萬元。隨后,賈其剛、高飛也獲得了相應的刑罰。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