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嘉
居安而思危,戰爭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或許一個政治事件的爆發,就可能將我們卷入戰爭的漩渦。因此和平時期,更應常懷對戰爭的審慎之心。或許這樣能使我們離開戰爭更遠一些。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上海,筆者未曾親身經歷過戰爭帶來的腥風血雨,但這不妨礙我們從書本中汲取戰爭引發的痛楚體驗。在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所著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一書中,跟隨年輕的美國中尉亨利的步伐,我們在精神世界上能夠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與無情。腦海中會浮現出亨利與戰地醫院年輕漂亮的女護士凱瑟琳的浪漫愛情畫面,以及之后因戰爭造成的家庭悲劇,直面戰爭對個人、家庭、社會產生的巨大負面影響。
《永別了,武器》這篇小說在字里行間均透露出極為明確的反戰意味。這令筆者突然想到了美國著名的搖滾樂隊“Green Day”(中文譯名: “綠日樂隊”)的一首成名曲“21 Guns” (中文譯名:“21響禮炮”)。這是一首經典的反戰歌曲。歌曲中有幾句歌詞是這樣唱的:
“你知道什么值得爭取
當它不值得為之而死?
它會帶走你的呼吸
然后你覺得你會窒息
身體的疼痛是否超越了你的驕傲讓你不能忍受?
然后你會找一個藏身之地……”
誠如歌詞中所唱的,士兵們不知道為何而戰,也不知道值不值得為那些所謂的利益而戰。在戰場上,士兵們感到迷惘,如同工具一般,任由主帥擺布……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系帝國主義集團之間霸權的爭奪。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主人公亨利出場了。他很不幸地被迫服役,參加了一戰。
原先,亨利是一個善良且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但是當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后,才漸漸明白這樣的戰斗并不是他想要的,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善良是與戰爭的殘酷無情、戰爭的非正義性背道而馳的。他開始厭倦了這場對自己而言毫無意義的戰爭。
當他在戰地醫院邂逅了美麗的護士凱瑟琳后,他戀愛了,他厭惡戰爭的情緒變得更加強烈。伴隨著他對愛人凱瑟琳的日夜思念,他背叛戰爭的“心”愈發確定,乃至肯定。
在之后的一次戰斗中,亨利所在的部隊被敵方部隊打敗。撤退時,亨利一行人誤入敵占區。亨利抓住了戰地警察松懈看守的時機,義無反顧地跳入了附近的河中。冰冷的河水雖然令亨利瑟瑟發抖,然而更冷的卻是他的“心”!誠如主人公亨利在書中的一段自白,“一切都結束了,我的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責任與義務也洗掉了,再見了戰場!永別了,武器”!
經歷了千辛萬苦后,亨利逃出了他憎恨的戰場,找到了愛人凱瑟琳。但他仍然因涉嫌擅離職守罪而被通緝。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為了躲避他厭惡的戰爭,亨利和凱瑟琳一同前往中立國瑞士避難。可是天不遂人愿。一路上的顛沛流離,一路上的擔驚受怕,最終導致了凱瑟琳的難產。凱瑟琳和她的孩子撒手人寰,留下了孤獨的亨利。
海明威通過《永別了,武器》一書,寫出了人們對于這場摧殘愛情、摧殘人性的戰爭從“投入”到“質疑”“憎惡”繼而到“麻木”的過程。書中主人公亨利從“盡義務”到對戰爭的指責,道出了社會各階層對戰爭的態度。
如果你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那么世上一定沒有人會真正喜歡戰爭。那些口口聲聲對戰爭說“I Want You”的人,不過是戰火沒有燒到他們頭上而已。所以戰爭給民眾帶來的更多的是悲劇,是悲劇!
很幸運,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愿這種和平的日子不會因為利益,不會因為文化沖突,不會因為復仇,而改變!且行且珍惜,希望我們能對戰爭說一句“永別了,戰爭”!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