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次峰會主席國,中國正努力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積極提出創新、結構性改革等新思路,力爭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方案、帶來新希望。在全球期待“中國版G20”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的同時,G20杭州峰會將會給中國百姓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就業機會增加 趨向長效機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提及G20與深化改革的關系時強調,不同于G7,G20由于有眾多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以及歐盟的加入,在拓展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理順供需關系方面,顯然具有更切實的推動力。市場需求的增大,對于老百姓而言,就有可能帶來勞動崗位和就業機會的增加。在阮宗澤看來,于金融危機之中“臨危受命”成立的G20,一直受困于自身的身份認同窘境——在世界經濟已經擺脫“危機”的當下,G20唯有變成長效的工作機制,方能繼續發揮其獨特的經濟效能,才有可能更持續地出現利于百姓的市場效應。而G20是否能向長效機制方向發展,體現了本次杭州峰會的重要性。
人民幣地位提升 惠及百姓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稱,在國際金融體系里,如果人民幣的價值和穩定性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百姓出國旅游時用人民幣進行匯兌會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又如,美聯儲多次宣布加息,但均系“佯攻”,結果是增加了全球對美國加息的預期,進而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沖擊,增加了不穩定因素。王文認為,通過主場舉辦G20峰會,可以協調全球宏觀金融政策,對我國金融安全十分有意義。從官方層面看,可以建立包括全球金融安全網在內的對資本流向、外匯儲備進行監管和協調的機制,減少金融市場震蕩的隱患;從百姓層面上看,避免了實際收入和出游購物受到影響。
場館未新建 古跡舊貌換新顏
據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介紹,杭州在全面完成G20主會場、B20主會場,中外領導人駐地以及其他相關場地的改造過程中,并未專門新建場館,而是根據需要做了提升,大大節約了納稅人成本。此外,一系列的維護措施也使許多古跡“舊貌換新顏”。西湖區138年歷史的古剎彌陀寺,寺內極具歷史鑒賞價值的珍貴摩崖石刻遭風雨侵蝕和苔蘚覆蓋,周邊居民亂搭亂建致使該地區變成“棚戶區”,不僅不利于文物保護,也帶來諸多安全隱患。經過綜合整治和修繕,彌陀寺“重見天日”,以其為中心還形成了含7900平方米綠化景觀、免費開放的文化休閑公園。
空氣更清潔 景觀亮化更美麗
趙一德表示,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杭州對清潔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不限購、不限行,以鼓勵市民使用電動汽車。到目前為止,全市投入了22131輛新能源汽車、1500輛新能源公交車,還投入了500輛純電動汽車。
數據顯示,杭州今年上半年PM2.5天氣達標天數142天,同比增長了13天,達標率78%,提高了6.7%。G20杭州峰會為城市景觀亮化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工程除了突出了西湖的淡雅、運河的廣闊以及錢塘江的奔放外,還對一些主要街道和小巷進行了改善燈光的工程,既為市民們增加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整體提升了城市景觀。
社區熱衷學外語 杭州市民增強獲得感
“辦好G20、當好東道主”,“服務G20、人人作貢獻”等類似的標語在時下的杭州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杭州各社區為迎接G20杭州峰會紛紛掀起學習英語熱潮。
除了近4000名峰會志愿者,杭州市共有注冊志愿者152萬人。從2015年12月至今已有超過100萬名城市志愿者圍繞服務G20峰會開展志愿服務。
會展結合旅游 打造城市四個國際化
今年上半年杭州經濟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數據顯示,上半年杭州GDP增速達10.8%,達5021.18億元。其中,網絡零售增長27.6%,旅游總收入增長15.8%,出口增長8.9%??缇畴娚虒嶒瀰^成效明顯,出口額26.82億美元,增長4倍以上;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出口519億元,增長了15.9%。
全球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城市、全球會議目的地城市、亞太地區重要門戶樞紐城市、東方文化交流中心等,已成杭州追求的4個國際化目標。
正因為如此,中國為此次G20杭州峰會作出了巨大努力,力求為形成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打造富有活力的世界經濟提供“中國方案”。 (摘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