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AltSchool是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的探索者,以“讓每個兒童都能接受適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學習”為辦學目標,秉持個性化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造了一種個性化的教育模式。AltSchool具有學校微型化、教學小班化、課程多樣化、家校聯系網絡化等辦學特色。AltSchool是否代表著未來學校的發展方向,取決于其在教育理念創新、教育質量提升,以及辦學普及化等方面能否取得突破。
關鍵詞:AltSchool;個性化教育;學生中心
信息化時代的學校將是什么樣的?AltSchool的辦學實踐或許能對此給出探索性的回答。第一所AltSchool于2013 年在美國舊金山誕生,該教育機構的創始人是谷歌前主管馬克斯·文迪拉(Max Ventilla)。他之所以從網絡工程領域轉到教育行業,是因為其在為孩子擇校時遇到困惑。當前,美國主要存在兩類辦學模式:一類是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大多秉持杜威的“兒童中心”教育信條,讓兒童在玩耍、游戲等各種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另一類是公辦學校,這些學校主要遵循傳統的教育理念,按學生年齡分班教學,而這往往導致班級人數眾多,學生個性難以得到充分發展,并且教師通常采用標準化考試評價學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事實上,家長們更樂意選擇能夠全面發展學生個性的學校,但這類學校幾乎都是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令多數家庭望而卻步。在這種兩難的抉擇中,AltSchool隨著信息化的浪潮應運而生。甫一成立,AltSchool便獲得了多位知名硅谷投資者的追捧,該教育機構也被譽為信息化時代學校的原型。現在,AltSchool已經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紐約布魯克林等地開辦了新校區。
一、AltSchool的教育理念
(一)個性化的教育理念
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是AltSchool辦學的出發點,也是最大亮點。其以“讓每個兒童都能接受適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學習”為辦學目標,創造出了一種個性化的教育模式。AltSchool為每位注冊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深度訪談,安排指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根據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優勢與劣勢整理出一份獨特的個人學習檔案,并協同學生和家長共同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個性化學習計劃(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正式開學后,學生可以隨時通過AltSchool提供的網絡平臺查看教師為自己安排的學習任務(Playlist),自由安排學習任務的實施順序。在學生的學習任務列表中,既有個人任務,也有小組合作任務;教師為每位學生設定的學習目標,既包括近期目標,也包括長遠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難度適宜的課程,可以通過跨級、混齡等多種教學方式選擇學習。AltSchool所有措施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每個兒童都能得到充分的個性化發展。然而,在現行的學校教育模式主導下,大多數學校普遍采用統一標準要求學生,用標準化的考試分數衡量學生,如果哪位學生出現學習步調落后、考試分數偏低,就會被貼上“壞孩子”“另類學生”等標簽,不為師生所認可。學生就像生產流水線上規格統一的產品,失去了個性與創造力,學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發展,個性被抹殺。而在AltSchool的辦學者看來,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教育應當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在信息化時代,借助于數字技術的強大支撐,學校應該而且能夠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好的選擇、更多的適應以及更精準的教育。[1]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是現代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AltSchool作為信息化時代的學校典范,在這方面表現得更是不遺余力。AltSchool圍繞學生的興趣與發展可能,為學生提供各種方便快捷的網絡學習資源,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予以及時回應與反饋,實現了按照學生學習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目的。盡管AltSchool實現了數字化教學,處處洋溢著信息化的氣息,但他們依然認為各種先進的科技產品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服務性工具,而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若單純從知識傳授的角度來看,當前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化技術完全可以替代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職業。然而,AltSchool堅持認為,他們只是采用技術手段促進傳統的面授式教學發展,而不是讓現代教育技術取代教師的教學[2]。AltSchool旗幟鮮明地表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以及建議者,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要構建一種平等互動的交往關系。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AltSchool的師生都可以隨時面對面地交流或借助網絡平臺展開互動,在交往的過程中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困惑,而且教師能從學生那里獲得自己所不知道的“另一個世界”,實現了互聯網時代師生間的雙向交流。
二、AltSchool的辦學特色
(一)學校微型化
AltSchool嚴格控制辦學規模,走微型化的辦學道路。2013年建立的第一所學校,僅招收了20名學生;2014年學校數量增加到4所,也才只有140名學生;2015年學校數量增長到8所,總計330名學生。從外觀上看,每一所AltSchool的校區都很不起眼,占地面積也不大,除了幾間簡單的校舍和一個小型的運動場外,便沒有更多的建筑與附屬物。因此,用“微型”這個詞來形容AltSchool一點也不為過。微型化的辦學模式使AltSchool的辦校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具有運行靈活、管理方便的優勢,能夠顯著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AltSchool并沒有像傳統學校那樣采用年級制,而是以不同年齡混合分班的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AltSchool每個校區的班級總數一般不超過4個,通常將學前和一年級學生分為一個班,二年級至五年級學生分為一個班,六年級至八年級學生分為一個班,九年級及以上的學生分為一個班。每個班的學生人數不允許超過25人,且至少要為每個班配備2名專職教師。雖然AltSchool學校規模小,但絲毫不影響其正常的教學活動。AltSchool為此專門組建了一支信息技術工程師隊伍,他們會根據師生需求研發與教育教學活動相配套的軟硬件,為學校的個性化教育提供平臺和工具支撐。他們運用大數據技術采集師生教育活動中的各種信息,在對數據加工處理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把脈問診”,為教師改進教育質量提供依據和指導。一方面,AltSchool積極構建良好的社區關系,充分利用所處社區的豐富教學資源,彌補因學校規模小而帶來的不便;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交往機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實現家校之間的良性互動。
(二)教學小班化
小班化教學是AltSchool的核心競爭力。雖然AltSchool以個性化教育為辦學理念,但其明確表示并不是要辦成一對一式的貴族學校。鑒于以往學校教育中生師比過高而難以兼顧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弊端,AltSchool嚴格控制班級規模,以便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教師也可以更好地發掘學生的潛能。AltSchool是根據學生的優勢與能力來開展分班教學的,這克服了傳統學校教學同質化的問題。為了避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學習進度滯后的學生“吃不好”,AltSchool允許學生跨班級學習相關課程。例如,一個對數學很擅長的四年級學生可以跟著七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課程,而該學生的其他課程則仍可以保持與四年級學生同步;假如他的閱讀與寫作課程落后于正常水平,他可以跟隨低年級的學生一同學習。總之,AltSchool的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選擇適合的班級或課程。AltSchool開發的教學軟件也為小班化教學提供助力,使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同時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反饋數據又會成為其他教師的教學參考。基于先進技術手段的小班化教學,使AltSchool的學生享受個別化輔導與咨詢的機會大大提高,這樣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小班化教學為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課程多樣化
為學生提供多樣化課程是AltSchool推行個性化教育的重要舉措。曾有一位家長這樣評價:“在AltSchool,課程取決于學生,而不是學生屈就于課程。”AltSchool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差異的基礎上,依據每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計劃提供數量充足、內容豐富的課程。從課程內容方面而言,AltSchool的課程主要涉及4個領域,分別為思維、生存、交際、知識與經歷。思維領域的課程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推理能力和創造力;生存領域的課程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律意識和自強精神;交際領域的課程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知識與經歷領域的課程包括歷史、語言、數學、科學等眾多學科。AltSchool還為學生量身打造豐富多樣的課外課程,譬如AltSchool會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所在社區可資利用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藝術、健身及科技等方面的課程。教室已不再是AltSchool開展教學活動的單一場所,他們會因地制宜地利用博物館、科技館、城市公園、學術會場等空間,將刻板抽象的理論知識生動具體地呈現給學生。在AltSchool,學生甚至可以跨校區選課修讀。涉獵廣博、內容豐富的課程不僅是AltSchool對學生個性化發展負責的表現,同時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而能夠獲得深層次的學習體驗。總之,AltSchool要盡最大的可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多元化課程,以打造學生的T型知識結構,使學生成為集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于一身的人,培養21世紀的終身學習者,讓他們不僅有知識、有人格力量,而且能對現代世界產生影響。[3]
(四)家校聯系網絡化
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外部條件。為此,AltSchool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建立起網絡化的家校聯系。AltSchool每天都要通過專門的軟件對每位學生的課程完成情況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反饋,每周要對每位學生的學習任務列表作出階段性評價,所有這些評價結果都會實時傳送給相關教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以便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個性化學習計劃作出及時調整,也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學習和生活狀況。AltSchool認為,孩子的發展不僅和學校有關,而且深受家庭教育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模仿對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改變家長的態度與行為,同樣會對孩子的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AltSchool十分注重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通過實體與虛擬相結合的“學習型社區”(Learning Community),AltSchool將學校與家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AltSchool的信息技術工程師還專門研發了Altvideo(一種課堂實錄視頻軟件),它能夠把學生的課堂活動全方位地錄制下來,這樣既可以供教師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又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除了通過技術手段增進家校聯系,AltSchool還設置了專門的“家校訪談時間”,在這個固定的時間段,家長可以到校與教師展開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問題,商議孩子個性化發展的目標和計劃。
三、AltSchool:未來學校的發展方向?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生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后來,人們將之稱為“喬布斯之問”。AltSchool的辦學探索是對“喬布斯之問”的一個回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當今教育變革注入了新的元素與活力,那么,AltSchool是否代表著未來學校的發展方向呢?
(一)AltSchool是否創新了教育理念?
作為一種新近崛起的教育機構,AltSchool只不過是馬克斯·文迪拉借助科學技術實現其教育理想的一次開創性實踐。在計算機鍵盤上,“Alt”鍵意味著“替換、更改”,文迪拉以之作為學校的名稱,表達了其對現有學校教育秩序的不滿。他要建立一所新的學校,打造21世紀個性化教育的新模式。AltSchool帶來的振動效應,事實上也對美國學校教育構成了挑戰,迫使傳統學校積極回應信息化時代的訴求。至于其是否會引起美國學校教育模式的變革,是否代表著未來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恐怕還需要繼續觀察。
當然,在實施個性化教育的過程中,AltSchool確實有許多新做法可供借鑒,特別是其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客觀而言,AltSchool就是借助現代技術平臺創辦的一所微型學校,使傳統學校教育過程中不能實現或難以實現的一些教育舉措在AltSchool成為可能。在教育理念方面,AltSchool并沒有很大的創新。AltSchool的“個性化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等教育理念仍和傳統教育一脈相承,只不過現代科技為AltSchool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使其在個性化教育實踐上向精細化、可操作性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4]。另外,AltSchool所倡導的價值觀,如關注學生、活力、嚴格、多元、伙伴關系、有趣、致力于服務社區等,也沒有實質性的創新,只不過AltSchool在踐行這些價值觀方面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性而已。信息化時代的學校,不僅要在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更應有新的教育理念引領學校發展。
(二)AltSchool能否有效提升教育質量?
個性化教育是AltSchool的亮點,也是其提升教育質量的著力點。然而,AltSchool的個性化教育離不開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因為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個性化教學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否則便不具備可行性。可以這樣說,AltSchool就是信息技術的產物,利用科技帶來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學校教育。事實上,AltSchool背后有一個強大的技術支撐團隊,約有1/3的員工是信息技術工程師。一方面,他們從技術方面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度研究,將知識結構化,從而開發出一個個獨立的知識模塊,搭建起AltSchool的教學數據庫。AltSchool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工具,有效改善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
從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的方面而言,AltSchool顯然比現行的學校做得好很多。AltSchool個性化教育的辦學探索給美國基礎教育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但其能否顛覆現有的學校系統,最終還是要看其教育質量。2009年,美國教育部抽樣調查了2.1萬名中學生,結果顯示,美國中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上的能力與30年前,即個人計算機進入家庭和學校的時候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差異[5]。這項實證調查曾在美國教育界引起軒然大波,使人們對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質量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2010年)》指出,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就需要實施由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而不是漸進式的修修補補。至于AltSchool能否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我們對此應抱以開放審慎的態度。
(三)AltSchool能否成為一種普及化的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學費昂貴,但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公立學校的班級規模往往過大,教師難以顧及學生的個性發展。正是出于這種兩難選擇,文迪拉毅然決定嘗試創辦“另類學校”—— AltSchool。然而,從目前AltSchool的收費標準來看,2萬多美元的學費對大多數美國家庭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文迪拉在改變當前學校形態的同時,并沒有將教育費用降下來,這恐怕多少有悖其初衷。由于AltSchool引領了信息化時代學校教育的新風尚,眾多投資者對其慷慨解囊,這有效解決了制約AltSchool迅速發展壯大的資本瓶頸。但投資者是要尋求回報的,因此,我們可以預見AltSchool在短期內難以降低其收費標準。
AltSchool是IT界精英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校教育問題的大膽探索,從其3年來的發展看,AltSchool取得的成績引人矚目。當前,AltSchool已在舊金山、帕洛阿爾托、紐約、芝加哥等地開辦了新校區,并且在其他城市積極籌建更多的分校。AltSchool愿意與傳統學校展開合作,向合作學校開放其教學平臺和教學軟硬件,將其教學模式移植到合作學校。顯然,AltSchool的志向不只是辦更多的微型學校或者尋求更多的合作學校,而是為了構建一個微型學校的協作共同體,推廣其教育改革經驗,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生態系統,成為改造美國學校教育的典范。那么,AltSchool要想成為未來學校的發展方向,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就必須降低學費,這樣才有利于其成為一種普及化的教育機構。
參考文獻:
[1]余勝泉.沒有了圍墻,未來學校將會怎樣轉型[N].中國教育報,2016,5(17):08.
[2]AltSchool. How We Hire Our Educators[EB/OL].https://www.altschool.com/education,2016-05-25.
[3]AltSchool. Our Approach[EB/OL].https://www.altschool.com/education#curriculum,2016-05-25.
[4]張征,張敏雪.個性化的課程[J].上海教育,2015(35):12-13.
[5]王慶環.“喬布斯之問”問出什么教育問題?[N]. 光明日報,2015,12(08):14.
編輯 郭偉 校對 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