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麗
2016年5月的一天,墊江縣坪山鎮迎春村。
5組村民楊小林從村里的“五彩田園生活館”走出來,手捧剛收取的網購包裹。
幾天前,楊小林把雞蛋送到這里。通過電商,這些農村土雞蛋插上“翅膀”,被銷往全國各地。
“不用再跑到兩公里外的坪山場鎮去取包裹了?!?/p>
“不用趕場天背著雞蛋去賣了。”
提起電子商務,楊小林就連豎大拇指:“撇脫(方便)!”
此時,渝北區龍景花園小區里,居民陳友平正在給孫子煮網購來的土雞蛋。
這些雞蛋就來自迎春村。
陳友平也給自己煮了一碗:“是小時候的味道——安逸!”
“覆蓋之戰”
盡管有一天就簽約9家“五彩田園生活館”電商服務站的成績,呂翔仍然感覺到壓力很大。
呂翔是“五彩田園”市場總監,常常一天要跑十幾個村宣講農村電商政策。
2015年,為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重慶出臺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提出,力爭到2017年,全市農村電商運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每個區縣建成1個以上區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每個鄉鎮建設1個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每個村建設1個電子商務服務點,區縣、鄉(鎮)、村三級服務體系銜接順暢。
政策利好之下,電商爭奪戰在重慶田間地頭打響。
最激烈的戰役,是農村電商物流的起點和終點——電商綜合服務站。
阿里巴巴來了,京東來了,蘇寧云商來了……一場以互聯網速率推進、以覆蓋農村潛在電商市場為目標的“閃電戰”席卷重慶農村。
2015年,京東啟動農村戰略。10個月后,“京東幫服務店”就完成了對重慶的全覆蓋,覆蓋面達1000個鄉鎮、9000多個村。
同時,阿里巴巴也相繼在秀山、奉節等區縣打造“農村淘寶”項目,建立縣級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在奉節催生出令人羨慕的“奉節速度”。
通過一個叫“郵掌柜”的軟件,中國郵政也讓“郵樂購”農村電商服務點迅速發展,目前已經覆蓋重慶32個涉農區縣,有2000多個網點。
…………
面對重慶農村的巨大市場,本土電商也躍躍欲試——秀山“武陵生活館”、墊江“沃土街”等本土品牌相繼崛起。
隨著一家家電商服務站拔地而起,重慶農村電商渠道也開始向前延伸。
打通節點
2016年4月,墊江縣坪山鎮古佛村9組。
劉清林年近七旬,拄著拐杖。人老心不老的他不愿意落伍,因此平時也常會上網。正因為對互聯網的了解,他果斷完成了一件“大事”——將經營十年的小賣部“變身”為一家“五彩田園生活館”。
“五彩田園生活館”是重慶市重點打造的農業產品電商企業品牌。在墊江縣各個村,都能見到“五彩田園生活館”那塊醒目的綠色招牌。
而在這塊招牌背后,農村商貿模式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革。
從此,劉清林的店里不僅能為村民提供日常購物、代銷農產品等傳統服務,還增加了幫助村民收寄、代領快遞,以及提供網上代繳水電氣費、網絡購票等服務功能。
“通了快遞,買不難了,賣也不難了。”
“以后國外的產品,在我的店里也能買到。”
對這次“變身”,劉清林深感滿意。
在另一個村子,大學畢業生譚小奉也開起了“五彩田園生活館”。
“我覺得‘五彩田園’最有意義的功能是收購土雞蛋、鴨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市場?!?譚小奉說,“以前看著村民們種好的蔬菜瓜果因為賣不出去而爛在地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現在能為他們找到銷路,村民們高興,我也就高興了?!?/p>
“我們是小賣部,更是農村電商服務站。”譚小奉說。
通過小賣部競相“變身”,農村電商服務站在墊江迅速發展起來。
2016年1月6日,“五彩田園”首家體驗店在墊江縣三溪鎮箐口村開業。短短半年時間,“五彩田園生活館”已經發展了88家店,覆蓋墊江全縣26個鄉鎮街道,輻射幾十萬人口。
隨著“五彩田園”服務網絡不斷延伸,困擾墊江農村電商的“最后一公里”,通了。
效應初顯
墊江縣鶴游鎮石鼓村村民張老漢,每天都會拄著拐杖到開業不久的“五彩田園生活館”看看。他喜歡到生活館里瞧一瞧有什么稀奇東西賣,也常到電商服務站門前的小臺階上站一站,聽聽別人說些什么。
“你家雞蛋賣了多少錢?”
“今天還有便宜的菜籽油嗎?”
…………
在電商服務站,鄉親們經常這樣討論——聽起來雞毛蒜皮,卻件件攸關村民生計。
討論聲中,電商服務站漸漸成了村民們的“根據地”。
而“撇脫”“找錢”“安逸”也成為墊江農村電商服務站頻頻響起的關鍵詞。
這些詞匯,是重慶農村電商的互聯網思維:農民“撇脫”,電商“找錢”,農產品消費者“安逸”。
正是這樣的熱鬧,吸引張老漢常到服務站看看。
“每天忍不住要到這里來轉轉?!睆埨蠞h說。
星星之火,也點燃了“創客”們的熱情——在農村創業人群中,開辦電商服務站已成為一個流行選擇。
在廣大農村群眾高漲的熱情中,重慶農村電子商務也開始助力農民增收。
“原來只能賣2元一斤的臍橙,現在漲到了6元?!狈罟澘h白帝鎮八陣村村民,對“農村淘寶”催生的變化欣喜不已。
“土雞蛋可以賣到3元一個!”秀山縣平凱鎮鄧陽村農戶敖福云,也因“武陵生活館”喜上眉梢。
林立田間地頭的電商服務站,正在讓本土的農產品“飛起來”——重慶市農委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農產品網上銷售總額達到27.6億元,比2014年增長155.6%。
當前,全市已有15個區縣基本建成區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并累計建設了1600多個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