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60多歲的李良蓉看上去只有40歲,這讓不少人很驚訝。
印象里,一個經常跋山涉水選種育種的農業科技專家,應該是皮膚黝黑、手腳粗壯。
而眼前的李良蓉,嬌小的骨架、細膩的皮膚,舉手投足間透出一種靜謐。
“是臍橙滋養了我,臍橙富含花青素,抗衰老?!崩盍既氐幕卮鹱屓嘶腥淮笪?。
30多年來,李良蓉在奉節的崇山峻嶺之間穿梭。
李良蓉很享受與臍橙相守終生的這份“橙緣”——臍橙滋養了她,她也將一生奉獻給了臍橙。
兩位老人
1978年,27歲的李良蓉被分配到奉節縣外貿公司做臍橙推廣,給兩名大學生專家當助手。
1986年9月的一天,李良蓉和兩位老師外出取土考察。
雨過天晴,奉節石馬河的水位漲到了大腿深處,李良蓉二話不說挽著褲腿就下了河。
這時,從對面過來一位70多歲的老人,一只手提著草鞋,一只手提著一個小包袱,東歪西倒地就下了河。
老人剛下河走了幾步,突然一個趔趄摔倒在水里。
說時遲,那時快,李良蓉飛快地將老人扶住,并用力拽出水面,與兩位老師合力將其拉到了岸邊。
老人很傷心地坐在岸邊一言不發,而他手里的包袱滲出了液體。
原來,老人已經有40天沒吃過鹽了,準備將攢了一個多月的雞蛋拿去換鹽,不想被石頭給砸破了。
說到這里,老人淚水涌了出來。
李良蓉安慰完老人后,將攢了很久的5元錢遞給了老人。
老人很感動,問:“你們是做什么的?”
李良蓉將此行的目的告訴了老人。
誰知老人唉聲嘆氣地說:“低山有果果賣,怎么不到我們石廟村去看能不能種臍橙???”
李良蓉回頭望著兩位老師,他們擺手說:“石廟要能種臍橙,中國所有的地方都能種了?!?/p>
當時,理論上認為臍橙只能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地方種植。
看到老人傷心的樣子,李良蓉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海拔300米以上的石廟種上臍橙”。
當年,縣外貿公司改革,臍橙推廣工作被分離出來。在決定去留時,那位老人的話讓李良蓉毅然決定“下?!保^續走臍橙的研究之路。
這之后,李良蓉結識了一位支援西部建設在奉節工作的上海人高慧英。
有一年元旦,李良蓉去上海辦事,高慧英委托她給在上海的母親帶點奉節臍橙回去。
經過精挑細選,李良蓉為其母親帶去了幾箱最好的奉節臍橙。
當高慧英的母親嘗了一口后,趕緊吐了出來,連連說:“這個太冰,吃不了!要長在夏天多好?!?/p>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又一個新的目標藏在了李良蓉心里。
為了兩位老人的心愿,李良蓉開始了漫長的臍橙研究之路。
獨闖農科院
“海拔300米以上地方真的不能種臍橙嗎?”
取樣回來,這個問題讓李良蓉輾轉難眠了無數個夜晚。
“不行,我一定得搞清楚!”李良蓉暗下決心。
一次,在與老師的交流中,李良蓉得知研究柑橘的最高機構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也知道了研究柑橘的最權威的專家叫沈照敏。
“沈照敏?我得去見見這位專家,去討教臍橙種植知識!”李良蓉心里有了主意。
于是,李良蓉又開始攢錢,她每月將自己工資存上一兩元。
終于,1986年底,攢了8元錢的李良蓉決定啟程獨闖位于重慶北碚區的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
為節省錢,李良蓉選擇了水路,并選擇了一條運豬的船。
從未走出奉節的李良蓉,一路上摸爬滾打,終于到了重慶北碚。
進了研究所后,李良蓉就直呼:“我要找沈照敏!”嗓音響徹整個樓道。
不一會兒,一個男同志把李良蓉叫到辦公室,問:“你找沈照敏有什么事?”
李良蓉說:“我想問問‘她’海拔300米以上可不可以種植臍橙?”
這位男同志上下打量著這個目光執著的小姑娘,突然“撲哧”笑了:“你怎么渾身是土,連眼睫毛上都是土!”
李良蓉將自己一路的經歷全盤托出,又回到了自己的正題上。
男同志答道:“我說可以種,但又沒有哪個種過,我說不可以種,也許可以。只有去試,世上的事情只有相對的,沒有絕對的?!?/p>
李良蓉反復琢磨著這句有點繞口的話。
接著,男同志取出一張飯票:“你一定餓了,去食堂吃頓飯再走吧!”
李良蓉拿著飯票起身離開,結果又被男同志叫住了:“小姑娘,我會有機會去看你的!”
直到這時,李良蓉才知道眼前這位男同志就是所長沈照敏,后悔自己還以為別人是個女專家。
但沈照敏的一番話激起了李良蓉大顯身手的興趣。
回到奉節后,李良蓉就在海拔超過300米的城關區興家村承包了幾十畝土地種植臍橙。
三年后,結果證實,300米以上地方完全可以發展臍橙。
如今,李良蓉果真把臍橙種到了石廟村。
“但那位老人已經不在了!”李良蓉稍感遺憾。
選育良種
高海拔種植臍橙成功后,李良蓉有了更大的發展目標。
1989年,李良蓉貸款100萬元,建立了三峽臍橙研究基地。
“如果一棵臍橙樹上能掛兩種臍橙,這邊開花,那邊掛果,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臍橙就好了?!碑敃r,這只是一個夢想,臍橙是無性繁殖,其繁衍后代主要靠變異進行。“每萬畝臍橙樹就有兩三棵牙變,關鍵要認真觀察和分辨?!崩盍既卣f。
奉節縣擁有數十萬畝臍橙種植地,李良蓉就在這個天然數據庫里忙開了。她著手收集種植晚熟臍橙方面的資料,并開始跋山涉水尋找植株。
一次,李良蓉到草堂果園一熟人家去收買臍橙。
在草堂中學后墻外采摘臍橙時,李良蓉發現一株與其他果實熟期不同的植株。
一打聽才知道,這株臍橙元旦前后還很酸,待到開春過后路過的人就會陸陸續續把這株臍橙摘完,還從來沒人知道到底什么時候成熟。
李良蓉眼前一亮——這正是她需要的東西。
于是,李良蓉立即買下了這株臍橙,并開始培育。
經過三年的性狀觀察,一切數據都滿意后,李良蓉開始把這株臍橙移栽到自己的臍橙園,并繼續觀察其生長、開花、結果……那些日子,當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已經乘渡船到了河對岸,踏著一條羊腸小路到了臍橙園,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觀察、記錄,太陽落山了,她才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到家里。
到了培育的關鍵時期,她甚至就在附近農家過夜,晚上還會去觀察好幾次。
嫁接后,又是周而復始的晝夜觀察,花期、轉色期、成熟期……李良蓉都做了詳細的記錄。
性狀觀察、優系單株、復壯日記……一件件工作記錄著李良蓉十幾年的艱辛。
“性狀觀察3年、小試9年……一個品種的選育要經過十幾年的試驗,才能得以推廣?!崩盍既卣f。
踏著一條重巒疊嶂的臍橙新品種選育路,李良蓉的身邊,只有清風白云作伴,只有蚊蟲圍繞叮咬。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2年,經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柑橘專委三年現場嚴格檢測審定,紅翠2號優質晚熟臍橙被鑒定為新品種。這時,李良蓉又想起了那位上海老人。
此后,紅翠品種選育不斷推陳出新。到2015年底,紅翠2號得以大規模推廣種植,紅翠1號、5號、6號及紅翠香橙等系列品種陸續獲得新品種認定并逐步推廣。
富民千萬
李良蓉和她的“紅翠”系列逐漸聲名遠播,國內外專家慕名而來。有人出大價錢買“紅翠”系列品牌,但都被李良蓉拒絕了。
“富己‘千萬’不如富民‘千萬’?!崩盍既赜米约旱难芯砍晒菁傲思亦l父老。
2008年,鶴峰鄉一名干部拜訪李良蓉。
“李老師,你來幫下我們鄉百姓脫貧致富吧,也順便幫我搞一下政績!”那個干部說道。
李良蓉一聽火了:“前半句還像句人話,后半句惹到我了?!?/p>
“不去!”李良蓉當場回絕。
那個干部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但鶴峰鄉的百姓沒有放棄。
68歲的王立圩帶領幾名村里的老人來到李良蓉的基地。
“李老師,我們種的臍橙又酸又苦又小,賣不出去,全爛在地里了,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娃兒上學都成問題……”
看著幾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李良蓉早已心軟了。
2009年1月30日,李良蓉來到鶴峰鄉考察。
一路顛簸,拐了179道拐,李良蓉深刻體會到了這里的貧窮。
“老鄉們,十天后,我來幫你們嫁接新品種?!崩盍既丶拥卣f。
當年2月10日,李良蓉帶著30位嫁接專家、50位工人,以及5輛運苗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鶴峰鄉。
58天的熱火朝天之后, 鶴峰鄉開始孕育新的希望。
為嫁接新品種,李良蓉無償投入了170萬元。
如今,鶴峰鄉的臍橙遠銷東南亞。
為更好造福鄉親,李良蓉成立了夔門紅翠臍橙種植合作社有限公司,與農民建立了牢固的生產合作關系,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公司+科研基地+生產合作社+果農”的合作化道路。
目前,臍橙種植合作社已經發展到了8個,種植面積2萬多畝,惠及果農近2.1萬人。
接下來,李良蓉還有兩個目標:“一是建一個投資上千萬元、儲量一萬噸的儲藏庫,讓晚熟臍橙能夠增加保鮮期;二是建立一個集臍橙觀光、休閑、科研等為一體的現代臍橙村?!崩盍既卣f。
如今,李良蓉仍然在她的臍橙園里續寫這份“橙緣”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