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古時的知府,相當于現在的地市級。可自詡“清廉”的南京市雨花臺區板橋街道原副主任尚奮榮,級別比古時的知府低多了,只能算是個“芝麻官”,可他官小貪心大,偏要與古人叫板比試,創下了“三年‘芝麻官’,百萬雪花銀”的“政績”。2015年10月,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向社會通報了這一類“蠅貪”的典型案例。
尚奮榮于2007年1月擔任雨花臺區板橋街道副主任,“官”雖不大,但手中的權力不小,他分管城管和物業,同時分管街道下屬的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
平心而論,尚奮榮也不是生來就貪,進入官場后較長一段時間,尚能嚴于律己、勤奮工作。案發后區里的一些干部這樣評論:“論為人和能力,尚奮榮都不差。”可自當上副主任分管房地產開發后,因為手中有權,立馬成了一些房地產老板競相追逐的目標。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除了熱茶熱臉熱捧,還有美言美食美女侍候,更有甚者,則追在屁股后面不時地扔“炸彈”。
一旦走進權力的磁場,成了老板們的“香餑餑”,尚奮榮人生的羅盤就亂轉了,心中的貪欲就像野草般瘋長,“小收收”很快演變成了“大拿拿”。
板橋街道下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老板周道(化名)算把尚奮榮研究透了,為用其權謀私利,就在“送”字上狠下功夫。2007年上半年,他第一次登門與尚奮榮見面,就送了個“大”的,一個裝有4萬元現金的紅包。尚奮榮一見大喜,嘴上說:“你來這一套干什么!”心里卻想,“這小子會來事,值得交往!”盡管嘴里說不要不要,手卻伸了過來,裝進了辦公室的抽屜。
2007年下半年,板橋街道有一個新建中心村的項目,周道得知后找到尚奮榮,想攬工程。尚奮榮知道這姓周的出手大方,好處不會少,當即滿口答應。在其運作下,這項工程自然非周道的公司莫屬。
周道賺了錢,豈能忘記尚奮榮。2008年春節,他一個電話打過來:“尚主任,忙啥呢?有空到我辦公室來坐坐!”尚奮榮就喜歡接這樣的電話,他深知如今老鄉找有麻煩,老板找有好處,當即屁顛屁顛地趕來了。兩人聊了一會,尚奮榮要走,周道也沒挽留,迅即取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紙袋子,送到尚的車上。回到辦公室,尚奮榮打開紙袋一看,里面是一沓沓的百元大鈔,總共20萬元,笑得兩眼瞇成了一條線。
嘗到甜頭,只要周道要攬工程,尚奮榮總是有求必應。周道想得周到,從不讓尚奮榮失望,每次都要奉上10萬或20萬元的“感謝費”。
2009年春節期間,尚奮榮買房,將信息透露給周道,說“手頭有點緊”。周道是何等的精明,立馬排憂解難來了,送上20萬元現金。這一年尚奮榮再婚,周道又不失時機地送來10萬元的賀禮。
就這樣,從2007年到2010年,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周道共送給尚奮榮84萬元人民幣。將尚奮榮喂肥了,周道也不瘦,僅尚奮榮給的工程項目,就讓他賺得盆滿缽溢。
尚奮榮讓周道發財,惹得當地另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眼紅,也來效法仿照,尋機給尚奮榮送錢送物,僅中秋和春節的“過節費”,尚就得了13萬元。
印度詩人泰戈爾有句名言:“罪惡得先發展到最丑惡的地步,然后才能炸裂,才能可憎地消滅。”法律豈容尚奮榮不斷上演“小官巨貪”的丑劇。
2015年1月,尚奮榮的丑劇落幕,被法院以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