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琴
去年底,上海市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由居民自籌資金安裝的電梯在普陀區怒江苑7號樓正式運行了。該樓居民自定方案、自我協商、各擔任務,讓曾經卡在“居民意見不同意”這一最大障礙上的老公房加裝電梯項目成功實施,也給其他有心無力最終“半途而廢”的居民樓指出了“不靠政府靠自己”的新路。
緣起:樓里的老人搬去他處
“我的母親今年86歲了,從好幾年前就行動不便,特別是走樓梯,對她來說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奔易∑胀訁^怒江苑小區7號樓602室的朱紅紅曾經為母親上下樓的問題焦頭爛額。怒江苑小區建成于1998年,屬于售后公房。7號樓的建筑格局為一梯兩戶,底層是車庫,從一層半開始共有6層住戶,總高7層?!安灰f我母親,我自己爬7層高,也只能慢慢來,途中休息一下,等到了家門口,總要喘上會兒?!敝旒t紅說,每次母親上下樓,都是讓自己的兒子背著奶奶慢慢走,“后來實在是累得沒辦法了,只能狠狠心,把老人送去了敬老院。”
居民自治觀念的改變遠比一兩部電梯的成功運行更有意義
2014年年初,住在五樓的鄰居陳雅薇告訴朱紅紅,她的父親因為爬不動樓只能去別人家住。而整棟7號樓12戶人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了七成,上下樓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一個很嚴峻且今后將更為凸顯的難題。“聽說市里有政策,支持老式公房加裝電梯,我們能不能走走這條路?”朱紅紅和陳雅薇一拍即合,兩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得到一部分住戶的響應后,決定為7號樓加裝電梯。
感動:樓內居民百分百支持
為多層老式公房加裝電梯到底有多難?早在十年前,上海就已有媒體呼吁盡快將加裝電梯擺到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以應對洶涌而來的深度老齡化浪潮。這些年來,住房、消防、綠化等相關職能政府部門召開了無數次協調會,最終明確了老式公房加裝電梯的流程和法律依據,在政策層面上為該項目的推進奠定了基礎??紤]到居民自籌資金困難等實際情況,2012年,市老年基金會等聯系了電梯生產廠家,免費向靜安、普陀、浦東新區等地的7幢多層住宅贈送電梯,但最終僅有兩幢成功裝上了電梯。
加裝電梯究竟難在何處?這些年來盡管有很多老年居民為上下樓所苦,要求加裝電梯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有的老專家甚至設計好了安裝圖紙、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仍功虧一簣。“2011年,上海市發布《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要求增設電梯需經過所在幢房屋的全體業主同意;涉及占用小區土地或專有部位的,應當征得相關權利業主2/3以上同意。很多沒有裝成功的其實都是卡在這里,居民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鄙虾J欣夏陮W學會秘書長孫鵬鏢說,一樓的居民不需要使用電梯,而其他樓層的居民由于人口數量、年齡、經濟條件等不同,對電梯的實際利用訴求也各不一致,因此,意見很難統一。一旦這道坎邁不過去,接下來的一切方案就都落了空。
但朱紅紅和陳雅薇卻很幸運,7號樓里的居民心都在一起。“人家都說,我們能裝上電梯是奇跡。但我覺得,成功的關鍵是樓里每戶人家的支持?!敝旒t紅由衷地說。2014年3月20日,7號樓就加裝電梯事項進行了第一次意愿征詢,樓內12戶居民全部同意。101室和102室的住戶盡管不需要乘用電梯,如電梯安裝成功也會對樓道的通風、采光等產生一定影響,但當朱紅紅把征詢單送上門的時候,他們二話不說就勾了“同意”。他們說,將心比心,樓上鄰居爬樓梯那么苦惱,裝電梯應該支持。7號樓的樓組長、202室的戶主李兆清因工作關系常駐外地,接到朱紅紅的電話后,不僅一口應允,還自告奮勇擔任項目組組長,平時經常打電話回來出謀劃策,每周則必定回一次上海了解進展如何。201室的業主王女士由于丈夫患病,為補貼丈夫看病的費用,將在怒江苑的房屋出租,全家則租住到費用更便宜的郊區。得知樓里要裝電梯,她毫不猶豫答應出資,“讓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好一點,我怎能不同意?”
后來,樓上的居民商議要湊點錢給一樓的住戶發一份“和諧獎”,感謝他們對加裝電梯項目的無條件支持?!板X不算多,每戶5000元,略表心意而已。但他們怎么也不肯要,說都是鄰居,情誼無價。”朱紅紅說。
摸索:為了一個目標群策群力
為了促成加裝電梯的事,7號樓成立了加裝電梯項目組。朱紅紅那時剛剛退休,她推掉了返聘的工作,專門干起了辦理申請、報批等最辛苦的“跑腿活兒”。和外界猜測的不同,7號樓里沒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公務員的任何背景,就這樣拿著一本政策開始了一個一個部門蓋章的“馬拉松跑”。
怒江苑所屬的怒二居民區居委書記毛萍芬告訴記者,在整個加裝電梯的過程,7號樓里的每一戶家庭都承擔著各自的任務。有的是管工程進度的,有的搞財務工作,有的專門跑職能部門,有的跑電梯廠商……所有的事情,都是居民們自己協商、開會討論、拿出方案。居民們統計過,一年多來,大小會議開了40多次,每次都是在樓里某戶居民家中就地擺開圓臺桌,大家有商有量的。
很多居民眼中“最難搞定”的出資方案就是在這樣的協商中確定了?!斑@個項目屬于完全的居民自籌資金,經測算,包括電梯成本、安裝、土木工程、樓道整修等在內,大約需要64萬元,財政補貼最高不超過24萬。剩下的40萬該怎么分配?之后的使用、保潔、維修費用又該怎么分配?”朱紅紅說,樓里居民們單就費用分攤就開了四五次會,最終商定了方案:一樓住戶不出錢,二樓每戶出1萬多元,樓層越高出錢越多,最高的六樓每戶承擔11萬多元(財政補貼前)。二次征詢時,該方案也得到了全票通過。
自籌裝電梯,除了樓里居民群策群力外,同樣也離不開居委會和業委會的支持。朱紅紅回憶說,當時自己找到毛萍芬時,毛書記就問了一個問題:樓里居民意見怎么樣?“我告訴她,大家基本都同意,毛書記當即就說,你放心去做,居委會一定支持你們!”項目申請書上敲的第一個公章,就來自怒二居委會。
更讓7號樓居民逢人就說好的是怒江苑小區業委會主任馬善祥。為了讓整個小區三分之二的業主點頭,馬善祥樓上樓下不知道跑了多少回。之后,樓里居民討論出的各種各樣的協議、文件都需要馬善祥敲章,前前后后,總有90多個。“無論時間多早,也無論時間多晚,只要我們一個電話,老馬二話不說就過來了。他是我們的專家顧問,很多技術問題都是他幫忙解決的,連項目合同都是請他把關的?!敝旒t紅至今對老馬仍十分感激。
在眾人的努力下,7號樓的居民們花了一年時間,跑遍了市、區的多個部門,終于把審批環節的46個圖章全部蓋齊了。為了支持該項目的順利動工,市建交委還牽頭召集了十多個部門召開協調會,同意在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可以在居民們不搬出7號樓的情況下進行施工。
后續:小區另三棟樓居民心已動
電梯安裝成功后,7號樓居民們自豪地迎接小區居民的參觀,歡迎他們“免費體驗”。由于之前協調方案做得好,居民們在電費分攤上幾乎沒什么分歧?!俺穗娞菀⒖?,電梯外面刷一下,進入電梯后選擇樓層前再刷一下。錢很便宜,完全能承受得起。”居民陸洮谷告訴記者,電費是根據每張卡乘坐的次數來計算的。這部電梯每月的運行電費才70多元,分攤到10戶居民家,多的也不過就是十來元一個月?!拔椰F在每天都要上下好幾趟呢!”老陸笑呵呵地說。
“其實,裝電梯前需要居民自治,電梯運行后更需要居民自治。電梯運行后電費分攤怎么算?萬一電梯出故障了,維修費用怎么出?日常的清潔保養誰來做?”對于這些問題,7號樓的居民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當然是集體協商!”經過多次協商,居民不僅確定了各式各樣費用的分攤方案,還輪流做起了電梯的清潔工作。老陸由于年事已高,沒有被分派到清潔工作,但他卻對鄰居們豎起了大拇指:“這電梯干凈得和五星酒店的高檔電梯比也不相上下!”現在,陳雅薇88歲的老父搬回了她這里住,朱紅紅也決定把母親從敬老院接回來。
7號樓加裝電梯的成功在怒江苑引起了轟動,很多也同樣沒有電梯的居民樓動了心?!艾F在有三棟樓在經歷7次居民會議后已經走完了內部程序,接下來就是走政府部門程序。這三棟樓,選取了小區里三種不同的樓型,如這批能成功,今后,小區里所有的居民樓想要加裝電梯,在電梯選址等技術上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瘪R善祥說。
更令怒江苑居民樂開懷的是,市住建委與市規土局將加裝電梯的審批手續和環節進行了進一步的簡化和優化,走程序所需的時間有望從一年縮減到3個月。行政審批部門從原先的9個減少為住建、規土和市場監管3個部門(市級層面);審批環節也減少為5個:實施計劃、規劃審批、建設審批及監管、特種設備審批和竣工備案;審批事項減少為12個,審批章也由原先的46個減少為15個。一些如民防、衛生、綠化、環保等部門的審批都取消了,即便涉及這些部門,也將通過內部流程征詢意見,不需要業主一處處跑。市住房修建協會作為一個牽頭平臺,承擔加裝電梯的指導和服務工作。
“其實,居民自籌加裝電梯成功的這件事,為小區居民指出了一條新路:我的生活我做主?!泵挤艺f,以往,居民們的觀念是“遇事等政府”,有什么事,第一想到的是政府能為我們做什么,而現在,很多居民會自問“我能為自己做什么”,遇到矛盾了會有意識地相互協商溝通。居委會的角色不再是為一些居民間雞毛蒜皮的事疲于奔命,而是在居民確實需要的時候盡力“托一把”?!霸谖铱磥恚^念的轉變遠比一部、兩部電梯的成功運行更有意義?!泵挤易詈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