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芳 何燕子
產業集群培育已成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問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運用系統思維,通過制定多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才能有效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發展。
制訂合理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科學規劃。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發展還處在培育階段,政府應盡快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指導。同時,也需綜合考慮國外需求、國內競爭、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居民消費和應用范圍等多種因素,引導企業、投資者理性投資。再就是建立預警機制,對行業產能過快增長超出需求等情況,及時給予預警和調整。
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金融支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和升級過程中,金融支持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一方面,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政府應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相應的信貸傾斜政策,制定與傳統產業差別化的貸款利率,政府通過財政貼息、風險補償等方法鼓勵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組建專門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建立新型政策性銀行等方式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貸款服務。另一方面,完善市場性金融支持。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鼓勵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通過市場機制的調節,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企業的特色信貸服務,為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創新。產業創新聯盟是產業組織創新的有效方式,是政府相關部門、企業、科研單位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組建的技術創新聯盟組織,通過多方合作,共同開展高新技術研發、推廣應用、相關項目建設和市場開拓,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這種產業創新聯盟對攻克共性技術難題,推廣技術應用,效果顯著。
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同樣也需要體制創新。新興產業需要新模式。一定程度上,產業模式的創新決定新技術和新服務的引入速度和市場化的推廣速度。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面臨產業模式創新的問題。政府要在政策層面上對產業模式創新給予支持,在管理上應放松管制,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壟斷,開放市場;同時,對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業態,采取包括減稅在內的政策支持。
加大力度培養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式發展的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式發展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術人才。因此,必須通過完善現有的教育體系,在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與新興產業配套的新專業,長期培養新技術人才、產業集群式發展的管理人才,以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長遠發展需要。短期內,可以通過各種強化培訓,對具有專業基礎的技術人才進行系統培訓,以滿足近期發展的需要。同時,高科技企業應該在企業內部營造適合新技術人才成長的寬松環境,實現專業人才的持續培養,以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式發展的需要。
(摘編自《經濟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