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長
新興服務業產生的經濟附加值高,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低、環境污染小,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擴大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推動新興服務業大發展,要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從財稅、金融、收入分配、社會信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實施有力的政策扶持。
實施有利于新興服務業發展的財稅體制機制。一要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增加對新興服務業的投入。發展新興服務業,主要依靠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同時也要注意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完善服務業引導資金政策,增加對新興服務業的公共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二要針對新興服務業不同階段采取各有側重的財稅政策。可建立創新型人才的個人所得稅優惠等制度。三要對民間資本投資高技術含量的新興服務產業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放寬民間資本投資的稅收抵免政策和納稅扣除適用范圍。
建立與新興服務業相適應的金融支持政策。一要建立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大力鼓勵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發展。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滿足不同新興服務業的融資需求。二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降低銀行貸款門檻、拓寬融資渠道、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實現以政府投資為主向以社會投資為主的有序轉換。三要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金融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支持服務生產,也可以通過金融創新,擴大服務消費需求。
健全新興服務業發展的科技保障體系。一要通過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為新興服務業發展提供便捷、廉價、較成熟的公共技術和資源服務,提升新興服務業的科技含量和整體競爭力,實現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新興服務業發展模式。二要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向高新技術企業轉移,通過政府投入和社會化運作方式,搭建科技型企業的融資平臺,建立風險投資基金,解決融資瓶頸。三要在重點新興服務業領域實施科技進步戰略,加強科技進步在這些領域的應用示范。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強對新興服務業的消費能力。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中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高于高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要刺激消費需求,就必須改變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力爭實現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稍快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優化分配結構。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完善以組織機構代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為基礎的實名制信息共享平臺體系、全國重點服務企業平臺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中小服務企業的征信服務等基礎工作,擴大征信系統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推進服務業企業信用檔案系統和信用評級工作,實行服務企業信用報告制度,提高企業服務的信用度和信譽度。
健全新興服務業人才的培養、激勵和評價機制。人才是新興服務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培養、引進和激勵高素質的服務業人才,彌補新興服務業人才嚴重缺失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改革培養機制,發揮學校、企業和研發機構三方的力量,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機制。
(摘編自《學習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