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梁平縣人民醫院腫瘤科302室。
身患重病的爺爺,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這天,他突然睜開眼,還能吞吐些話語。
家里人都知道,這是“回光返照”。
彌留之際,爺爺最放心不下的是我。
“我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把幾個娃培養成黨員。你馬上要上大學了,得入黨!”
我哽咽著,沒來得及回答,爺爺又陷入昏迷,卻一直緊緊地拽著我的手臂。
2007年8月22日,爺爺病故,享年84歲,黨齡53年。
爺爺生在舊社會,解放后一直是村干部。
“老村長是個真黨員。”這是人們對爺爺的評價。
2007年9月4日,三峽學院校園。
懷揣夢想和激情,我來到了大學校園。帶著爺爺的遺愿,“入黨”成為我進入大學后的第一門必修課。
2008年9月29日,我經過一年準備,向學院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入黨是我的夢想,更是我們一家人的心愿。我爭取早日入黨,不僅是形式上的入黨,更是思想上的入黨。”我向黨支部書記坦誠。
2009年12月15日,黨支部黨員大會。
“洪成剛同志學習工作積極肯干,熱心為老師同學服務,綜合素質達到黨員標準,建議組織吸納為預備黨員。”我的入黨介紹人向與會黨員介紹。
“入黨,是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實現對爺爺的諾言。懇請組織給我機會,考驗我,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我向組織承諾。
這天,我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希望你再接再厲,以實際行動兌現諾言。”黨支部書記提出希望。
“我是黨員,我帶頭捐款。”2010年4月17日,青海玉樹地震,我用自己勤工儉學所得,為災區捐款1000元。
因為這筆“豪捐”,我一時間竟成了學校“名人”。我卻顧不上享受“名人效應”,而是加緊做兼職,填補生活費的缺口。
“入黨以來,我最大的感觸是覺得自己被關注的程度更高了,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一定要慎微、慎獨、慎言、慎行。”2010年9月23日,我在黨員培養記錄上寫下這些心得。
“洪成剛同志日常表現大家有目共睹,符合正式黨員標準,我同意按期轉正。”入黨介紹人向支部黨員介紹。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2010年12月15日,我面對鮮紅的黨旗宣誓,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我入黨了,兌現了我的承諾,實現了您的心愿。”2011年春節,我跪在爺爺墳前對他老人家說。
2011年6月25日,我從大學畢業了。
同年7月11日,我來到梁平縣屏錦鎮政府報到,成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農村走出來的娃,好不容易讀了大學,畢業了還回到農村,那大學不是白讀了?”對我的選擇,有人這樣議論。
我卻不這樣認為。
三年大學生“村官”生涯,我天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
我一直謹記爺爺的教導和自己的黨員身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洪‘村官’人年輕,辦事兒卻不含糊,我們相信他。”在考核會上,村里群眾代表向組織部派來的“考官”反映。
2014年8月15日,我成為一名公務員。
“我們村里人都舍不得你,工作上更是離不開,留下來吧!”村支書找我談心。
“夢想的花朵,需要基層的雨露甘霖,才能綻放,我熱愛這片土地。”2014年8月17日,村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選舉我為黨支部副書記——就職講話時,我如是感言。
在歲月的磨礪下,我愈加明白了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形象和標準,明白了自己的追求和奮斗目標。這一切,讓我在基層這片沃土,不敢停歇……
(作者系梁平縣屏錦鎮人民政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