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成彥
在剛結束的全國檢察機關隊伍建設工作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表彰大會上,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榮獲“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稱號。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該院有一支作風過硬、業務扎實的檢察隊伍是分不開的。
近年來,該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重點,以檢察精英群體帶動檢察隊伍建設,2013年至今,共有76個集體、162人次獲區級以上表彰,涌現出全國十佳公訴人、全國監所檢察業務能手等一批在全國、全市具有影響力的先進人物。

睿智決斷,打造反貪精英團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拍蒼蠅”“打老虎”,反腐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也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
面對貪官們日趨隱蔽多樣的貪腐手段和頑固不化的態度,在反貪崗位奮戰了20多年的長寧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唐建中,率領反貪干警們矢志不渝地戰斗在反腐一線。這支年紀輕、學歷高、有著“鐵齒銅牙”的反貪隊伍,在分管檢察長的帶領下,善于“啃硬骨頭”“打硬仗”,用實際行動回應著黨和人民對加強反腐敗工作的要求和呼聲。
5名行賄人,每人12小時法定協查,被控制前已得知行賄官員朱某被捕風聲,拒不配合調查,難道反貪干警就束手無策了嗎?
經過嚴密調查、縝密分析,唐建中決定先從行賄嫌疑人李某入手。李某是某上市公司總經理,曾因一個工程項目的承包權給官員朱某好處費,事后一直提心吊膽。聽說朱某被紀委調查,他經多方咨詢,決定拒不承認行賄行為。面對反貪干警的訊問,李某信誓旦旦:“那筆錢我只是借給他,聽說他被調查了我也很吃驚,正打算通過法律途徑向他討回,這怎么能算行賄呢?”
面對李某的狡辯,反貪干警成竹在胸。協查前,唐建中早已帶領反貪干警針對李某的特點,制定了詳盡的突破戰略,李某的反應完全在反貪干警的掌控之中。反貪干警勸告李某“以借為名”的行賄行為在司法解釋中有明文規定,打破其找借口逃脫的幻想,李某雖然有所松動,卻依然顧慮重重不肯開口認罪。
眼看時間過半,案件仍無進展。李某究竟在擔心什么?唐建中當機立斷,轉變策略,指揮反貪干警針對問題著手調查。
原來,李某擔心,作為公司的總經理,一旦承認行賄犯罪會直接影響公司信譽,引發股價下跌、客戶流失等一系列負面效應,導致公司無法正常運作;另一方面,李某的女兒今年才6歲,自己的罪行是否會影響女兒的健康成長?
了解問題的癥結,反貪干警立刻爐灶重起,在協助調查后期,從情、理、法多個角度給李某指明認罪出路,打消其顧慮,使其最終認罪。結果,正是這“第一桶金”,為朱某專案的深入查處打下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從牽頭與區紀委等部門合作到戰前指揮研判,從偵查中的風險決策到辦案節奏、方向的把握……長寧反貪局依靠院領導的系統指揮和局領導的高效協調,形成了分工明確、高效有序的辦案機制。
2013年以來,長寧反貪局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案件63件79人,查辦副處級以上要案11人,總案值5000余萬元,有罪判決率100%,其中案值超過100萬的案件20件24人,占全部立案總數的1/3,涌現出取證能手、初查能手、突破能手等一批偵查干將。從精細初查到攻堅取證、從審訊突破到深挖犯罪,他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屢創佳績,在上海檢察系統反貪工作評比中獲得諸如集體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真誠觀護,切實落實“寓教于審”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是中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誕生地。30年來,長寧未檢堅持優良傳統,培養了一批理論素質扎實、業務水平優異的未檢人。
尤麗娜是長寧檢察院未檢科副科長,別看她是一名80后,從事未檢工作已逾7年。7年的未檢工作經驗令她充分認識到:大部分涉案未成年人好奇、沖動,思想和心理還不成熟,少年司法應當用真心與真誠讓他們迷途知返,回歸社會。
16歲的少女小艾因搶奪被提請審查起訴,來到長寧檢察院小艾一直不肯開口說話。如何解開孩子的心理防線?尤麗娜運用心理測評的方式耐心引導,讓小艾用畫畫代替訴說。
通過對畫面的觀察與解讀,尤麗娜敏銳地判斷出小艾的“心墻”來源于家庭。在她推心置腹地疏導下,小艾終于道出原委:小艾從小在養父母身邊長大,聽說自己的親生父母都在上海,便一心想到上海尋親。可來到上海人生地不熟,不但沒找到親人,反而感受到與身邊人巨大的經濟落差,于是一念之差,小艾實施了搶劫。
為了打開少女的心結,尤麗娜主動給出手機號碼,并在隨后3個月的幫教期內,隨時隨地接聽小艾的電話,在她情緒不穩時進行勸慰、引導和陪伴。持續的心理疏導終于讓小艾放下固執,回到養父養母的懷抱。由于情節輕微,考察期滿,因表現良好,檢察院最終對小艾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因熱愛而堅守,因堅守而收獲。為提高與未成年人溝通能力,尤麗娜通過自學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辦案之余,她還積極參與編纂多本未檢業務工作著作,撰寫與未檢工作相關的近10篇全國、市及區級課題調研文章。2015年12月,在首屆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中,她憑借優異成績,闖入全國十強,榮獲“第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檢察業務標兵”稱號。
在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還有許多像尤麗娜一樣的未檢人,他們積極探索未成年人幫教一體化檢察工作新機制,在辦案中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個涉案未成年人,在區內設立兩個涉罪未成年人觀護教育基地,幫助他們盡早回歸社會。他們將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延伸到學校、社區和家庭,關注重點高危人群,設立“蒲公英”陽光教育基地,積極開展來滬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另外,長寧區未檢人還通過模擬法庭、法制夏令營、法制講座、拍攝播放法制教育微電影等多種形式,先后對全區所有職技校生、十余所中小學以及各個街道的數千名未成年人開展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意識。近年來,長寧未檢科被市檢察院多次授予集體嘉獎、集體二等功、個人嘉獎等榮譽。
忠誠履職,堅守檢察職業操守
偵查監督部門承擔著審查逮捕、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三大職責,處于打擊犯罪、保障人權、守護正義的前沿陣地。如何嚴把案件質量關,依法保障當事人的權益,努力實踐“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科副科長陳菲菲有著自己的堅持。
工作中,陳菲菲始終堅持“客觀性證據優先”的辦案思維,她的同事90后的青年干警劉鄭深有感觸:“陳菲菲老師在工作中常常告誡我們:‘(你們)一定要養成嚴謹審慎的辦案習慣,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思考不符合常理的細節,這才是避免冤假錯案的關鍵!’”
2015年4月,陳菲菲在辦理羅某、鄒某等人尋釁滋事案時發現,雖然兩名在押犯罪嫌疑人都表示認罪悔罪,但陳菲菲并未輕信口供,而是仔細復核案發現場的監控視頻,發現鄒某沒有任何犯罪行為,與之前的供述筆錄明顯不符。為此,她再次訊問羅某和鄒某,兩人均表示對案發現場的情況記憶模糊。最終根據監控視頻這一客觀證據,陳菲菲認定鄒某不構成犯罪,并對其作出絕對不捕決定。
正因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豐富的辦案經驗,自2010年起,陳菲菲承擔了科內60%以上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的重大案件及外國人犯罪案件的審查逮捕工作,且無一錯漏。
同時,她嚴守辦案規范,堅持廉潔作風,對于審查后符合不捕條件的案件,她都依法召開公開審查,通過釋法說理化解矛盾,努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此,曾有一名嫌疑人家屬想送來錦旗,但被她毅然拒絕。在她看來:秉公執法、維護公平正義是每位檢察官的思想之魂、行為之基、立身之本,批準或不批準逮捕都是承辦人依法作出的決定,是檢察官的基本職責。
多年來,她堅持精細化的辦案理念,規范化的辦案方式,先后辦理了本區首例非法銷售液化氣的12人非法經營案、40余人的酒托“吊模斬客”詐騙案、夏某等5人販賣17公斤毒品、張某某等2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一批大要案,上述案件均獲有罪判決。
突出重點,加強青年干警培養
為造就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隊伍,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針對35歲以下的青年干警占該院干警總數的50%,且正處于司法行為規范的養成期的特征,突出教育重點,加強對青年干警的引導和管理,促使青年干警扣好規范司法行為的“第一粒扣子”。
2015年,該院結合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出臺了《關于遵循司法規律規范司法行為的若干意見》,并聯系司法改革,建立了融“規范司法行為”和“人員分類管理”于一體的新進人員分類帶教制度,因材施教,打破了原有一刀切的培訓模式。一方面詳細梳理檢察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員、司法警察等各類別人員的崗位規范要求和帶教工作要點;另一方面從各個崗位選聘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的工作骨干,擔任新進人員的帶教導師,開展一對一帶教,幫助新進人員少走彎路、盡快適應檢察工作的規范要求。此外,該院還通過與上海社科院合作開辦名家講壇,組織老偵查員大講堂、模擬庭審、崗位練兵等活動,提升青年干警的職業素養。為進一步提升青年干警的群眾工作能力,2010年起,該院將青年干警基層鍛煉工作作為加強隊伍建設的有力抓手。每年選派一批青年干警到街道綜治辦、司法所、市容科、居委會等群眾矛盾突出的十余個基層一線窗口進行為期半年的全脫產崗位鍛煉,促使青年干警深入了解社區民意,直接感受和處理人民群眾的訴求與期盼,在“零距離”接觸中提升群眾工作能力。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