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教科部網站報道,5月6日,中俄第一所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大學)校園主樓奠基典禮在深圳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俄羅斯教科部第一副部長特列佳克出席儀式。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將授予畢業生中俄聯合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的畢業證書以及相應學位。今年9月,位于深圳市的過渡校區將招收碩士研究生,培養物理、材料化學、應用數學和編程、審計學、風險管控、國際稅務管理以及醫學等專業的人才。
莫斯科大學與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是深圳市引進國際教育資源的重要項目。5月6日,莫斯科大學還與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表達了鞏固并發展在高等教育、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領域合作的意愿。
俄羅斯杜馬主席納雷什金指出,莫斯科大學和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IT領域的合作有助于推進和深化放眼未來的中俄兩國合作,并且IT領域的創新要依靠正在成長的年輕一代,要依托教育。納雷什金同時還強調,莫斯科大學與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協議亦將成為中俄聯合大學發展的支撐點。
雙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將包括開展聯合研究項目、推動莫斯科大學和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各自的研發成果,制定現代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為莫斯科大學設計云計算平臺。根據備忘錄簽署的內容,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應為中國的中學生 、大學生接受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的教育資源提供技術支持。
另據俄羅斯教育網報道,今年4月,圣彼得堡理工大學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成為俄羅斯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大學。同時,圣彼得堡理工大學校長魯茨科伊率領的俄羅斯代表團與上海長江高新技術區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上海是中國重要的金融、工業中心,圣彼得堡理工大學是俄羅斯工科類大學的“領頭羊”,該大學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有助于與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高校、企業順利開展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圣彼得堡理工大學副校長阿爾謝涅夫認為,這種創舉不僅對理工類大學,而且對整個俄羅斯的高校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圣彼得堡理工大學就大學生、研究生交換問題與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工業大學等高校簽署了一攬子協議;與江蘇師范大學就聯合培養工科大學生問題簽署了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