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每個職業都會有約定俗成的準則。那么教師也應該總結出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更好地聯系教與學等一些規律。而作為一名黨校教師,我結合自身經歷,談談有關黨校教學的一些個人感觸。
關鍵詞:“三問” 課堂 教與學
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每個職業都會有約定俗成的準則。中醫有“四診”,望、聞、問、切。我國古代刑事聽訟有“五聽”制度,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那么教師也應該總結出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更好地聯系教與學等一些規律。而作為一名黨校教師,又有著不同于高校教師的職責,兩者的授課對象雖然都是面向成年人,但由于定位的不同,在思想上黨校教師更要嚴于律己,牢記黨校姓黨,黨校教師也姓黨的原則。結合自身經歷,想談談有關黨校教學個人的一些感觸,即教師要做到的“三問”。
一是問自己。去年年底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會議上強調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工作原則,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在講話中總書記專門就黨校教師提出明確要求,強調黨校教師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這一重要論述抓住了黨校教師的立身之本、立德之基,劃定了黨校教師的立言之向,必將極大促進黨校事業和黨校教師隊伍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特別強調黨校教師要時刻牢記自己黨校教師的身份,不僅是因為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是我們黨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而且更多的是從國家社會發展大局來看來考慮的。辦黨校、時刻注意教育培訓輪訓干部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這也是從黨的事業、國家的事業角度出發給黨校的政治定位。明確了黨校的政治定位,那就需要有人落實,這里面的一支關鍵力量就是黨校教師。從黨校定位出發,對黨校教師的要求更加高標準。從嚴從高就是要求黨校教師要經常問自己,問自己是否時刻牢記自己黨校教師的身份,是否熱愛黨校,珍惜職業榮譽,是否在自身黨性鍛煉上要求更加嚴格,是否能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
二是問學員。地級市黨校的學員主要是來自鄉鎮、縣區、市直單位的正科級和副處級干部,他們是黨的執政骨干,關系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關系國家民族未來發展。與學員的融洽接觸,實現教學共長,需要教師具有更強更高的黨性修養。黨校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要熱愛自己從事的崇高事業,做到為人師表。教育上有句名言,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教師只有進行大量的知識儲備,講起課來才會頭頭是道、妙趣橫生。達到這一水準除了自身不斷積累之外,還離不開與學員的交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認真對待每一次與學員交流的機會,亦可以把交流當做一次調研,學員們來自各行各業,通過研討提問得出實踐中出現的真實數據和案例,有助于我們形成科研成果,最終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交流都要有明確的出發點和針對性,根據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提問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員的認識逐步深入。問題精要恰當,避免繁雜瑣碎,做到精益求精,只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打開學員思維的大門,雙方才能在互動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問實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學員的需要和訴求也越來越多元。為更好滿足學員需求,必須進一步壯大黨校教師隊伍并提升黨校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水平。實施黨校系統“名師工程”,著力培養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知名教師,培養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一批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在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這是黨中央對黨校教師的要求,也是黨校教師自己應該追求的目標。一方面,黨校教師要聽中央的召喚、不折不扣落實中央部署,做一名優秀的黨的政策方針的研究者、宣講家。另一方面,要為黨校教師提供接觸實際的機會,提供交流的渠道,增加實踐的經驗。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里所說的“世事”就是社會實踐。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加大黨校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力度,加強黨校同其他黨政機關和單位干部交流的力度。”這就為黨校教師提高實踐經驗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總之,打造一門黨課不易,上出一堂好黨課更加不易,講出一門讓學員聽得進、學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專題課,是每一位黨校教師的教學目標。而正是在這樣一個不懈追求的過程中,才有了我們的專業成長,也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黨校教學所有酸甜苦辣的過程。“三問”連接了教與學,更是連接了我們黨和每一位黨員。
(作者介紹:王煜寒,中共商丘市委黨校公共管理與法律法規教研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