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約了幾個同學到青少年活動中心踢足球。經過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我們一個個跑得滿頭大汗,球衣都臟了。
回到家,媽媽看到我就說:“趕緊洗澡去吧,媽媽給你沖杯橙汁,補補維生素C。”隨后,她從廚房的柜子里找來橙子粉和方糖,看了一下,自言自語地說:“只剩40克橙子粉了,夠沖嗎……”
果然洗熱水澡是最好的緩解疲勞的辦法,我頓時感覺渾身輕松。看到桌上擺著兩杯黃澄澄的橙汁,我一屁股坐下,拿起一杯,想邊喝邊和媽媽說說我們今天的“輝煌戰績”。媽媽卻把我手里的橙汁奪去,把另一杯推過來,笑著說:“你喝這杯。”
“不一樣嗎?”我猶豫地看了看。
“一樣一樣。”媽媽輕松地說,然后拿起前面那杯喝了起來。我正要喝,看到桌上的空橙子粉瓶子。上面的標簽寫著:用25克橙子粉和10克方糖,即可沖出一杯香甜可口的橙汁。“咦?那40克橙子粉不是不夠沖兩杯嗎?”我的腦子里飛快地轉過這個念頭,“媽媽手里的那杯橙子粉肯定不夠。”
我把媽媽手里的那杯搶過來,喝了一口,果然味道淡了一些。
“媽媽,”我很感動,“你這杯不是正常的橙汁呀,是不合格的橙汁。”
“一樣,反正也是用橙子粉沖出來的嘛。”媽媽笑著說。
“不一樣,像工廠生產橙汁,哪怕只差那么一點點,也是不合格的產品。40÷25=1.6(杯),遇到這種情況,數學課本中說了,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數部分。劉老師說這叫‘去尾法’。”
“是嗎?”媽媽聽我這么一說,對這個“去尾法”有了興趣,她特意去找來我的數學書,翻看了一下,“你的書上有兩道例題呢,一個是把東西分裝在瓶子里,另一個是用絲帶包裝盒子。后面這個講的應該就是‘去尾法’吧?”
“對,前面那個用的是‘進一法’。”我是天生的最強大腦,對劉老師昨天講的知識記得很牢固。
“后面的練習題中哪些是‘進一’,哪些是‘去尾’,你知道嗎?”媽媽翻到后面的習題,好像很有發現的樣子。
“做蛋糕這個是‘去尾’,準備箱子這個是‘進一’。”我指著習題,很干脆地回答。
“兒子,學數學不是會做幾道題就夠了,你還要學會找到不同題目之間的相同點。”
“生產東西,哪怕只差一點兒,也不能算是合格的產品,所以要‘去尾’。準備材料是為了把事情做完整,就好比為了把這些葡萄都裝進盒子里,準備的盒子寧可沒裝滿也不能不夠,所以是‘進一’。”我自信地說。
“這就對了!”媽媽高興地拍起手來,“準備材料要‘進一’,生產東西要‘去尾’。”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第一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 盧聲怡
余靜雨 11月1日 17:23:30
書本上只說“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對到底什么是實際情況,怎么取近似值的問題都沒說清楚,還是這篇秘密日記說得更明白。
張青青 11月1日 17:33:23
我覺得姚力承的媽媽和我爸爸一樣,是個會研究數學問題的家長。
方晨 11月1日 18:02:32
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從幾道題中找規律,這樣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就能輕松地解決了。
高原峰 11月1日 18:37:11
姚力承的足球踢得很棒,不如我們班也組建足球隊吧,男生們都來參加,一個也不許“去尾”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