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明
摘 要: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JSPS)成立于1932年,作為肩負日本學術振興重任的核心機構,80余年來始終積極致力于資助科研、培養研究人員、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等學術振興事業的發展。JSPS北京代表處(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成立于2007年4月,于2015年4月就任的廣田薰成為繼福西教授、佐佐木教授、和田教授之后的第4任JSPS北京代表處所長。廣田薰先生生于1950年,于東京工業大學取得電氣工學專業博士學位,在高校從事了近40年的計算智能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接待過來自28個國家的100多名(其中中國30名)留學生和科研人員,組織過5次國際會議,還創辦過計算領域的國際期刊。
關鍵詞:中日學術交流;學術振興;項目資助
一、促進學術振興事業發展
《世界教育信息》:您好!非常榮幸您能接受我們的采訪。請您介紹一下日本學術振興會的主要職責以及北京代表處所負責的工作。
廣田薰:日本學術振興會(以下簡稱JSPS)成立于1932年,隸屬于日本文部科學省,是日本唯一的、面向所有學術領域的科研資助機構。建會至今,JSPS一直積極致力于支持科研人員開展學術研究,資助范圍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JSPS還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實施了外籍特別研究員項目(博士后項目)、外籍聘用研究員項目(訪問學者項目),開展國際一流的大型研究,建設研究基地,資助研究小組開展共同研究,培養青年研究人員等。
JSPS北京代表處秉承JSPS的宗旨??傮w來說,JSPS北京代表處的工作主要包括與中國學術振興機構開展合作,實施并促進JSPS國際交流項目,協助并資助日本大學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構筑研究人員交流網絡并開展后續支持活動,收集并發布學術信息等。具體而言,JSPS北京代表處積極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宣傳JSPS國際交流項目,協助JSPS中國同學會開展各項活動,為中日兩國學者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
二、為萌芽期課題提供資助
《世界教育信息》:日本培養出了很多諾貝爾獎得主。請您介紹一下,在物理、化學、生理學的人才培養方面,JSPS提供了那些有效支持?
廣田薰:我認為,諾貝爾獎得主的獲獎成果大部分是這些科學家幾十年前的科學成就,那些成就并不被當時的人們所認知或了解。正因為如此,為那些源于科研人員自由構想的萌芽期課題提供資助是非常重要的,JSPS的科研經費就起到這個作用。
三、推進中日學術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JSPS開展了哪些中日學術交流項目?
廣田薰:JSPS與多家中國機構簽署了備忘錄,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1979年和1980年先后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啟動了“共同研究·研討會”項目。1981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啟動了學者交流、研討會項目。1996年,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共同研究·研討會”、A-HORCs等項目,并舉辦了東北亞學術研討會。2001年,與中國科技部啟動了外籍特別研究員和外籍聘用研究員項目。JSPS北京代表處在中國各地召開說明會,并且通過網站發布最新信息,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的科研人員都了解到這些項目信息。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列舉一些JSPS在學術交流方面的成功案例。
廣田薰:JSPS的資助對象是博士后以上級別的科研人員。在日留學生的資助工作通常由JSPS的上級機構即日本文部科學省主持,而JSPS的資助則是日本文部科學省資助的“延長線”。例如,日本文部科學省資助的國費留學生在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后,可以通過JSPS的外籍特別研究員項目繼續深造,項目完成之后回到祖國成為大學教師,幾年之后可以通過JSPS的“橋項目”(Bridge Fellowship Program)再次訪問日本。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的大學對創新創業教育熱情高漲,請問JSPS在這方面是否有學術交流計劃?
廣田薰:JSPS北京代表處會舉辦機器人、環境、IT等領域的合作研討會,而且日本的大學對風投企業的支持和創新教育設施的擴充也很熱衷,我們與那些大學的中國事務所通過希平會(中日高等教育交流聯絡會)進行聯絡,每年舉辦4次定期的會面,并進行信息交換。
《世界教育信息》:最后,請您談談對未來中日學術交流的期待。
廣田薰:中日學術交流活動一直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中日互相了解、溝通,為今后的發展構建兩國的合作關系是我們的責任。
編輯 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