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虎
2016年,重慶,平常的一天。
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內,一列“渝新歐”班列整裝待發,準備開赴萬里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寸灘水港內,民生輪船公司貨輪從港口出發,順著長江水道駛向上海。

江北國際機場內,一架架貨機蓄勢待發,幾個小時后將出現在國外的領空中。
火車的隆隆聲、輪船的汽笛聲、飛機的轟鳴聲,在重慶上空唱響了內陸開放的交響曲。
“開放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一種制度安排,與地理位置關系不大。”重慶市長黃奇帆說。
正是基于這一思想,重慶把世界搬到了家門口 。
大江東流去
2006年9月20日,暑氣未消,湖北省秭歸縣茅坪港內。
“枝江45號”貨輪堆擠在擁堵的船流中,船員們面面相覷。
“我們15日從巫山縣滿載磷礦起航,準備借道出海,沒想到卻卡在了這里?!贝L說。
三峽大壩南閘關閉施工,北閘限量通行,貨輪已滯留整整五天。
“原本計劃一周內出海,再這么堵下去,就要延誤交貨了?!贝L嘆息。
無奈“大江東流去”,“枝江號們”的嘆息淹沒在茫茫船海中。
以重慶為圓心畫一道弧,需要多大半徑,才能落在海面上?
答案是:2000公里。
而對于重慶,這段距離,成為阻礙開放的最大難題。
“重慶地處西部,勞動力成本低,油、電、煤等生產要素成本低,15%的所得稅比沿海的25%低,但這‘三低’并不能化解2000公里的物流成本?!敝貞c市外經貿委副主任熊林說。
正是這2000公里的物流成本,讓重慶招商團隊屢屢折戟沉沙。
“一江春水向東流?!痹谌藗兊墓逃兴季S里,由于地理區位的原因,重慶只有向東跨越這2000公里,才能通過海洋擁抱世界,否則只能跟從沿海梯度開放。
早在2006年,經濟學家弗里德曼便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告訴我們,單純地理概念上的前沿區位優勢,已經被信息技術和航空距離抹平。
這給了重慶信心,面對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重慶開始著手打造內陸開放新格局。
而其關鍵舉措正是“三個三合一”開放大平臺建設。
暢通大通道
多來年,一談到出口,重慶總是將目光投向東方。
“在這樣的格局里,重慶永遠是中國的腹地,永遠將處于弱勢?!敝貞c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說。
那么,能不能向西?
2009年9月,“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構想橫空出世。
要實現這個構想卻并非易事。
“鐵路運行時刻不一,各國海關會反復檢查,還曾為用何種貨幣結算等事情發生過爭執。”李勇說。

面對困難,重慶迎難而上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開通“五定班列”。
2010年8月,黃奇帆帶隊前往海關總署。
“我們想開通‘渝新歐’國際五定班列。”黃奇帆拋出“定起點終點、定運行路線、定運行時間、定運輸內容和定運輸價格”國際五定班列方案。
為什么要打造“五定班列”?
“有了這五定,就擁有了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放行、不準停限車等優勢,‘渝新歐’就會更加快捷?!崩钣抡f。
最終,海關總署和原鐵道部一致同意。
第二件,簽訂“一卡通”協定。
2010年12月,重慶把六個國家的海關邀請到一起,簽訂了《“渝新歐”自由貿易海關協議》,形成“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大通關機制。
第三件,協調價格。
重慶首先從俄羅斯開始,從最初1美元談到最后0.55美元。
“價格降到0.55美元的概念,就是‘渝新歐’的綜合運價現在比海運便宜了。”黃奇帆說。
2011年3月19日,中梁山下,汽笛歡鳴。
一列滿載“重慶造”筆記本電腦的專列緩緩啟動——“渝新歐”正式運行。
如今,通過阿拉山口中轉的貿易,“渝新歐”占了80%。
與此同時,重慶也推動了航空運輸、長江航運兩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三大交通樞紐的建成,讓重慶成為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二傳手”。
筑牢大平臺
2008年以前,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將總部遷至上海。
每次進口零部件,力帆都得在上海保稅,制造完成后,又得拉到沿海退稅。
“一來二去,成本太高?!币魃浦睋u頭。
另一邊,早想入渝的物流巨頭馬士基卻遲遲“不敢下手”。
深居內陸,不沿邊、不靠海,是造成“渝雁東飛”和外企觀望的直接原因。
“恨不得把重慶拉到大海邊去!”早在1996年,重慶大學教授蒲勇健就如此感嘆。
直轄之年,蒲勇健等學者向市政府提交了《建立重慶自由貿易區的研究報告》。
這正是保稅港區的雛形,其集口岸、物流和加工為一體,是“通往世界的門戶”。
而在中國保稅港區分布圖上,北至大連大窯灣,南至海南洋浦,11個保稅港區沿著海岸線呈“S”型分布,擁抱著蔚藍海洋。
而廣袤的中西部大地上,竟是一片空白。
“重慶和世界的距離,只差一個保稅港區。”蒲勇健一針見血。
學界的想法與政府產生了共鳴。
2008年2月,重慶正式向國務院上報《重慶市關于設立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請示》。
11月12日,國務院同意批復,保稅港區落地重慶。
消息一出,馬士基來了,尹明善也不再考慮“渝雁東飛”,大批進出口企業涌向重慶……
“進口保稅、出口退稅,港區內交易免交納消費稅和增值稅,可謂是‘一舉三得’:減少資金占用,降低物流成本,迅速回籠資金。”尹明善說。
這個“一舉三得”,讓重慶迅速成為“H”型經濟帶的西部中心。
有了兩路空港、寸灘水港兩個保稅港區后,重慶又開始了新的征程——申請陸路綜合保稅區。
2010年2月15日,西永綜合保稅區獲批。
三個保稅區設立后,重慶將世界搬到了家門口。
建設大口岸
2014年8月30日,重慶團結村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一列來自德國杜伊斯堡的火車緩緩駛進站內。
站臺上人們翹首以盼,火車上裝滿了“寶貝”——80輛進口德系豪華轎車。
“這是‘渝新歐’首次進口整車,僅用了16天,比傳統的海運節約了30多天?!毙芰终f。
變化如此之大,還得歸功于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的設立。
三年前,這還只是重慶的夢想。
2011年,“渝新歐”開通運行之后,其低價、快捷的優勢很快令它脫穎而出。
“雖然有了大通道,但資金流、信息流等呼嘯而過,區域經濟要素是過道式流通,通道經濟成了過路經濟?!毙芰终f。
口岸的設立可以變通道經濟為口岸經濟,截留各種資本要素。
很快,重慶便確立了依托“渝新歐”鐵路,打造西部首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的目標。
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一申請,重慶就碰了壁。
“團結村鐵路口岸不是國家一類口岸。”熊林說。
這意味著,鐵路外貿線路不能直接出境——無法將汽車從國外直接運回重慶。
于是,重慶開始全力爭取。經過兩年奮戰,團結村鐵路口岸被國家批準為一類口岸。
依托一類口岸,2014年7月,西部首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獲得國家批準。
重慶逐漸成為歐洲進出口汽車的重要集散地,一批批歐洲汽車開始取道鐵路直接進入重慶。
而在此之前,重慶已形成江北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寸灘港水運口岸兩個一類口岸——水陸空三個國家一類口岸就此形成。
三大口岸高地,為重慶截留住了各種資本要素,讓重慶進出口額從十億元級躍增至千億元級,五六年間增長了16倍。
擁抱全世界
2014年11月12日下午2:30,霧都賓館。
重慶與惠普公司正在舉行深入推進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合作相關活動。
就在當天,中國惠普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而早在7月初,惠普公司就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從金融信息化和大數據人才培育兩個領域共同推進重慶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
“選擇重慶,主要是看重這里的發展潛力。重慶通過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擁有了極為便利的物流和進出口交易平臺,對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被萜罩袊鴧^董事長毛渝南說。
而在惠普開拓重慶市場的同時,世界五百強也開始紛紛搶灘重慶。
通用電氣、ABB集團等世界500強相繼入渝。
2007年,落戶重慶的世界500強企業只有93家。
今天,這個數字已超過210家。
翻番的背后,正是重慶“三個三合一”開放大平臺建設的推動。
三個國家級交通樞紐、三大內陸保稅區、三個一類口岸,水陸空相互協作,打造出一個立體的重慶。
2014年,重慶市全年進出口總額高達95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6億美元,連續3年超過100億。
取得如此成就,重慶并未停下腳步。
2015年3月3日,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重慶代表團呼吁國家支持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重慶會以更為開放的姿態擁抱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