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華
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推進,教學方式方法也逐漸轉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因此,課堂教學中應該認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結合教學具體內容采取有效對策,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物理概念教學
1.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思維動力
物理概念學習時,為更好引入對相關內容的學習中,要利用生活經驗和原有認識創設情境,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建立概念.例如,“能量”這一概念學習時,如果只是簡單的說“一個物體能做功,這個物體就有能”,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如果引入爬山、吹氣球、除塵器吸除塵等現象,讓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密切與生活的聯系,激發思維動力,就可以提高物理概念的學習效率.
1.2引入教學實驗,提升思想認識
為了讓概念學習變得直觀形象,任課老師要盡量設置典型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獲得更為深刻的認識,弄清物理概念的本質特征,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整個實驗過程中任課老師要加強指導與觀察,讓學生更為有效地發掘問題,勤于思考,提高分析、綜合、類比思維能力,將實驗現象上升為物理概念,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1.3應用思維方法,上升理性思維
學生獲取材料后要進行綜合、比較、歸納和分析,利用科學思維找出共性和本質屬性,形成概念.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文字表達定義,明確概念的適用范圍.例如,學習摩擦、慣性、密度等概念時,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入手,列舉典型事例喚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對這些材料加工和分析,在深化對感性材料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1.4注重學以致用,鞏固所學內容
要善于應用物理概念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這樣既能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知識應用技能提高.例如,“慣性”相關內容學習完成后,有學生會提問:在勻速行駛的火車上,坐在車廂里的人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下落后會落回原來的拋出點嗎?針對這樣的問題,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理解,甚至引起爭論,調動學生討論的熱情.而探討和爭論的過程也是抽象概念與具體問題結合的過程,有利于鞏固、活化所學概念,并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知識應用技能.
2物理規律教學
2.1創設情境,培養形象思維
學習初中物理知識時,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應該對物理現象有感性的認識,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任課老師要不失時機的為學生創設情境,演示實驗現象,讓學生更為有效地[HJ1.6mm]探究和思考.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不斷思考、歸納、整理、分析和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例如,學習“焦耳定律”時,為了讓學生對該部分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可引導學生陳述并分析電熨斗、電暖器使用時所發生的現象.利用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現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熱情,讓學生對焦耳定律有更為形象直觀的了解,逐步提高學生探究意識和形象思維能力.
2.2注重探究,培養綜合思維
注重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探究,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了解,培養歸納、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重視實驗的應用,對物理規律進行有效探究.例如,利用控制變量方式探究物理規律.學習歐姆定律時,可通過控制電流、電壓、電阻三個變量對該定律的學習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學習蒸發快慢、光的反射定律時,可由生活經驗或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對大量實驗數據歸納和總結,然后得出結論.還可以先從具體實例或實驗結果得出定性結論,再通過實驗得出定量結論.如液體壓強研究過程中,先通過演示讓學生知道其跟深度、密度有關,然后進一步研究得出二者呈正比例的定量關系.
2.3應用規律,培養推理思維
當學生通過探究得出規律之后,要及時對所學內容鞏固和活化,讓學生掌握其來龍去脈,達到真正鞏固所學內容的目的,并能熟練應用所學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讓學生從已知物理現象或理論出發,對某種現象進行歸納和推理,進一步探尋函數之間的關系,或者得出新結論,對物理現象和規律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同時還要善于利用物理現象或規律解決遇到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推理、判斷等方式,提高物理知識的應用技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3物理實驗教學
3.1應用演示實驗,培養思維能力
開展演示實驗的同時,不僅要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更為關鍵的是重視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從所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其中的問題,然后逐漸把握規律,對實驗現象有本質認識,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應用“奶瓶吞雞蛋”、“開水下面的小魚”等新奇實驗,將學生引入新課學習活動之中,加深對實驗現象的了解,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縱深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2應用探究實驗,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概念、規律的了解和探究,要把握其中的來龍去脈,加深對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的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任課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給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并分析論證,把握來龍去脈,得出結論.這樣不僅能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4物理習題教學
習題能檢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物
理知識應用技能,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因而要重視習題的練習和教學工作,注重對習題的拓展和應用,落實新課改和新理念,賦予習題以新功能和新要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重視情境化問題練習,強調問題情境的真實性,利用與社會、經濟、文化等聯系緊密的材料開展練習,增進這些材料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思維活力.嘗試評價性問題的應用,有效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就某一問題或某一任務完成情況,為學生呈現多種不同解答方法,讓學生進行評價,選擇最優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注重實踐性問題的應用,關注習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提高綜合思維能力.例如,“讓學生根據家用電器功率估算一個月的用電量,并與實際用電量對比分析,然后提出節能對策.”這種習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注重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利于活躍[JP3]學生思維,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教學中應該重視該方法的應用.
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該提高思想認識,綜合采取有效對策,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激發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有效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